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志怪传奇
本书标签: 古代 

02 卷一滦阳消夏录一 15 鬼儒

志怪传奇

交河的及孺爱和青县的张文甫,都是老儒生,一同在献县教学生。

二人曾经在一个月夜在南村和北村之间散步,走得离学馆远了,荒野上寂静萧索,草木丛生。

张文甫心里害怕想回去,说:“坟墓之中有鬼,怎么可以久留!”

不一会儿有个老翁拄着拐杖来到面前,向二人施礼后坐下说:“世上哪有鬼,难道没听过阮瞻的论述么?

二位是读书人,怎么听信佛家的胡说八道?”

接着老翁阐发宋代程朱学派关于阴阳二气消长的理论,讲解通达,论证明确,条理清楚,文辞流畅。

两个老先生听了连连点头称赞,慨叹对宋儒理解的真切。

彼此互相应答与老翁谈论理学,竟忘记了问他的姓名。

这时远处有几辆大车过来,牛铃声哗哗响。

老翁抖抖衣服急忙站起身来,说:“我这个黄泉之下的人,寂寞得太久了。

如果不说无鬼论,就不能挽留两位长谈一个晚上。

现在马上要分手,实话相告,望两位切勿惊讶,不要认为我是有意捉弄你们的。”

就在作揖行礼一弯腰一抬头的眨眼之间,老翁就悄然不见了。

这一带很少有文士,只有董空如先生的坟墓离得近些,大概就是董先生的魂灵吧。

----

原文

交河及孺爱,青县张文甫,皆老儒也。并授徒于献。尝同步月南村北村之间,去馆稍远,荒原阒寂,榛莽翳然。张心怖欲返,曰:墟墓间多鬼,曷可久留。俄一老人扶杖至,揖二人坐,曰:世间何得有鬼,不闻阮瞻之论乎?二君儒者,奈何信释氏之妖妄。因阐发程朱二气屈伸之理,疏通证明,词条流畅,二人听之皆首肯,共叹宋儒见理之真,递相酬对。竟忘问姓名。适大车数辆远远至,牛铎铮然,老人振衣急起曰:泉下之人,岑寂久矣。不持无鬼之论,不能留二君作竟夕谈。今将别,谨以实告,毋讶相戏侮也。俯仰之顷,欻然已灭,是间绝少文士,惟董空如先生墓相近,或即其魂欤。

----

河间县的唐生喜欢戏弄人,当地人至今还能说起他,他就是所谓的“唐啸子”。

有一个私塾先生喜欢鼓吹无鬼论,曾经说:“阮瞻遇见鬼,哪有这种事?

不过是和尚们造谣罢了。”

一天夜里,唐生往私塾先生的窗户上撒土,然后又呜呜叫着敲门。

私塾先生惊问是谁,唐生回答说:“我是阴阳二气聚结的贤良有才能的鬼。”

私塾先生吓坏了,蒙着头躲在被窝里发抖,叫两个弟子守他到天亮。

第二天,私塾先生瘫在床上起不来了。

朋友来问,他只是呻吟着说:“有鬼。”

后来大家知道是唐生干的,没有不拍手大笑的。

然而从此以后学馆真闹起鬼来,抛瓦扔石,摇晃门窗,没有一个晚上能安静的。

开始还以为是唐生又来了,后来仔细察看,才知道是真鬼。

私塾先生实在受不了纠缠骚扰,竟丢下学馆离开了。

这是因为私塾先生受过惊吓之后,加上惭愧,勇气已经消减,狐鬼因此得以乘机而入。

所谓“妖由人兴”,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

河间唐生,好戏侮,土人至今能道之。所谓唐啸子者是也。有塾师好讲无鬼,尝曰:阮瞻遇鬼,安有是事?僧徒妄造蜚语耳。唐夜洒土其窗,而呜呜击其户,塾师骇问为谁,则曰:我二气之良能也。塾师大怖,蒙首股栗,使二弟子宋达旦,次日委顿不起。朋友来问,但呻吟曰有鬼。既而知唐所为,莫不拊掌。然自是魅大作,抛掷瓦石,摇撼户牖无虚夕。初尚以为唐再来,细察之乃真魅,不胜其嬲,竟弃馆而去。盖震惧之后,益以惭恧,其气已馁,狐乘其馁而中之也。妖由人兴,此之谓乎?

上一章 02 卷一滦阳消夏录一 15 狐女 志怪传奇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