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仙阁的飞檐下悬着十二串鎏金风铃,夜风一过,清响如雨。
顶层最大的雅间“摘星”灯火通明,四扇雕花槅门敞开,正对一弯新月。
(陛下)仍着素日朝服,却解了冕旒,只以一根乌木簪束发,袖口半卷,露出腕骨上一道旧疤——那是年轻时为先皇后挡箭留下的。
他执壶,先给自己斟一杯,却不喝,指尖轻敲杯沿,像在数更漏。
三位王叔把玄甲外袍撂在栏外,只留月白中衣,腰间佩刀“断虹”横陈案上,刀背映着烛火,像一条静伏的龙。
他先举杯向陛下,目光却越过兄长,落在对面——
今日未着储君章服,一袭墨青常衣,袖口用银线暗绣《孝经》小字。
他替陛下试酒,浅尝一口,温声道
太子,苏絮“父皇,此酒醇而不烈,恰如旧年母后所酿。”(给五皇叔添了一点)
则是一身绯红骑装,鬓边簪一朵半开的石榴花——花是傍晚从御苑新折,蕊里还凝着露水。
她先拍开一坛“长春酎”,酒沫溅上她指尖,她也不擦,只扬眉笑:
苏屿韫儿今晚少喝点,明日还上路呢
苏韫今夜不论君臣,只论长幼。谁先醉,便唱《凤求凰》!”
十人围坐,中间是一只鎏金小鼎,鼎内温着桂花酿。
窗外雪色初霁,月光映在酒面上,像一面碎镜。
苏玄“第一盏,敬太后康健。”
苏玄也敬……我们一家人,还能坐在此处。”
苏砚,瑄王“第二盏,敬先皇后——”“也敬她当年雪夜一箭,救了我们兄弟的命。”
太子,苏絮第三盏,敬来日方长。愿山河与家,两不相负。”
苏韫“第四盏,敬我自己——敬我今日终于能把父皇、王叔、哥哥一起灌醉!”
苏珩,安王行,就你这句话我两一句高下
酒过三巡,风铃急响。
宣王世子先拔刀,以刀背击案,高歌北地《破阵子》;
世子拍栏,低吟《蒹葭》改成的《思亲操》;
陛下不唱,只以箸击杯,合着节拍,像敲更漏。
昭宁干脆站到栏上,扯下石榴花当剑,舞一曲少年时母后教她的《惊鸿》。
远处万家灯火,脚下是皇城千重。
雪色与月色交融,杯中酒映出四张相似的侧脸——
一样的眉峰,一样的唇线,只是岁月深浅不一。
苏玄“若你母后在,该有多好。”
苏砚,瑄王“她若在,必嫌我们闹得太斯文。”
太子,苏絮(笑而不语)
太子笑而不语,只替大家满上最后一盏。
昭宁举杯,指尖一点酒沫落在陛下袖口,像极细小的星。
苏韫“最后一盏,”“敬今晚—— 敬我们此生还能同醉,同歌,同看这一片雪月。”
苏凝敬,日月山河,千秋万载
苏琛敬,国泰民安
怀王,苏睿敬,把酒当歌
砚王,苏渊敬,日月同辉,千秋万代
太子,苏絮敬,万家灯火,家国永安
砚王,苏渊好,家国永安
苏珩,安王敬,太平盛世,百姓安居乐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