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苏泷与檀健次离开后,选手们进入紧张的学习阶段。每天除了吃饭,其余时间都在院子里学习织布机操作。选手们陆续将心中构思的图案绘制出来,让当地老师协助完成织布工艺。
苏萱儿听说,除了可以用自织的布融入设计,还可以用当地一些特殊布料和装饰,所以她决定去村子里转转,看看有什么特别的材料。
走在苗族寨子里,漂亮的民居错落有致。午后时分,身着民族特色服装的姑娘们忙着下厨做饭,袅袅炊烟中,阵阵香气飘散开来。苏萱儿漫步其间,感受着扑面而来的烟火气息,美景与美味交织,令人陶醉。
这一路,苏萱儿还真找到了不少好东西,准备把这些东西融入自己的设计里。
苏萱儿刘老师您帮我看看吧
苏萱儿把设计图铺在案上等着老师看完做点评。刘洋推了推金丝眼镜,他的眉头越皱越紧,最后严肃地说道。
刘洋这是什么?
他的声音冷得像淬了冰继续说道。
刘洋线条绵软无力,这个完全配色不行
苏萱儿张了张嘴,还没来得及辩解,就听见对方继续说道。
刘洋简直胡闹!现在还有时间,我可以帮你重新做
苏萱儿可是老师,我想多加一点民族特色......
刘洋民族特色不是胡乱堆砌!
刘洋打断她,镜片后的眼神透着不耐烦。
刘洋年轻人不要总想着标新立异,先把基本功练扎实!
苏萱儿咬着嘴唇退到角落。她想起华娟老师,那位总是带着温柔笑意的姐姐,会耐心倾听每个奇思妙想,和她们一起用碎布头拼出意想不到的图案。而眼前的刘洋,更像是精密运转的机器,容不得半点偏离轨道的创意。
刘洋老师与华娟老师的教学风格截然不同。华娟老师充分尊重选手的创作自主性,从不限制大家的发挥空间,总是在选手遭遇难题时,主动提供帮助,与大家一同集思广益、攻克难关 。
而刘洋老师的教学风格犹如精密运行的AI系统,严谨得近乎严苛,追求极致的完美,不容许任何差错出现。他的教学流程规范标准,节奏紧凑高效,每一个环节都像是经过精准计算般有序推进。
还是老师有经验,苏萱儿立刻按照刘洋的要求进行修改。
起初,苏萱儿严格遵循刘洋老师的要求,对设计进行逐处修改。然而,当作品最终成型时,她才惊觉,这件倾注无数心血的成果里,早已不见自己最初的创意与想法 。
李越这个很好呀,比之前做工精细
苏萱儿微微皱眉,李越的夸奖并没有让她感到开心。
苏萱儿李老师,你觉得这个比我前两个作品好?
李越摸了摸下巴,又仔细看一下她的这件衣服。
李越也不是,只是这一件从做工到设计都比较成熟,这证明你一直在进步呀
苏萱儿轻轻叹了口气,这件衣服不算她独立完成的,这个作品绝大部分都是刘洋的想法。苏萱儿觉得这样不好,感觉像是老师帮她完成的这个作品,这件作品很好,是一件非常完美的衣服,但她却没什么感觉。
。
汪苏泷跟公司几位高层坐在会议室里等人,他有公司百分之十的股份,还是公司的一哥,也可以说是公司里唯一的哥,公司的盈利基本上都要靠他。
关于引入资本一事,团队经过长期审慎考量,并与汪苏泷进行多轮深入协商,大家最终达成共识。
汪苏泷要求很简单,演唱会和专辑必须是他自己做主,质量一点不能下降,并且汪苏泷对演唱会的要求越来越高,专辑一定要继续高质量地做下去。
现在做专辑真的不挣钱,这是很客观的问题。
所以引入资本对于公司对于汪苏泷来说都是好事,他们带来的金钱跟资源为公司解决了很大的问题,做演唱会和专辑的钱不用担心了。
万能老板:放心,演唱会的事不会改变
引入资本就是为了开演唱会。
会议室里,对方代表还没到。汪苏泷慵懒地瘫在椅背上,仰头望着天花板。随着资本注入,公司不仅获得经济支撑,还为汪苏泷迎来了优质资源,他有更多的资金打造更好的演唱会舞台。
然而,获得资源支持的代价,是难以避免的身不由己。未来,汪苏泷或许不得不接下不感兴趣的节目邀约,创作迎合市场的商业歌曲,工作强度也会随之攀升。尽管已经点头应允,但他的内心始终纠结不已,这份矛盾的情绪,在答应之后反而愈发强烈。
直到前些天,他内心突然燃起斗志——他渴望变得更强,获得更高的行业地位。不仅要在音乐领域深耕细作,更要在其他方面突破自我,全方位锻造一个无坚不摧的自己。
因为,除了音乐,他又有了新的动力,这个动力在推动他继续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