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完了周季笙的事后,大家又回归了原来忙忙碌碌的状态
苏淼淼要忙新歌采样,那七人要忙舞台演出,综艺录制……
“叮咚”苏淼淼手机亮起——
TNT—M工作室:
“淼淼,我们这几天有空了,要一起去新歌采样吗?——张真源”
“对呀对呀!好久没看到你编曲时认真的侧脸了——丁程鑫”
“也好久没有一起嬉嬉闹闹了——严浩翔”
“给你带了综艺旅途上的特产——贺峻霖”
“……期待特产💪——苏淼淼”
苏淼淼在纸稿上划拉了几笔
“一起去采样吧!——苏淼淼”
“去哪里采样?——刘耀文”
“你定好主题了吗?——马嘉祺”
“在哪里碰面?——宋亚轩”
“主题是铁器,直接去北京碰面吧——苏淼淼”
“千锤的不只有铁器
还有王朝兴衰——苏淼淼”
“我天!超棒的主题,已经开始期待了——大家开始彩虹屁😃”
**北京·永定门**
晨光刚爬上城砖,苏淼淼的录音笔已经贴在瓮城的墙壁上。
"听得出吗?"她摘下一边耳机递给张真源,"风穿过箭孔的声音,像不像锻铁时的排气?"
他闭眼听了三秒,突然笑了:"你这是要写钟磬,还是写刀剑?"
"写脊梁。"她指向北延伸的中轴线,"千锤的不只有铁器,还有王朝兴衰。"

---
**景山万春亭**
黄昏的光线将故宫切成明暗两面。苏淼淼架设的激光测振仪正捕捉飞鸟掠过屋脊时,琉璃瓦的微妙震颤。
严浩翔拎着两串糖葫芦上来时,仪器刚好记录下一组特殊波形。
"看,鸱吻在唱歌。"她调出频谱图,"和锻铁厂的钢锭冷却声是同一个频率区间。"
"所以你的新曲……"
"《千锤》。主旋律用编钟,但采样的是中轴线七大建筑的固有频率。"她咬破一颗山楂,酸得眯起眼,"紫禁城的砖,先农坛的土,钟鼓楼的铜——把它们的声音叠起来,就是六百年的回音壁。"
---
**午夜工作室**
马嘉祺发现苏淼淼在拆解《瓷岁》的音频。
"你要熔了青瓷铸剑?"他按住她删除工程文件的手。
"不,是找共性。"她调出两份光谱图,"景德镇的窑变釉,和故宫金砖的烧制温度曲线……"屏幕突然跳出匹配成功的提示,两条波动线在1450℃的节点完美交叠。
贺峻霖凑过来看:"这算什么?封建社会的标准化生产?"
"算火与土的契约。"她保存数据,"下一个采样点是首钢园的高炉。"
---
**首钢园三高炉**
退役的钢铁巨兽体内,宋亚轩正敲击不同位置的钢板。刘耀文用运动相机记录声波在钢铁腔体中的传递轨迹。
"这段低频!"丁程鑫突然指着示波器,"和故宫太和殿地砖的共振频率……"
"都是130赫兹。"苏淼淼接上话,"人体胸腔的共鸣频率也是这个数。"她按下播放键,预先录制的编钟声通过高炉结构放大,震得所有人衣摆微颤。
严浩翔摸着起鸡皮疙瘩的手臂:"你在用整个北京城当效果器?"
"不。"她指向西北方向,"是它在用我们完成最后一次冶炼。"
---
**国家大剧院首演**
当《千锤》的终章响起时,穹顶投影出实时声纹——由中轴线建筑采样声波构成的DNA链状结构,随着音乐旋转解体,最终重组成TNT七人的声纹图谱。
乐评人后来写道:"这不是一首歌,而是一场声学考古。那些被锻打进砖石铜铁的集体记忆,在电子编曲中完成了跨介质重生。"
散场时,张真源捡起被震落的金属装饰片:"下次该写木结构了吧?应县木塔的斗拱声……"
"不急。"苏淼淼从包里摸出个绸布包,"先听听这个。"
展开的绸布里,是一块带有明显锤痕的金砖残块,轻轻一敲,发出类似编钟的泛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