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花纷飞的季节,小说社团正式成立了。在社团活动室里,四人围坐在一张旧课桌旁,开始了第一次正式会议。
"诸位,"侯兰遐语气和缓,"上次我们组合写的小说十分成功,这也就是说我们有能在一起写小说的默契与能力。"
黄百信等人笑脸迎面的点点头。
“那么,”侯兰遐轻轻翻开笔记本,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清脆的声音在寂静的房间中显得格外清晰,“我们需要明确一下各自的分工了。”
黄百信挺直了腰板,神情间透着几分认真与期待,宛如等待老师点名的小学生。杜远哲却截然不同,他懒洋洋地歪在椅子上,一支笔在他指尖灵巧地旋转着,仿佛这一切都与他无关。而毕小菲则紧紧抱着一本笔记本,身体微微前倾,紧张得不断调整坐姿。
“首先是你,黄百信,"侯兰遐看向他,"你文笔热情奔放,想象力丰富,就担任主写手吧。"
遵命!"黄百信夸张地敬了个礼,侯兰遐微微一笑点了点头。
“再就是……杜远哲,”听到叫他,杜远哲暂时停住了手中转的笔,认真听着,“你就负责故事里的段子吧。”
得令!"张远跳起来,摆出一个夸张的姿势,逗的毕小菲捂嘴偷笑。
“小菲,”侯兰遐的语气顿时温和了很多,“你心思细腻,观察能力很强,可以负责宣传和查找资料一类的职务吗?”
“我……我会好好努力的!”毕小菲小声点头,脸颊泛红。
“至于我,”侯兰遐合上了笔记本,“我负责整体把控和编辑工作。”
“哇!侯主编好严格啊!”杜远哲故意拖长音调,“以后写错字不会有罚抄的惩罚吧?”
侯兰遐瞪了他一眼:“在贫嘴你就给我去负责校对!”
杜远哲立刻做了一个给嘴巴粘胶带的动作,把所有人都逗笑了。
第一次集体创作开始了。黄百信负责写主线故事,他的笔在纸上飞舞,时不时停下来和杜远哲讨论搞笑桥段。
毕小菲则在一旁查阅资料,时不时提出建议:"我觉得这个地方可以引用一些经典文学作品的句子......"
侯兰遐负责整合大家的创意,她认真地审阅每一段文字,用红笔圈出需要修改的地方。
“黄百信,这段改一改,太夸张。”
“杜远哲,能不能换一个笑话?这个不太合适。”
“小菲,这个引用不太好。”
“……”
虽然侯兰遐的严格要求让他人叫苦不迭,但不得不承认的是,经过她的修改,故事确实有意思多了。
几周后,他们的第一部作品完成,由毕小菲精心设计了宣传方案,在校园里贴海报,还在学校论坛发布。
“《春日·物语》由文学社倾情奉献……”
“这个春日,让我们相约《春日·物语》,在文字的世界里邂逅一场青春盛宴,感受生命的温暖与美好!”“……”
杜远哲在海报面前夸张地朗诵着。
“小菲,你这文案写的很好啊!”黄百信鼓励道。
毕小菲有些害羞着说:“其实也是从很多经典中找到的灵感……”
发布当天,四人紧张着齐齐守在教室门口。眼见同学们蜂拥而至,争相借阅他们的作品,黄百信更是激动得浑身颤抖,差点控制不住地原地跳了起来。
“我们做到了!”他难以抑制内心的激动,直接抱住了侯兰遐。这一刻,所有的艰辛与付出仿佛都化为了值得,声音里带着一丝颤抖,像是在确认这来之不易的事实,又像是在诉说对眼前人的深深感激。
侯兰遐脸颊绯红,推开了他,然而那双眸子深处,却掩饰不住地溢出喜悦的光芒。
杜远哲在一旁与读者们闲聊起来,脸上带着淡淡的笑意,“这个笑点设计得还算巧妙吧?”他的语气轻松自在,仿佛能将人瞬间带入到那种妙趣横生的情境之中。
毕小菲低着头,一丝不苟地记录着每一位读者的反馈。她的眉宇间透着专注,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仿佛生怕遗漏任何一个细微的意见。
窗外的樱花依然在飘落,但四人已经找到了各自的定位,也找到了彼此的默契。在这个充满欢笑与汗水的教室里,属于他们的故事正在书写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