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几个月,千杳每天都会为白玛检查一遍身体。
白玛的汉语还不错,吐字清晰,只略微带了点藏族口音,千杳跟她的沟通完全没有障碍。
千杳第二次来看白玛时,她问起了有关于同生符的事情,千杳明白她的担忧。耐心的跟她解释,同生符对张起灵基本没有什么副作用。白玛这才放下心。
随着两人越来越熟络,白玛就问了千杳跟小哥认识的全过程,以及为什么称呼他为“小哥”。
千杳就把自己跟张起灵相处的一点一滴都讲给了白玛听。
在她们相处的过程中,白玛发现,自家小官看千杳的眼神很不一样。
这样的眼神,她在小官父亲眼里也看到过,那是他父亲看自己的眼神。
同时,她也看出来,千杳也很喜欢自家小官,她每次看小官的眼神都是亮晶晶的。
只是这喜欢,似乎不像是女人对男人的喜欢,至于是什么样的喜欢,她又说不上来。
如果白玛知道后世的追星文化,就会知道,千杳对张起灵,就是粉丝对偶像的喜欢。
☃————☃
白玛的苏醒,让张起灵找到了自己与这个世界的联系,他也越来越有了人的情绪。
那块巨石也被他雕刻完成了,与书上描写的一样,是一座流泪的小哥雕像。
但千杳明白,这石像的意义完全不一样了。
三日静寂雕刻出来的石像,是小哥对母亲的思念,这种情绪,是白玛用最后的生命送给自己孩子的最后一份礼物。
而现在的石像,是小哥对母亲失而复得欣喜,那眼泪,是喜极而泣。
从今往后,不管他失忆多少次,这座雪山上,都有他忘不掉的人。

☃————☃
大雪开化时,已是次年三月底。
白玛的身体已经完全好了。接下来,就是怎么安置她的问题了。
白玛死而复生,不可能再回到康巴洛去。喇嘛庙里都是男人,白玛一个女人,不适合长住在这里。
但是张起灵也没办法带着她走,他居无定所,即便把白玛带走,也不知道让她住哪儿,而且,他要做的事情并不适合带着她。
千杳提出带白玛回北京,虽然她也是满世界乱跑的,但她在北京有后盾,安置一个白玛还是可以的。
但千杳的提议被白玛拒绝了,她对千杳和张起灵说道:“我从来没有离开过藏区,不习惯外面的生活,我就在山下的墨脱县城定居。
你们放心,藏区人们都信奉佛教,对喇嘛师父们都有敬畏之心,有喇嘛庙的上师看顾,不会有人欺负我的。
而且,我以前是藏医,留在这里,也能发挥所长。”
千杳觉得白玛说的有道理,有的人就喜欢待在自己熟悉的地方,所以,千杳也尊重她的想法。
反正,有系统的监测代码,有任何危险,千杳都能迅速过来。
最终,张起灵也只能同意了。他去找了上师,把白玛的决定告诉他,并且请求他帮忙看顾一下白玛,也不需要做什么,只要别让人欺负她就行。
上师答应了,会隔一段时间就让寺里的小喇嘛下山去看看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