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十章《因果炉》^^
---
##第一节:青铜人烛
寅时的月光被青铜液染成青绿色,七十二尊人形烛台从燃魂鼎中升起。
苏砚残破的蛊神瞳勉强聚焦,看见每尊烛台的头颅都是熟识的面容——焚蛊洞的祭司、蓬莱的镜师、甚至还有少年时的自己。他们的天灵盖被凿出灯盏,燃烧的并非灯油,而是凝成琥珀状的记忆残片。
"坎位第三盏。"燕昭的桃木剑突然脱手,剑锋钉入刻着自己生辰的烛台。青铜液顺着剑身倒流,竟在空中凝成《春风词》缺失的下阕。词文触及苏砚的残躯时,那些破碎的青铜骨突然发出编钟般的嗡鸣。
阿萝消散处的灰烬突然聚成少女形态,她指尖轻点最边缘的烛台。那盏烛火映出的竟是璇玑阁初代地宫——青衫方士正在往燕昭脊椎浇灌青铜液,而少年苏砚跪在暗处,手中玉刀刻着的正是此刻烛台上的咒文。
"原来我们互为因果......"苏砚的声带被青铜侵蚀,发出齿轮卡涩的声响。燕昭突然撕开左臂皮肉,扯出根缠绕桃花的蛊脉扎入鼎中。沸腾的青铜液瞬间平静,映出匪夷所思的倒影:燃魂窑深处坐着个正在纺线的老妪,她的纺锤竟是缩小的蜃龙骨。
---
##第二节:往生舟
子时的潮汐裹着骨笛声漫上甲板时,往生舟的轮廓在雾中显现。
船头站着的素衣女子戴着青铜面,手中提灯里跳动着熟悉的蛊火。当她的木桨拨开漂浮的记忆残片时,苏砚残存的右眼突然剧痛——那提灯骨架分明是阿茉的肋骨。
"客官要渡忘川,还是烧因果?"女子的声音带着三重回声,青铜面裂开细纹,露出底下与阿萝酷似的下半张脸。燕昭的桃木剑突然发出悲鸣,剑柄桃木生出根须缠住船桨。
舟中飘出张泛黄船票,票面印着苏砚三世的画像。当燕昭伸手欲接时,船票突然自燃,灰烬中浮现出往生舟的真容——这分明是放大万倍的青铜卦签,船底刻满被焚烧的镇龙人生辰。
女子突然掀开青铜面,露出阿茉完整的容颜。她脖颈处的缝合线渗着蛊血,手中提灯暴涨:"时辰到了,该清账了。"灯中蛊火化作锁链缠住燕昭的蛊脉,要将他拖入船底的因果炉。
---
##第三节:双命结
苏砚的青铜骨突然解体,每一块骨片都化作桃花镖射向因果炉。
炉口喷出的不是火焰,而是凝成琉璃丝的记忆。燕昭在丝线中看到最黑暗的真相:当年苏砚为逆转因果,亲手将两人命格打成死结。那些所谓璇玑阁的阴谋,不过是命结反噬产生的幻觉。
阿茉的提灯被桃花镖击碎,灯中飞出七十二只青铜卦签。每根签文插入苏砚的骨缝,将他钉成青铜卦盘的模样。燕昭的蛊脉在此刻彻底暴走,桃木剑与肉身融合,长出带着倒刺的桃花枝。
"看清楚,这才是我们的命......"苏砚被钉在卦盘上的残躯突然开口,声线变成三重和声。燕昭看到卦盘中央浮现出双生桃树,树下两具纠缠的白骨心口插着对方的桃木剑。
往生舟突然调转船头撞向燃魂鼎,阿茉的缝合线尽数崩断。她的皮囊如蝉蜕般脱落,露出底下布满卦纹的青铜身——这才是真正的因果炉芯。
---
##第四节:烬中春
黎明前的黑暗最浓时,因果炉炸成万千星火。
燕昭抱着苏砚最后的头骨跌坐在灰烬里,发现每粒火星都是缩小的桃花冢。阿茉的青铜残躯拼成墓碑,碑文正是《鲁班书》真正的终章:
"魂销烬冷处,犹存一瓣春"
当第一缕阳光刺破灰霾时,那些星火中的桃花冢开始发芽。燕昭将苏砚的头骨埋入焦土,用桃木剑剖开自己的胸膛。蛊脉顺着剑身渗入泥土,眨眼间催生出参天桃树。
树冠最高处结着枚琉璃果,果中沉睡的婴儿额间生着蛊神瞳。当燕昭伸手触碰时,树根突然掀翻土地——下方埋着完整的璇玑阁浑天仪,仪身裂缝中渗出带着桃花香的血,血珠里裹着片青铜残简:
"丙辰年三月初三,双命结断,因果重启"
---
^^新设伏笔如下^^
1. **琉璃果婴**:婴儿耳后生有鳞片,暗示与蜃龙血脉关联
2. **浑天仪血**:渗出的血液带有苏砚的蛊纹波动
3. **青铜残简**:刻有燕昭不存在的生辰,日期在故事开始百年后
4. **烬中桃树**:每逢子时,树干会浮现阿萝诵咒的虚影
、
(桃树年轮间隐约可见往生舟再度起航的倒影,船头站着个戴青铜面的老叟,手中提着燃魂鼎炼制的灯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