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好了先生人选,可是却在束脩上犯了难。
宁阳伯府在老伯爷这一代已经没落,到薛令辞这一代就是靠着林氏贴补勉强维持伯府脸面,这些事情不作为外人道也。
只想着薛正规能够再进一步,那么伯府就可以继续维持荣光,若不然就是等七八年后薛令旗他们能有个好名次,带着伯府再次崛起。
因此当下举全府之力培养下一代接班人成了重中之重,大家都明白,伯爷和老夫人的言外之意。
下一个伯爷将在这一代选出最优秀的人来继承爵位 。
所以各院都牟足劲督促儿子学习。
至于姑娘们怎是老夫人一同教养,不分彼此。
因为要把西院收拾一个学堂出来,近日有下人进进出出西院。
可伯府的家底能办几个像样的书桌已经很好了,要给西院建墙,那对不起,没钱。
林氏只好自掏腰包请了工人进来砌墙,院子小了大半。
这日薛令辞去找林氏,见她眉头紧皱,默默垂泪,眼神问王嬷嬷怎么回事。
这才知道,伯府拿不出钱财来办束脩,居然让林氏出钱,可是这些年临时的嫁妆都补贴给了伯府的开支,那还有多少。
“阿娘,还有多少嫁妆?”
“只差十万两了。”
王嬷嬷说当初林氏嫁进来时,带的银两足足三十万银子,林氏平时花销小,大多都是拿来孝敬老夫人,有了薛令辞后大多是花在她的身上。
如今伯府竟逼她给大房二房交束脩。
如今宁阳伯府里谁不知道,林氏只有薛令辞一女,将来是要嫁出去的。
但老夫人给林氏说,薛复将来是薛令辞的后盾,现在做点贡献,也不至于以后回来没有娘家撑腰啊!
正因如此,林氏才不得不拿出钱财来给伯府继续办束脩。
薛令辞无语至极,他们还要不要脸。
可林氏为薛令辞考虑还是给了钱。
“阿娘,听说今日李记点心新出的桃花糕特别好吃,我想吃。”
林氏连忙抹了眼泪,转脸笑着说,“辞儿喜欢吃,那阿娘就让人去买。”
“阿娘,我们出去逛逛吧,辞儿已经很久没有出去过了。”
“嗯,好。”
知道薛令辞想要陪她散心,她也就没再推辞。
马车上,薛令辞握住林氏的手,无声安慰她。
用行动表示,她在,她一直都在。
虽然我不是你的女儿,可是这些日子你对我的好,我是知道的,只要我在一日你就是我这一生的娘。
“阿娘,心情可好些。”
“嗯。”
可她依旧心痛老夫人的偏心,好在辞儿没有守她牵连。
“阿娘,祖母是不是拿我的事情威胁你了。”
“没有,你祖母她说的也没错,你毕竟是伯府的人,将来要从伯府出嫁的,堂哥们有出息了,以后我不在了你也好有个依靠。”
林氏真是个好母亲。
薛令辞握住林氏的手,她知道这个时代,女子身不由己,能嫁个好夫婿就能平安一生。
不求伉俪情深、生死相依,但求平平淡淡,相敬如宾。
“阿娘,这是没错。可是……”薛令辞掀开帘子,外面人来人往,熙熙攘攘,来去匆匆,叫卖声吆喝声一股脑传入两人耳中。
“阿娘你看,街上有女子叫卖,他们凭着自己的双手双脚赚钱,自立自强。”
所以。
“我不希望我的幸福是你委曲求全换来的,这让我羞为人子。”
“辞儿,你!”林氏是震惊的。
“自古以来我没有通过那个女子的幸福是退让出来的,该退的时候退,该争的时候……”薛令辞看向林氏,“阿娘,我们不欠他们什么,为什么不能争。”
“你不仅为你争也是为我争,为我们将来争。”
林氏出生以来,母亲就教导她们女子柔顺为美,顾全大局,娘家是女子唯一的依靠。
林氏思绪万千,看着出来抛头露面争吃食的女子,她还是摇了摇头。
她的辞儿千好万好,不该这样。
很快牛车到了李记糕点铺,里面已经排起长队。
铺子是京城有名的糕点铺子,里面人满为患,好在有厢房可供人挑选。
糕点香味远远传进薛令辞的鼻子里,林氏看薛令辞很想出去,就拍了拍她的手,温柔道“去吧。”
薛令辞随着春红春惹二人走进了铺子。
她不去厢房,在摆放糕点的匣子周围品尝,嗯嗯!不错不错!
甜而不腻,脆而不粘。
很有手艺这家糕点铺。
薛令辞暗暗点赞,眼睛亮晶晶的,满脸享受,只吃给客人品尝的糕点,没想到古代的商业就如此发达。
一个十七八的女子穿着干净整洁,她走过来,“姑娘,可有满意的。”
“嗯,桃花糕还有吗?”
女子有些为难,“桃花糕手本店推出的季节性产品,日销不断,很难给你准确答复,因为还有很多人在排队。”
又告诉他们那里的糕点更好,这才退出去。
看着长长的队伍,再看已经要见底的糕点。
老祖宗的智慧不输今人。
还知道饥饿营销。
不过刚刚在品尝时,有几样是好吃的。
想起了秋离院那位祖宗。
薛令辞看向那几样糕点,千层糕每一层薄如蝉翼,叠在一起却丝毫不显厚重,切开时边缘整齐,层次分明。
这千层糕口感细腻柔滑,入口即化,甜而不腻。有些还会加入桂花、玫瑰等天然香料,使味道更加馥郁芬芳。
拿回去讨好人最好了。
于是薛令辞回去的时候大包小包一大堆,康寿院的,大房的、二房的,都准备了一些。
讨个巧。
顺便给薛复买一些东西。
等她带着千层糕等东西到秋离院时,院子门依旧紧闭。
敲了敲门,这一次门很快就开了。
薛令辞甜甜地喊大哥。“我与阿娘今日出门,给你带了些东西。”
春红带着一包东西,到了院子,薛令辞就迫不及待分享,跪在毯子上,扒拉里面的东西,衣服、蜡烛,还有其他糕点。
等拿着糕点要放时,才发现薛复的房间从最开始的什么都没有,除了一张床以及一个他。到现在的家具齐全,有热茶可喝。
看着院子的变化,薛令辞暗暗窃喜。
以后薛复一看到院子里的东西就会想到她。
夜晚,在篝火下。
火苗在薛复的脸上若隐若现,忽暗忽明,如今薛复有十三了吧,可是他还不识字。
她不反对老夫人把学堂设在西院,就是要带薛复去上学。
可是这个难题是在外人面前,薛家不会承认薛复的身份的。
要恢复薛复的身份就要靠老夫人,只要老夫人开了口,宁阳伯的话不担心,他一般不过问这种事情,但往往是他很可能会办成这件事。
所以薛令辞把目光放在宁阳伯身上,先让老夫人松口,再让宁阳伯承认,那就算薛正仪反对也没有用。
哈哈哈!我们男主还没有户籍呢,他就是一个黑户!在古代户籍不清是不能科考的!
读者大人,到这里了还不留下你的花花,你的赞赞!还有你的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