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汾回到大祁,京城的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她刚入宫,便被带到皇帝面前。朝堂之上,群臣目光各异,有猜忌、有审视,更多的是对她所谓“叛国”行径的愤怒。
“喻汾,你可知罪?”皇帝高坐龙椅,面色阴沉,声音威严中透着寒意。
喻汾心中一阵刺痛,她盈盈下拜,镇定地说道
喻汾父皇,儿臣无罪,儿臣一心为大祁与邻国和平共处奔波,绝无叛国之意
一位老臣出列,怒目而视:“公主,你与那邻国太子往来密切,还为他们出谋划策,这不是叛国是什么?”
喻汾抬头,直视着这位大臣,从容说道
喻汾大人,当时两国局势剑拔弩张,若不如此,大祁必将陷入战火,生灵涂炭。儿臣与左奇函太子周旋,提出和平共处与贸易合作之策,实是为大祁长远利益着想
又有大臣冷笑道:“哼,说得好听,谁能证明你不是被那太子迷惑,泄露我大祁机密?”
喻汾深吸一口气,说道:
喻汾各位大人,儿臣此次带回了与邻国拟定的贸易条约,此条约若能施行,大祁将从中获得诸多好处,国力必将增强。而且,左奇函太子也承诺,会约束其国内主战势力,不再轻易进犯大祁。这一切,都是儿臣为大祁的和平与繁荣所做的努力
皇帝微微皱眉,看着喻汾,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犹豫。这时,喻汾的亲信呈上贸易条约,皇帝展开细细查看,脸色渐渐缓和。
喻汾父皇,儿臣深知自己此举可能引起诸多误解,但儿臣对大祁的忠心,天地可鉴
喻汾眼中含泪,恳切地说道。
就在此时,大祁边境加急战报传来,说是邻国一小股军队越境挑衅,但被大祁守军迅速击退。朝堂瞬间炸开了锅,大臣们纷纷指责喻汾,说她的和平之策不过是镜花水月,是她的软弱让邻国变本加厉。
喻汾心中大惊,她怎么也没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但她很快冷静下来,思索着应对之策。
喻汾父皇,此事或许另有隐情。左奇函太子一直致力于两国和平,此次小股军队越境,说不定是其国内主战派的私自行动
喻汾赶忙说道。
皇帝怒拍龙椅:“都到此时了,你还为那太子辩解!”
喻汾心急如焚,她知道此刻若不能说服皇帝,两国和平将彻底破裂。她突然想到,左奇函曾给过她一块象征他身份的玉佩,关键时刻可证明她与左奇函的关系。
喻汾赶忙掏出玉佩,呈上给皇帝
喻汾父皇,这是左奇函太子给儿臣的玉佩,他曾承诺,若遇危机,可凭此玉佩向他求助。儿臣愿立刻修书与他,查明此次越境事件真相,给大祁一个交代
皇帝看着玉佩,陷入沉思。良久,他缓缓说道
“好,朕便再信你一次。若此事不能妥善解决,你休怪朕无情”
喻汾领命,立刻修书一封,让亲信快马加鞭送往邻国。她在心中默默祈祷,希望左奇函能尽快查明真相,化解这场危机,否则,她所做的一切努力都将化为泡影,两国也将再次陷入水深火热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