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现代小说 > 梧桐叶落时的未赴约
本书标签: 现代 

第六章 DNA的回声

梧桐叶落时的未赴约

市局会议室的白炽灯亮得晃眼,姜寒烟把笔记本摊在桌上时,梧桐叶轮廓的墨痕被灯光照得有些透明。沈舟远坐在她斜对面,指尖叩着刚送来的DNA比对报告,声音比平时沉了些:

沈远舟老人指甲缝里的皮肤组织,和他远房侄子张磊的DNA高度吻合。

姜寒烟盯着报告上“99.99%匹配”的字样,忽然想起那天在老房子卧室门口的地毯——那处方形压痕,或许就是张磊跪坐时留下的。

姜寒烟张磊的鞋跟缺口,和现场鞋印能对上吗?

沈远舟点头,把物证带推到他面前

沈远舟技术科刚比对完,他鞋子的磨损痕迹和鞋印完全重合,而且他昨晚在邻市的网吧被抓到了,身上还带着老人的金戒指。

会议室的门被推开时,唐教授抱着一摞教材走进来,身后跟着系里几个同样来旁听案情的同学。

唐教授小姜

唐教授把教材放在她手边

唐教授沈队说你们发现的细节很关键,正好让同学们也学学‘现场痕迹链’的建立。

姜寒烟的心跳莫名快了些,她翻开笔记本,把画着地毯压痕和梧桐叶的那页推到桌面中央。

沈远舟从黄铜粉末里的羊毛纤维,到地毯压痕下的金属反光,再到DNA比对结果

沈舟远的目光扫过笔记本上的字迹

沈远舟这些痕迹像一条线,把嫌疑人的行为逻辑串了起来——他用钥匙开门(留下黄铜刮痕),在卧室翻找财物时跪坐(留下地毯压痕),和老人发生争执时被抓伤(留下皮肤组织)。

他顿了顿,看向姜寒烟

沈远舟这也是你课本里‘痕迹物证关联性’的核心,姜寒烟你把这点抓得很准。

同学们低声议论时,姜寒烟的手机震了震,是沈舟远发来的消息

沈远舟等会儿散会,带你去看物证归档的流程,对你后面的实践考核有帮助。

她抬头望过去,正好撞进他的视线,他飞快地别开眼,耳尖却又泛起熟悉的红色。

散会后,物证室的管理员正在整理张磊案件的物证袋,透明袋子里的黄铜钥匙扣在灯光下泛着冷光,边缘的磨损痕迹和老房子墙角的刮痕形状严丝合缝。

万能同事这是从张磊住处搜到的

管理员指着钥匙扣

万能同事和现场缺失的挂钩款式一致,应该是他把挂钩拆下来带走了。

姜寒烟凑近看,钥匙扣内侧还沾着点浅褐色的纤维——和光谱分析里的羊毛纤维成分完全匹配。

沈远舟忽然递过来一双手套

沈远舟试试提取钥匙扣上的指纹,按照你课本里的‘微量物证二次转移’章节来操作。

姜寒烟戴上手套时,指尖触到钥匙扣冰凉的金属,忽然想起沈舟远第一次递给她勘查手套的场景,那时她手心全是汗,而现在,手套贴合的触感里多了份踏实。她用毛刷轻轻扫过钥匙扣,透明胶带上很快粘住几个模糊的指纹印。

沈远舟指纹需要送去比对,但基本可以确定是张磊的了。

沈舟远把物证袋封好

沈远舟他的作案动机很明确,遗产纠纷加上临时起意的盗窃,把所有痕迹都串起来了。

姜寒烟点点头,低头在笔记本新的一页写下

姜寒烟钥匙扣的刮痕、指纹,还有DNA,都是真相在物证里的回声,只要顺着痕迹找,总能听到答案。

离开物证室时,外面的天已经黑透,梧桐道上的路灯亮起来,把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沈舟远忽然停下脚步,从口袋里摸出个东西——是片真的梧桐叶,被压得平整干燥,叶脉清晰得像他勘查记录本上的线条。

沈远舟上次书签上的是画的,这个是真的

他把叶子塞到她手上

沈远舟以后去现场,说不定还能捡到更多。

姜寒烟攥着那片梧桐叶,指尖传来干燥的触感,和笔记本里的墨痕、笔帽上的警徽一起,成了这个案子留给她的印记。她抬头看沈舟远,他的侧影在路灯下有些模糊,却又无比清晰——就像那些藏在细节里的痕迹,只要有人愿意认真去看,总能在勘查灯下,找到属于它们的回响。

她把梧桐叶夹进笔记本里,刚好和之前画的轮廓重叠,然后合上书,对沈舟远说

姜寒烟沈队,下次出现场,我应该不会再怕了。

沈舟远笑了笑,路灯的光落在他眼底,亮得像勘查灯的光源

沈远舟怕的时候,就想想这些痕迹——它们比任何人都更愿意‘说话’,只要你听得懂。

夜风卷着梧桐叶的清香吹过来,姜寒烟忽然觉得,勘查灯下的世界,原来不止有冰冷的证据,还有这些藏在细节里的、温暖的回响。

上一章 第五章 光谱里的细痕 梧桐叶落时的未赴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