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啧啧啧,” 祁逍月说,“堂堂贵妃娘娘的亲妹妹,居然要在这青楼里谋生。”
“公主,这都是哪跟哪呀,把民女卖到这里的,正是民女那位好姐姐!” 崔静姝咬牙切齿地说道,声音里满是愤恨与不甘。
当初她发现了崔明月背叛凤族的事情,本想找到小陛下告状,却被崔明月发现,直接把她打晕,等她醒来,已经在这儿了。
醒来后,她听说,城主沐衡剿灭凤族时出了意外,被一位渔家女救下,后来纳了那位女子入宫,她借着陪酒的机会,向几位来这里寻欢作乐的官员打听了一下,果然,不出她所料,那位女子就是她的好姐姐,崔明月!
崔静姝自那时起就发誓,她一定要活着,一定要好好活着,她要亲眼看见崔明月生不如死!若能赎身出去,她定要亲手杀了崔明月和那些背叛凤族的人!
只是她没想到,皇帝和公主居然还活着,公主还找到了这里!
思及此处,崔静姝心中顿时涌起一阵难以抑制的激动,她迅速开口说道:“公主殿下,民女知道!这一切都是民女姐姐身边的李瑾所为。他假扮成陛下身边的太监,暗中窃取了凤族的逃跑路线,随后将消息透露给了沐衡!”
祁逍月挑了挑眉,“你是如何知晓的?”
“因为当时那李瑾就是一身太监装扮,民女亲耳听到他说的。” 崔静姝说。
祁逍月缓缓起身,声音平静却带着几分疏离:“本宫知道了。”
她的语气仿佛一汪深潭,虽无波澜,却让人捉摸不透其中暗藏的情绪。
崔静姝缓缓抬起眼眸,那双本妩媚动人的眸中此刻翻涌着深沉的恨意,仿若暗夜里燃烧的冷火。
她薄唇轻启,声音虽柔,却带着一丝决绝:“民女崔静姝,愿为公主驱使。”
话音未落,她的指尖已悄然攥紧了袖口,仿佛要将满腔情绪压入骨髓深处。
————————
“贵妃娘娘,听说城主带了个女子回来。”云香轻声对崔明月禀报道。
“女子?”崔明月眉梢微挑,漫不经心地端起茶盏,浅啜一口,“一个怎样的女子?”
“奴婢虽未曾亲眼见过,但听小宫女们闲聊时提起,那女子生得倾国倾城之貌,举止温婉娴雅,琴棋书画无一不精,极为出众,如今已是深得城主欢心。”云香压低了声音,语气中带着几分谨慎。
“哦?是吗?”崔明月放下茶盏,嘴角勾起一抹冷笑,起身朝外走去,“那本宫倒要去会会这位美人。她现在在何处?”
“回娘娘,在芙蓉宫。今日城主刚赐了封号。”云香连忙跟上,步履间不敢有丝毫迟疑。
“封了什么?”崔明月脚步一顿,转头看向云香。
“贵妃,封号为‘姝’。”云香垂下头,声音愈发低了下去。
“什么!?”崔明月猛然站定,脸上的淡然瞬间被震怒取代,“贵妃?!竟与本宫平起平坐!?”
她的声音陡然拔高,似利刃般划破空气,眼中闪烁着不可置信与愤怒的寒光。
“娘娘息怒。” 云香跪下道,“城主只是一时新鲜,定不会忘了娘娘这十年的情分。”
崔明月冷笑一声,眼中寒意如霜:“新人入宫不过一日,就封为贵妃。”她转身回去对着铜镜整理发髻,镇定了情绪,“走,去芙蓉宫。”
一路上,宫人见崔明月神色阴沉,皆低头避让。崔明月步履从容,唯有袖中双手紧握成拳,指甲深深陷入掌心。
芙蓉宫前,几名宫女正在忙碌着布置,满园的荷花娇艳欲滴。
“姝贵妃在何处?”崔明月冷声问道。
一名宫女慌忙行礼:“回崔贵妃,姝贵妃在御花园的亭中弹琴。”
崔明月扬起下巴,径直向亭子走去。
远处传来清越的琴声,曲调婉转悠扬,似诉说着万般哀愁。
崔明月心生嫉妒,她听得出此曲技艺精湛。
亭中,一袭淡青色纱裙的女子背对着崔明月,纤指轻拨琴弦。她的背影修长曼妙,乌发如瀑垂于腰际,只用一支玉簪松松挽起。
崔明月站在亭外,冷声道:“姝贵妃好雅兴。”
琴声戛然而止。
那女子缓缓转身,一张精致如玉的面容映入眼帘。她肤若凝脂,眉如远山,一双似笑非笑的眼眸平静地望着崔明月,隐约间,那眼神中竟带着一丝莫名的审视与冷意。
“原来是崔贵妃。”女子轻柔的声音如清泉流水,她起身行礼,动作优雅,“妾身早就听闻崔贵妃的大名,今日得见,果然名不虚传。”
崔明月定睛看去,眼前女子眉目如画,却总觉得有几分熟悉之感。
“敢问妹妹大名?”
“姓舒名婧。”
“原来如此,” 崔明月看着舒婧,“妹妹还真是天生丽质,明眸皓齿呢。”
“谢谢姐姐夸奖。”
崔明月看着舒婧,眸中神情晦暗不明。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