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市初上,汴河两岸的楼船已点起万盏琉璃。
六人拾阶而上,挑的是临水最敞阔的「听雪轩」——
太子解了束冠,安王褪了轻甲,昭宁摘了耳珰,世子拂去鞘上尘土;后面跟着两个沉默的影子:
一个是今日校场执鼓的校尉顾平,被昭宁硬拉来“付酒钱”;
一个是太子贴身内侍杜仲,怀里抱着一坛皇叔私藏的「梅雪酿」,说是“封口费”。
木梯吱呀。
昭宁走在最前,绣花鞋在梯板上踩出一串轻快的鼓点;她回头催:
苏韫“快呀,再慢就没有临河的位子了!
安王一手拎枪匣,一手护在她身后,生怕小祖宗一脚踩空。
世子却故意落后两步,与太子并肩。灯影下,他低声道:
苏屿“五哥今日最后一式,若真碎枪,我必以肩挡
太子,苏絮“你若挡了,韫儿又要哭。”
苏琛对了,昨日我听闻西凉要和亲
苏韫做梦,想和亲还不如派使者求和
苏凝我看可以
两人相视一笑,一瞬的剑拔弩张便消融在夏夜风里。
临窗是半月形长案,窗外便是汴河灯船。
酒未至,先摆开三只白瓷盏、三只乌木杯——
白瓷归六位殿下,乌木归“随行”。
顾平受宠若惊,杜仲战战兢兢。
昭宁却拍桌子
苏韫今日不分尊卑,只分酒量
世子提壶,先给苏韫,苏凝斟了浅浅半杯
苏屿你两意思意思得了,我怕回去皇伯父,皇叔要我们四个的脑袋
苏凝你看他们敢吗
自己抢过酒壶,咚咚倒满,举杯冲安王
苏韫五哥,陪我枪婴,不陪也行,八百银子
那一瞬,他想起母后雪夜折梅的手,指尖微颤,杯中酒便晃出涟漪。
安王失笑,仰头便干,亮杯底:
苏宸,静安王先赔你三缕,剩下的改日绣成络子
酒过三巡,灯船渐稀。
顾平已抱着柱子数星子,杜仲红着脸给空杯排兵布阵。
世子倚窗,忽然低声哼起北疆的调子——
苏屿「月照铁衣霜如雪,不见长安见狼烟……」
苏琛狼烟尽头是梅开,一折寄与九重天。」
太子,苏絮“那年母后唱此曲,七哥在阶下和,我在窗内抄词……如今词在,人在,曲却再唱不全。”
苏韫补上
苏屿(举杯对太子)“今日校场,我欠你一句——若寸锋真伤五哥,我此生不入京城。”
太子,苏絮你若真伤了他,我此生不赴北疆。”
苏韫傻子
苏宸,静安王傻子
苏凝傻子
苏琛傻子
苏宸,静安王以后你守北疆,我哥守京城,我做中间的信鸽!
夜已三更,河上灯船尽灭,只剩一轮凉月。
顾平被杜仲拖着下楼,嘴里还嚷“我没醉”。
昭宁趴在安王背上,小脑袋一点一点的,发间金铃偶尔轻响。
世子与太子并肩走在最后,衣袖相触,酒香与梅香交织。
临出门前,太子回头,望见案上不知何时多出一枝折梅——
花萼犹湿,像刚涉水而来
苏屿“方才小二说,,有人托他转交,只说‘给雪夜里想家的人’。”
太子,苏絮“那就替我想家的人,再干一杯。”
怀王,苏睿(站在门口)
怀王,苏睿小家伙们,喝够了吗
六人齐声道“坏了”
怀王,苏睿谁带的头
其余五人指太子
太子,苏絮好啊,出卖队友
怀王,苏睿来人,送他们几个回王府
万能人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