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三
一路过来,殷天侠的部队都能顺利前进,虽然路上仍有些塌石和地面破裂,但并难不倒团结人心,斗心高昂的士兵,只是这颠簸的道路对正在休养的韩烈而言却是个很大的挑战和考验,他身受重伤,好不容易才熬到获得治理,但在身体最需要调养之时,却要与大军一起赶路。虽然坐在马车之中,但这舟车劳顿令伤势反反复覆,再加上军营中环境欠佳,吃得不好,睡眠也不足,大大影响了康复进度。然而,虽然生活十分艰苦,他却没有半句怨言,为了不想令殷天侠担心,他来探视时他总是谈笑自若,轻松泰然。
殷天侠对他的性子向来十分了解,又怎会看不出来?不过,他明白他的苦心,也很配合的没有戳破,但即使军务十分繁忙,他还是日夜牵挂着韩烈,只希望自己能有更多时间守在他的身边,亲眼看着他真的能好好休养才能安心。
然而,大战在即,却不容他半点分心,而韩烈也很明白,在这关键时刻,他必须全心全意准备应战,所以每次他来探望自己时,他都会说自己很好,让他不用担心,也叮嘱他不用时时刻刻挂念自己,劝他早点回去处理军务,而殷天侠亦不想辜负他这番苦心,乖乖的听从了他的说话。
经过了连日的努力,他们已穿过了翠璘国与伽蓝国的边境,进入了伽蓝国的境内,伽蓝国此时才如大梦初醒:他们一直都以为殷天侠会在翠璃城里死守,怎样也没想过他竟然会来一招暗度阵仓,在伽蓝和黑曜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翠璃城的战役之上时,他竟然奇兵突袭,挥军直指伽蓝国,而且很快便已到达了他们的目的地--蓝田城。
殷天侠之所以选择这个地方,第一个原因当然是容易到达,对比起其他城池,蓝田城位于两国的边界,需要的时间最短,难度也是最低,而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蓝田城是伽蓝国众多城池中防守较弱的一座,因为这里位于边境,而且由于翠璘国从来都没有吞并其他国家的野心,这个只与翠璘接壤的城池长年太平无事,伽蓝国自然掉以轻心,甚少投放资源于防守之上,不但防护设施非常老旧,城墙日久失修,而且驻军也很少,就只有二、三千人而已,根本不足以应付殷天侠的一万大军。
蓝田城并不是资源特别富饶,在军事战略中也没有什么重要角色,可是,能把它攻下却对翠璘国相当重要,殷天侠这一着,无非是给伽蓝一个严正警告:若他们敢侵犯翠璘半分领土,他们也绝对拥有足够的力量以牙还牙。今次的目标虽然是一个无关重要的城池,可是下一次,下下一次呢?如果他们坚持要站在黑曜那边,恐怕在未得到甜头之前,已先自尝苦果了。
与此同时,殷天侠在交战初时部署的计划亦渐见成效了。这段日子流言四起,有的说伽蓝见利忘义,早已与翠璘达成协议了;有的说伽蓝想吃两家茶礼,左右逢源,坐收渔人之利;亦有说伽蓝根本无心恋战,只是为了不想得罪黑曜勉强应酬一下而已,才会导致翠璃城一直久攻不下。黑曜国听到这些谣言已是半信半疑,对伽蓝开始猜忌怀疑,他们本就不是特别友好,联盟关系只是仅靠利益维持而已,一旦出现嫌隙,彼此的信任也会很容易动摇。
当伽蓝听到殷天侠的大军已到达了蓝田城,他们都不禁惊楞了,他们怎会想到,殷天侠会把护城的重任交给了蒋硕,而自己则带着大军攻打蓝田城?伽蓝从没与殷天侠交手,根本没料到他会有此一着。他会不会还有进一步行动?他会不会直接剑指京城?一听到这个消息,他们也管不上跟黑曜的约定了,第一个念头便是采取行动自保。远水救不了近火,现在派兵支援已是来不及了,他们唯一可以做的就是立即撤军,向翠璘表明自己无意侵犯,同时也争取时间尽快班师回朝,好好守护京城。
黑曜听到他们要在这个关键时刻撤兵当然怒不可遏,但在保护自身安全的大前提下,伽蓝已事在必行,谁也拦阻不了。而在伽蓝撤兵以后,田牧经过一番盘算,单靠黑曜的力量并不足以攻下翠璃,就算是嬴了也只能惨胜,杀敌一千自损五百,对自己根本没有任何好处,而且他们僵持已久,士兵们早已产生厌战情绪了,在各种条件都处于劣势之下,只好无奈选择撤兵,翠璃城的危机亦随之解除。
蓝田城方面,以其薄弱防守和兵力,根本没法抵御殷天侠的大军,更何况在殷天侠和韩烈的激励下,大军士气如虹,两者无论实力和士气都太悬殊,守城的将士都感叹恐怕难逃一劫了,于是只好未战而降。只是,殷天侠并无意攻占别国的领土,进城以后也下了铁令,不许伤害城中任何一人,也不能对城里的一切半点破坏,否则一律军法处置。
在黒曜和伽蓝都退兵了,目的达到了后,他也带着部队撤出了蓝田城,准备回京了。在这一仗里,他真真正正做到了兵法里的最高境界--不战而屈人之兵,而且也能实现他和韩烈的当时激励士气时立下的目标--他们每一个人都能平安回家与家人团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