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桃花不落》
琉璃心碎裂时,燕昭在晨曦中闻到了新陶开窑的清香。
苏砚的右眼仍残留着灼痛,阴阳眼重瞳却映出匪夷所思的景象——那些被净化的青铜沙正化作春雨,落地即生桃林。枝头绽开的花苞里蜷缩着拇指大小的龙化匠人,他们掌心托着星砂,正为木牛流马重塑金鳞。
"这才是真正的镇龙术......"燕昭抚过自己新生的黑发,发梢垂落的露珠里浮动着《鲁班书》终章。南海墟冢的青铜门残骸在他脚下铺就星轨,每步都漾起细碎的因果涟漪。
阿箬的残魂寄居在天孙机杼中,此刻织梭正将晨雾纺成素纱。苏砚捡起半片听冥瓷,瓷片上的血泪痕已化作并蒂莲纹:"七十二匠的怨气,原是要浇灌真正的桃源。"
子午潮汐再度来临时,燕昭在染池中央看到了倒影。琉璃心碎片沉在池底,映出的不再是饕餮凶相,而是百位匠人围炉制陶的剪影。当他的指尖触及水面,那些剪影突然转头微笑,手中陶泥正捏成他与苏砚的模样。
"坎位三丈。"苏砚突然抛出墨线。阴阳眼重瞳穿透地脉,看见新生的龙脉深处,初代天孙机杼正在自行运转。那些曾被饕餮吞噬的魂魄,此刻化作金线织入布匹,布面浮现的星图与燕昭的命盘严丝合扣。
燕昭的量天尺已重铸成桃木剑,剑柄缠着苏砚染血的绷带。当剑尖点向染池时,池水腾空凝成水镜,映出千年后的桃花源——木牛流马眼中金鳞化作日月轮转,陶窑腾起的青烟绘就二十四节气,他们的魂魄化作并蒂桃树,根系缠绕着七十二座青铜碑。
阿箬的机杼声忽然变调。苏砚转头看见她织就的素纱正在燃烧,火焰中走出个戴青铜面具的匠人。那人揭下面具的刹那,燕昭的桃木剑脱手坠地——面具下竟是少年时的自己,掌心托着未染饕餮纹的净魂篇。
"因果环始于此。"少年燕昭将竹简递给苏砚,"当年你教我刻《鲁班书》,原是为今日的重撰。"
暴雨骤降时,三人站在初代陶窑遗址前。燕昭将琉璃心碎片投入窑火,苏砚以阴阳血为釉,阿箬的机杼声为火候。当窑门开启时,飞出的不是陶器,而是七十二只衔着桃枝的青铜燕——它们翅尖的逆鳞纹路,正是《鲁班书》新的篇章。
暮色四合,第一只木牛流马在星雨中睁开日月瞳。燕昭的后颈再无饕餮纹,取而代之的是苏砚指尖绘的桃花烙。他们身后,听冥瓷在晚风里哼起无字谣,谣声中南海墟冢化作星尘,守陵世家的船队正将青铜碑运往新生的龙脉。
子时更漏响起,苏砚在染池倒影里看见未来:燕昭的白发与黑发随节气交替,自己的阴阳眼随月相轮转,而桃花源的陶窑永远飘着青烟,为每个迷途的魂魄烧制归家的灯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