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将使人更加珍惜光明,寂静将使人更加喜爱声音。”当我轻轻合上《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海伦·凯勒的这句话仍在我心间回荡,如同一束穿透阴霾的光,照亮了我对生活、对生命全新的认知。
海伦·凯勒,这位传奇的女性,在一岁半时因一场重病,永远地失去了视觉和听觉。本该五彩斑斓、充满欢声笑语的世界,在她面前轰然崩塌,陷入了无尽的黑暗与死寂。在那无声、无光的孤独岁月里,她内心的恐惧与绝望,常人难以想象。
她曾像困兽一般,愤怒、狂躁地宣泄着对命运不公的抗争。直到莎莉文老师的出现,宛如一道曙光,为她开启了知识与希望的大门。
在莎莉文老师的耐心教导下,海伦·凯勒凭借着超乎常人的毅力和对知识的强烈渴望,学会了阅读、书写和说话,掌握了英、法、德等多国语言,甚至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学院。她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什么是顽强不屈,什么是对生活的热爱与执着。
假如给她三天光明,这是海伦·凯勒心底最炽热的渴望。第一天,她要长久地凝视她亲爱的莎莉文老师,铭记老师脸上那温柔、耐心与充满爱意的神情,是老师的陪伴与引导,让她在黑暗中找到了前行的方向;第二天,她想在黎明起身,去看黑夜变为白昼的动人奇迹,参观博物馆,感受人类漫长的历史与灿烂的文明,在艺术的殿堂中汲取精神的养分;第三天,她要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观察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体会生活的酸甜苦辣,感受人间的烟火气息。
这三天的光明,承载着她对世界最美好的向往,也让我们看到了她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与深深的眷恋。
海伦·凯勒的经历让我深刻地认识到,身体的残疾并不能束缚灵魂的自由,只要心中有光,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与她相比,我们是何等的幸运,拥有健全的身体、敏锐的感官,能够尽情地欣赏这个世界的美好。然而,我们却常常对身边的一切习以为常,不懂得珍惜。我们抱怨学习的枯燥、工作的压力,却忽略了这些都是成长与实现自我价值的宝贵机会。
她的故事也让我懂得,乐观积极的心态是战胜困难的有力武器。在面对生活的重重磨难时,海伦·凯勒没有自怨自艾,而是始终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用乐观的心态去拥抱每一个新的一天。这种乐观并非盲目,而是源于她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未来的坚定信念。正是这种信念,支撑着她在黑暗中不断前行,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辉煌人生。
“世界上最美丽的东西,看不见也摸不着,要靠心灵去感受。”海伦·凯勒用她的一生践行了这句话。读完这本书,我仿佛经历了一次灵魂的洗礼。它让我明白,无论生活中遭遇多大的挫折与困境,我们都要心怀光明,珍惜拥有,以乐观积极的态度去迎接每一个挑战,用顽强的毅力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因为,真正的光明,不在外界,而在我们的内心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