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
这段时间,韩烈并非单单在宫里苦等殷天侠回来,他不会荒废时间,也不会像很多皇子一样无所事事,只顾享乐,因为,他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虽然他从来没有觊觎皇位之心,但从小便跟随太傅认真学习如何处理政务,而且也会透过实地视察,找出国家不足的地方,向父皇进言提议,希望能替父兄分忧,也为国家出一分力。他在认识殷天侠时,发现了很多人才都因为不同原因被埋没了,这实在是翠璘国的重大损失,若这些人才能得以重用,便有希望把翠璘国长期处于的劣势扭转过来,只是,这牵涉到一些重要的政策改变,也需要时间慢慢推行。最近举国上下士气如虹,开始渐入佳境,也是推行改革的最佳时机了。
他先向韩奎龙进言,向他介绍初步构想,并征求他的同意。韩奎龙向来是一位虚怀纳諌,愿意作出改变的君主,他认真听了韩烈的解释后,除了对此深表赞同以外,亦对儿子的努力十分认同赞许。在他心中,韩烈只是个被宠坏了,叛逆妄为的孩子,却没想到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国家和人民,提出的见解都有足够的事实根据支持,不禁后悔从前误解了他,对他更是加倍疼爱。
既然他有如此周详的想法,他也放心把任务交托给他。由于深明国家需要不同类型的人才,韩烈这计划包含了各种各样的职位,他重新制定了考核提拔及晋升奖赏制度,不看出身,也不受人脉影响,只要具备才能,都能得到发挥所长的机会,也意味着,出身贫穷的孩子都能凭着实力改变命运,提升社会地位,而那些单凭着父母和家势,碌碌无为却享有高官厚职的人,也会因为没有真材实学而失去高位。
毕竟,翠璘国用人制度的问题早已根深蒂固,要一下子彻底改变是不可能的,一切还须循序渐进慢慢推行,韩烈也不会操之过急。
现在,在玄毅和殷天侠守护下,黑曜军自从接连几场大败后,暂时不敢进犯,在国防上已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经济方面,担任司徒的沈诺致力于修复灾后的农产工作,提升翠璘国其中一大收入来源--丝绸的生产,增加与邻国的商贸往来,为翠璘国带来更多收入,国富充裕,自然可以在军事和民生事务上投入更多资源;因为屡破奇案而被任命为刑部尚书的方多病公正办案,大大减低了罪案,使百姓能在安全的环境下安居乐业;而政务上又有韩刚和韩烈的辅助,韩奎龙也自然更为安心。这段时间黑曜军都没有什么异样,翠璘国也有了休养生息,韬光养晦恢复元气的机会。
由于最近都比较太平安定,殷天侠可以留在京城里,每天都可以与韩烈相聚,而更令他们高兴的,是殷天侠竟然获邀参加沈灵的生辰贺宴。
沈灵并不喜欢铺张,不愿意浪费大量人力物力替她庆祝,每年生辰都只会和家人举行简单的喜宴,只要一家人乐也融融便好。参加贺宴的都是她的至亲,她很希望殷天侠也能参加,她对这个少年喜欢极了,早已把他视作儿婿,而家里的其他成员都已把殷天侠视作自己人了,只是怕韩奎龙仍然未能接受殷天侠,大家并不敢贸然提出而已,可是,令他们万料不到的是:韩奎龙竟然自己提议让殷天侠一起参与。
这不是意味着韩奎龙也把殷天侠视作家人吗?韩烈看到自己和殷天侠付出的努力和等待终能得到回报,殷天侠终于凭着实力和累累的战绩得到父皇的认可了,两人当然兴奋不已,而一直都在全力帮助他们的方多病的沈诺也十分欣慰。
这是殷天侠第一次参加韩家的家宴,当然要悉心打扮一番。平时上战场时以厚重的盔甲为主,看起来非常威风凛凛,而现在又换上一袭跟韩烈的紫衣相衬,湖水蓝色,绣着波浪花纹的长袍,平时总是束着高马尾的头发,以简单的发带束起,梳理成跟韩烈差不多一样的模样,又流露着另一份温文尔雅,彬彬有礼的气质,跟韩烈一起,看起来就是天生一对的一双璧人。
从前,在韩奎龙心中,殷天侠只是一介武夫,跟儿子的气质有着天渊之别,却没想到只要稍微打扮一下,两人竟是如此般佩,而且,殷天侠的举手投足充满了礼貌修养,实在难以想象他的母亲竟然是出于青楼。
席间,韩烈亲昵地牵着殷天侠的手,就如同伕妻一般向沈灵送上贺礼,那是一幅两人合作完成的贺寿水墨画,韩烈的画栩栩如生,殷天侠的题字铁画银钩,收到这份包含着浓浓心意的礼物,沈灵爱不释手,宴会也在一片喜洋洋的氛围下结束。
这段短暂的太平得来不易,只是,在大家都享受着这安定的日子之时,危机已在悄悄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