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大早,朱卫国就拉着还睡眼惺忪的光头强出了门。“表哥,别磨蹭啦,咱们赶紧去镇上找店面,争取早点把饭馆开起来!”朱卫国一边催促,一边把装着一万块钱的小包紧紧攥在手里,那可是他两个月护林员工作的心血。
两人来到小镇上,大街小巷地穿梭,眼睛紧紧盯着每一个张贴着出租信息的店铺。找了大半天,终于在一条不算特别繁华但人流量还算可以的街道上,发现了一家待租的小餐馆。店面不大,但是干净整洁,位置也不错。
朱卫国和光头强连忙联系房东,一番讨价还价后,房东同意以三千块钱一个月的租金租给他们。朱卫国没有犹豫,当场就交了两个月的房租,拿到了钥匙。
走进店里,朱卫国兴奋地打量着四周:“表哥,你看这地方多合适,稍微收拾一下,咱们的饭馆就能开张啦!”光头强也跟着点头,虽然脸上还有些疲惫,但眼中满是期待。
接下来,他们马不停蹄地开始购置桌椅板凳和厨具。在小镇的二手市场里,他们淘到了一些价格实惠又还能用的桌椅,又去厨具店买了锅碗瓢盆、炉灶等必备用品。虽然搬运这些东西累得两人气喘吁吁,但谁都没有喊累。
至于食材,朱卫国心里有底。狗熊岭那片大森林就是个天然宝库,蘑菇、野菜等应有尽有。实在缺什么,再去小镇的农贩那儿采购就行。看着渐渐有了模样的饭馆,朱卫国和光头强满心欢喜,他们知道,离实现梦想又近了一步。
开业这天,阳光格外明媚,狗熊岭小镇热闹非凡。“大森林小饭桌”的招牌被擦得锃亮,在微风中轻轻晃动。朱卫国穿着崭新的厨师服,在厨房里有条不紊地忙碌着,锅铲与铁锅碰撞,发出清脆声响,空气中弥漫着诱人的香气。
光头强则站在收银台前,紧张又兴奋地整理着零钱,时不时看向门口,期待着第一批客人的到来。他的脸上还残留着昨晚熬夜布置店面的疲惫,但眼神中满是对未来的憧憬。
熊大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工装,系着干净的围裙,站在门口当起了迎宾员。为了不吓到客人,它特意把毛发梳理得整整齐齐,还戴上了一顶大大的草帽,只露出圆溜溜的眼睛和憨厚的笑容。
每当有路人经过,它就热情地招手:“欢迎光临大森林小饭桌,尝尝我们的美味!”
后厨里,熊二一边哼着小曲,一边熟练地洗菜切菜。可它那偷吃的毛病还是时不时冒出来,趁朱卫国不注意,就偷偷抓一把蘑菇塞进嘴里。
朱卫国眼尖,一回头就发现了,无奈地喊道:“熊二,又偷吃!再偷吃今天可就没你的份啦!”熊二嘿嘿一笑,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赶紧收回手,继续干活,可没过一会儿,眼睛又盯着盘子里的食材直打转。
随着第一桌客人进门,小饭馆瞬间热闹起来。客人们好奇地打量着店内的布置,看到熊大熊二这两个特别的“员工”,都忍不住露出惊讶的神情。但很快,就被桌上的美食吸引住了。
“老板,来一份炒鲜蘑,再要两个馒头!”一位中年大叔喊道。
“好嘞,您稍等!”光头强连忙回应,一边熟练地记录着菜单,一边给厨房传菜。
朱卫国迅速将鲜蘑倒入热锅中,大火翻炒,加入各种调料,不一会儿,一盘香气四溢的炒鲜蘑就出锅了。熊大端着菜,小心翼翼地送到客人桌上,笑着说:“您慢用!”
客人们尝了一口菜,纷纷竖起大拇指:“这味道真不错,没想到这小饭馆还有这手艺!”听到夸奖,朱卫国和光头强相视一笑,心里满是成就感。
虽然开业第一天,客人不算多,但每一桌客人的满意,都让他们对未来充满了信心。他们知道,只要用心经营,“大森林小饭桌”一定能在这个小镇上闯出一片天地。
一个月的时间一晃而过,“大森林小饭桌”的名声在小镇上传得越来越响。原本冷冷清清的街道,因为这家小饭馆变得热闹非凡,常常是大排长龙。为了满足客人的需求,朱卫国和光头强不得不在店外也摆上了桌椅,即便如此,还是供不应求。
看着生意越来越好,朱卫国和光头强心里乐开了花。由于朱卫国提前垫付了两个月的房租,所以暂时没有这方面的压力。月末这天,他们决定歇业一天,去市场好好采购一番。
熊大、熊二也特别兴奋,它们早就盼着能为饭馆添置些新东西了。四人来到市场,东瞅瞅西看看,精心挑选着桌椅板凳。朱卫国挑了一些样式简约又结实的桌椅,想着能让客人们坐得更舒服。
“这个不错,颜色也和咱们饭馆的风格搭。”朱卫国指着一套木质桌椅说道。光头强也在一旁点头表示赞同:“行,就这套了,多买几套。”
接着,他们又来到家电区,看到一台洗碗机,朱卫国眼睛一亮:“这个好,以后洗碗就方便多了。”想到熊二之前毛手毛脚打碎了不少盘子,他果断决定买下这台洗碗机。
熊二听到这话,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俺以后会小心的……不过有了这洗碗机,也能省不少事儿。”
买完东西,四人把新桌椅和洗碗机搬回饭馆,开始忙碌地布置起来。熊大、熊二力气大,帮忙摆放桌椅,光头强则在一旁指挥,朱卫国调试着洗碗机。不一会儿,饭馆里焕然一新,看起来更加宽敞明亮。
布置完后,熊二和熊大一起站在门口,看着重新装修后的饭馆,脸上露出开心的笑容。熊二拍着胸脯说:“以后俺和熊大一定好好招呼客人,让饭馆的生意更红火!”
朱卫国和光头强看着这两只可爱的熊,也充满了信心。他们知道,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大森林”小饭桌一定能越办越好,成为小镇上的一道亮丽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