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险峰设局变,池儿坠崖渊
沈砚池躺在榻上,听着两位兄长的争执,心中的杀意愈发浓烈。待二人离去后,他便开始精心谋划起下一场阴谋。他找来心腹,让其以一个陌生的身份,给林婉兮送去一封书信,信中称有关于帝洛的重要秘密相告,约她次日午时到城外的落雁山山顶相见。
第二日,林婉兮虽满心疑虑,但一想到可能与帝洛有关,还是忍不住前往。午时,她准时来到落雁山山顶。沈砚池早已在此等候,见她前来,脸上露出一抹不易察觉的阴笑。
林婉兮警惕地看着他,问道:“沈砚池,你又在搞什么鬼?这信是你让人送的?哪有什么关于洛哥哥的秘密?”沈砚池故作神秘地说道:“林姐姐,你别急嘛。其实我发现了一些关于摄政王对另一个女子倾心的事,本来不想告诉你,可又觉得你有权知道。”
林婉兮心中一痛,却又有些不信,说道:“你少在这里胡言乱语!”沈砚池一边说着,一边慢慢靠近林婉兮,佯装要拉她到一旁细说。待靠近悬崖边时,沈砚池突然伸出双手,用力朝林婉兮推去,嘴里喊道:“你去死吧!”
林婉兮没想到他会突然动手,本能地伸手去抓沈砚池。沈砚池一心只想将她推下悬崖,却没料到林婉兮这一抓,自己瞬间失去重心。两人在悬崖边挣扎了几下,沈砚池脚下一滑,整个人朝着悬崖下直直坠去。
而这一幕,恰好被沈砚池安排在不远处暗中跟随的小厮看到。在小厮的视角里,只看到林婉兮与沈砚池似乎发生了激烈争执,随后林婉兮伸手用力一推,沈砚池便掉下了悬崖。小厮吓得脸色惨白,转身拼命朝山下跑去,准备将这“亲眼所见”的一幕告知沈砚辞和帝洛。
林婉兮惊恐地看着沈砚池坠落的方向,整个人都呆住了。她的双腿发软,差点瘫倒在地。好一会儿,她才回过神来,心中又惊又怕,不知该如何是好。而此时,山下正因为沈砚池坠崖的消息,即将掀起一场狂风暴雨。
第四十四章:小厮陈所见,怒火燃双雄
那小厮一路狂奔,气喘吁吁地回到秦王宫,径直找到了沈砚辞。此时帝洛也正巧在沈砚辞府上商议应对林府之策,两人见小厮如此惊慌失措地闯入,皆是一愣。
小厮“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声音带着哭腔,断断续续地说道:“殿……殿下,不好了!小公子他……他被林婉兮推下悬崖了!”沈砚辞听闻此言,如遭雷击,手中正把玩的茶杯“啪嗒”一声掉落,摔得粉碎。他双眼瞬间充血,怒喝道:“你说什么?你给本王再说一遍!”
小厮吓得浑身发抖,又将在落雁山看到的场景详细复述了一遍,强调是亲眼看到林婉兮将沈砚池推下悬崖。帝洛的脸色也变得极为难看,他怎么也没想到,林婉兮竟会做出如此丧心病狂之事。
沈砚辞咬牙切齿,周身散发着凛冽的杀意,一字一顿地说:“林婉兮,本王定要你血债血偿!”说罢,他转身就要往外走,去召集人马踏平林府。帝洛赶忙伸手拦住他,说道:“秦王殿下,此事虽已怒不可遏,但此刻冲动行事并非上策。我们先派人去悬崖下寻找小公子,活要见人,死要见尸。同时,也要将林婉兮控制起来,防止她逃脱。”
沈砚辞强忍着心中的怒火,点了点头。他立刻吩咐府上的侍卫,兵分两路,一路前往落雁山悬崖下搜寻沈砚池,另一路去林府将林婉兮抓来。帝洛也派出自己的暗卫,协助搜寻与抓捕行动。
两人坐在王府大厅,心急如焚地等待消息。沈砚辞的拳头紧紧握着,关节泛白,脸上的肌肉微微抽搐,每等一刻,心中的恨意便增添一分。帝洛则眉头紧锁,心中五味杂陈。曾经与林婉兮的过往情谊,此刻在沈砚池坠崖的消息冲击下,已荡然无存。整个大厅弥漫着压抑而愤怒的气息,一场针对林婉兮和林府的风暴,即将以更加猛烈的态势爆发。
第四十五章:砚辞寻亲弟,帝洛审婉兮
沈砚辞心急如焚,亲自率领一队精锐侍卫,快马加鞭赶往落雁山。一路上,他面色阴沉,脑海中不断浮现出沈砚池可爱的模样,心中的担忧和愤怒如汹涌的潮水般翻涌。抵达落雁山后,他身先士卒,沿着悬崖周边仔细搜寻,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角落。侍卫们分散开来,在荆棘丛中、巨石背后,甚至是悬崖下那些危险的区域艰难探寻,他们呼喊着沈砚池的名字,声音在山谷间回荡,却始终没有得到回应。沈砚辞看着深不见底的悬崖,心中一阵绞痛,暗暗发誓,若是沈砚池有个三长两短,他定要让林婉兮和林府付出惨痛代价。
与此同时,在摄政王府的地牢里,帝洛面色冰冷地站在林婉兮面前。林婉兮被侍卫押着,头发凌乱,眼神中满是惊恐与委屈。帝洛看着她,眼中尽是失望与愤怒,质问道:“林婉兮,你为何如此狠心?池儿与你无冤无仇,你为何要将他推下悬崖?”林婉兮拼命摇头,泪流满面地说道:“洛哥哥,我没有,真的不是我。是沈砚池约我去的山上,他想害我,结果自己不小心掉下去了。你要相信我啊!”帝洛冷哼一声,道:“你还狡辩!那小厮亲眼看到你将池儿推下悬崖,你还有何话说?”林婉兮绝望地闭上双眼,心中明白,此刻无论自己怎么解释,帝洛都不会相信她。她哭着说道:“洛哥哥,这么多年的情谊,你就如此不信任我?为何你宁愿相信一个外人,也不愿相信我?”帝洛别过头去,不愿再看她,说道:“证据确凿,你无需再多言。等找到池儿,自会给你一个交代。”说罢,他转身离开地牢,留下林婉兮无助地哭泣。而此时,整个京城都因沈砚池坠崖一事陷入了紧张与不安之中,各方势力也在暗中涌动,局势愈发错综复杂。
第四十六章:池儿终寻得,颠倒黑白言
经过一番艰苦搜寻,在悬崖下一处隐蔽的荆棘丛中,侍卫们终于发现了沈砚池。他浑身是伤,衣衫褴褛,脸上、手上布满了擦伤和血迹,头发也凌乱地贴在额头,看起来狼狈不堪。沈砚辞见到这一幕,眼眶瞬间红了,心急火燎地冲过去,小心翼翼地将沈砚池抱在怀里。
“池儿,池儿你醒醒!”沈砚辞声音颤抖,带着无尽的心疼与焦急。沈砚池缓缓睁开双眼,虚弱地唤了声:“哥哥……” 沈砚辞忙安抚道:“哥哥在,哥哥在呢,别怕,我们这就带你回去找太医。”
沈砚池却紧紧抓住沈砚辞的衣袖,用带着哭腔且虚弱的声音说道:“哥哥,是林婉兮……她把我骗到山上,说有重要的事跟我说。到了山顶,她就突然对我动手,还说我坏了她的好事,然后就把我推下悬崖……我好痛啊,哥哥……” 沈砚辞听着沈砚池的哭诉,心中的怒火“轰”地一下燃烧到了顶点,他咬牙切齿地说道:“林婉兮,本王定要将你碎尸万段!”
一旁赶来的帝洛听到沈砚池的话,脸色愈发阴沉。之前林婉兮的辩解此刻在他心中已完全被抛却,看着沈砚池凄惨的模样,他对林婉兮仅存的一丝信任也彻底崩塌。“林婉兮做出如此丧心病狂之事,绝不能轻饶。”帝洛的声音冰冷如霜。
沈砚池微微抬头,用楚楚可怜的眼神看向帝洛,带着哭腔说道:“摄政王殿下,我真的好害怕,我以为再也见不到你们了……”帝洛心中一阵刺痛,伸手轻轻摸了摸沈砚池的头,说道:“小公子别怕,有本王和你哥哥在,定会为你讨回公道。”沈砚池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不易察觉的一丝得意,随即又装作痛苦地闭上了眼睛。沈砚辞抱着沈砚池,在侍卫的簇拥下匆匆赶回王府,一场针对林婉兮和林府的狂风暴雨,已蓄势待发。
第四十七章:池儿地牢嘲,婉兮心绝望
沈砚辞和帝洛忙着处理沈砚池坠崖引发的一系列后续事宜,包括安抚秦王宫上下、应对朝中各方问询,以及商讨如何处置林府。趁此间隙,沈砚池在几个心腹小厮的搀扶下,一瘸一拐地来到了摄政王府的地牢。
地牢里阴暗潮湿,弥漫着一股腐臭的味道。林婉兮被关在角落的牢房中,身上的衣物又脏又破,头发凌乱地披散着。她听到脚步声,抬起头,看到沈砚池得意洋洋地站在牢门前。
沈砚池嘴角勾起一抹嘲讽的笑容,说道:“林婉兮,看看你现在这副狼狈的样子。要是你早放下对帝洛的执念,也不会落到如此下场。”林婉兮眼中闪过一丝愤怒,挣扎着起身,冲到牢门前,喊道:“沈砚池,你这个阴险小人!明明是你设局害我,你为何要如此陷害我?”
沈砚池却不慌不忙,故作无辜地说:“林姐姐,你可不要血口喷人。大家都看到是你把我推下悬崖的,你再怎么狡辩也没用。”林婉兮气得浑身发抖,她指着沈砚池说:“你以为你能得逞吗?善恶终有报,你做了这么多坏事,迟早会遭报应的!”
沈砚池听后,不仅没有生气,反而哈哈大笑起来,笑声在阴森的地牢里回荡,显得格外诡异。“报应?我看你是不见棺材不落泪。现在帝洛哥哥和我哥哥都认定是你害了我,你觉得你还有翻身的机会吗?”沈砚池凑近牢房,压低声音说:“等我哥哥和帝洛哥哥处置了林府,我倒要看看,你还能拿什么跟我斗。”
林婉兮心中充满了绝望,但她依然倔强地挺直了腰杆,说道:“就算我死,也不会让你这种小人好过。我相信,总有一天,真相会大白于天下。”沈砚池不屑地哼了一声,转身准备离开,边走边说:“那你就慢慢等着真相大白吧,不过,怕是没机会了。”看着沈砚池离去的背影,林婉兮无力地瘫倒在地,泪水无声地滑落,心中对帝洛的失望和对沈砚池的恨意交织在一起,让她的心仿佛被撕裂一般疼痛。
第四十八章:林家倾颓灭,双雄溺池儿
在沈砚池的添油加醋与众人所谓“亲眼所见”的“铁证”之下,沈砚辞与帝洛联手,以林婉兮蓄意谋害秦王宫小公子沈砚池为由,向皇帝奏明此事。皇帝本就对镇远大将军林正豪手握重兵有所忌惮,此番听闻林家女如此恶行,当即下旨,褫夺林正豪一切官职爵位,抄家灭族。
一时间,林府上下哭声震天。官兵如狼似虎地闯入,将林家老小一一拿下,金银财宝、古玩字画被搜刮殆尽。林正豪夫妇看着往日繁华的府邸瞬间破败,满心悲戚与不甘,却也无力回天。林婉兮在牢中得知家族覆灭的消息,万念俱灰,唯有泪千行,她知道,这一切皆是沈砚池的阴谋得逞,而自己却无力阻止。
林家覆灭后,沈砚辞与帝洛将全部的心力都倾注在沈砚池身上。沈砚池被安置在秦王宫最奢华舒适的院落,太医们每日定时前来为他检查伤势、换药敷药,小心翼翼地照料着,生怕留下一丝疤痕。
沈砚辞只要一有空,便会守在沈砚池身边,亲自喂他吃饭、陪他玩耍。他会为沈砚池搜罗天下间各种新奇有趣的玩意儿,无论是能在空中飞翔的精巧风筝,还是用纯金打造的栩栩如生的小动物摆件,只要沈砚池看上一眼,沈砚辞都会想尽办法弄来。有一次,沈砚池无意间提起想吃南方进贡的荔枝,沈砚辞不惜耗费重金,派人快马加鞭,日夜兼程,从千里之外运来新鲜荔枝,只为博沈砚池一笑。
帝洛同样对沈砚池关怀备至。他虽忙于摄政事务,但只要稍有闲暇,便会赶到秦王宫。他会耐心地给沈砚池讲述朝堂上的趣事,教他读书识字、习文弄墨。沈砚池对剑术表现出兴趣后,帝洛亲自挑选了王府中最顶尖的剑术师傅,每日指导沈砚池练习。而且,帝洛还会在旁仔细观看,稍有不对便亲自纠正,恨不得将自己的一身武艺倾囊相授。
在两人的溺爱之下,沈砚池越发恃宠而骄。他想要的东西,无论多么困难,都会想尽办法得到。整个秦王宫乃至摄政王府,都围绕着他一人转动,而他心中的欲望与野心,也在这无尽的宠爱中,悄然滋长……
第四十九章:池儿行乖张,宠溺至及冠
随着时光流转,沈砚池在沈砚辞和帝洛毫无节制的溺爱下,行为愈发离谱乖张。他时常在街市上纵马狂奔,丝毫不顾路人的死活,百姓们纷纷躲避,却敢怒不敢言。有一次,他瞧见街边一位卖艺女子容貌出众,便命手下强行将女子掳回秦王宫,只为了让她单独为自己表演。女子不从,沈砚池竟恼羞成怒,让人将其毒打一顿,扔出宫外,女子最终含恨而死。
还有一回,沈砚池听闻某富商家中有一颗稀世明珠,便上门索要。富商不肯,沈砚池便诬陷其私通敌国,派兵将富商全家抄斩,那颗明珠自然也就落入了他的手中。他把玩着明珠,脸上满是得意,丝毫没有对自己所作所为的愧疚。
然而,沈砚辞和帝洛即便听闻这些事,也只是略微责备几句,转头依旧对沈砚池百般宠溺。沈砚辞觉得沈砚池年纪尚小,爱玩闹些也属正常,等长大懂事就好了。帝洛则认为沈砚池自幼失去父母,这些行为不过是内心缺乏安全感的表现,只要给予更多的关爱,他总会走上正途。
日子就在这样的纵容中一天天过去,很快便到了沈砚池及冠之年。秦王宫为此大摆筵席,朝中大臣纷纷前来祝贺,场面极其盛大。沈砚池身着华丽的冠服,头戴紫金冠,容光焕发。沈砚辞和帝洛站在他身旁,眼中满是欣慰与自豪。
及冠礼上,沈砚池按照礼仪完成各项流程,接受众人的祝福与参拜。礼成后,沈砚辞拉着沈砚池的手,笑着说:“池儿,如今你已成年,往后定要更加稳重,为皇室增光。”帝洛也在一旁点头,说道:“小公子及冠,当有一番作为,若有需要,本王定全力支持。”沈砚池嘴角上扬,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狡黠,恭敬地说道:“多谢哥哥和摄政王殿下的教导与关爱,砚池定不会让你们失望。”但谁也不知道,在这看似谦逊的话语背后,沈砚池又在谋划着怎样更大的阴谋,而他在溺爱中膨胀的野心,又将把这朝堂与后宫搅弄成何种模样……
第五十章:池儿成娇客,权场绽“交际”花
沈砚池及冠之后,凭借着沈砚辞和帝洛的权势庇佑,以及自身那张能言善道的巧嘴,如同一只灵活狡黠的狐狸,迅速穿梭于京城权贵之间,摇身一变成为了京城社交场上的一朵“交际花”。
他每日周旋于各大府邸,与朝中高职位官员打得火热。户部尚书举办寿宴,沈砚池早早备下一份价值连城的寿礼,那是他花费数月时间,派人寻来的前朝名家所绘的山水长卷,据说此画曾为某位开国皇帝爱不释手。宴会上,沈砚池谈笑风生,对尚书大人的功绩大肆吹捧,言语间尽是尊崇与敬仰,哄得尚书大人眉开眼笑,直赞他懂事乖巧。此后,两人往来频繁,户部尚书时常在沈砚池面前透露一些朝廷财政机密,而沈砚池总是一脸认真地倾听,时不时还能提出些看似独到实则迎合的见解,让尚书大人越发觉得他聪慧过人。
吏部侍郎的公子新婚,沈砚池同样没有缺席。他精心挑选了一套西域进贡的珍稀香料作为贺礼,这香料香气独特,据说能助人安神醒脑,在京城极为罕见。婚礼上,沈砚池与吏部侍郎一家亲密无间,对侍郎公子的新婚之喜送上诸多吉祥美好的祝福,还拉着新郎官的手,像是多年的至交好友一般,大谈京城风月趣事,逗得众人哈哈大笑。凭借这一番举动,他成功与吏部侍郎建立起深厚联系,侍郎对他的印象从秦王宫受宠的小公子,转变为可堪结交的青年才俊。此后,关于官员任免调动的一些风声,沈砚池总能比旁人更早知晓。
就连禁军统领府上的家宴,沈砚池也能收到邀请。他深知统领喜好刀剑,特意寻来一把削铁如泥的宝剑相赠。在府上,沈砚池对刀剑之术发表了一番见解,虽多是些从帝洛那里听来的皮毛之谈,但在统领听来,一个贵胄子弟能对刀剑如此感兴趣且略知一二,也是难能可贵。一来二去,沈砚池与禁军统领称兄道弟,在禁军之中也渐渐有了几分影响力。
沈砚辞和帝洛看到沈砚池与这些高官们相处融洽,只道他是在为日后的发展积累人脉,心中颇为欣慰,丝毫未察觉到沈砚池在这频繁的交际中,正悄然编织着一张属于自己的权力大网,而这张大网,正缓缓朝着整个朝堂笼罩而去……
第五十一章:池儿藏帝梦,暗结党羽谋
沈砚池在京城权贵间游刃有余地穿梭,心中那不可告人的帝王梦如野草般疯狂生长。他深知,以沈砚辞和帝洛对当今皇室的忠诚,必定不会支持他那大逆不道的想法。于是,这个心思深沉的年轻人,将目光投向了两人手下的亲信。
沈砚辞麾下有一名心腹谋士,名叫苏哲,此人足智多谋,在秦王宫出谋划策多年,深得沈砚辞的信赖。沈砚池先是多次邀请苏哲到自己的别院小聚,每次都准备了山珍海味、美酒佳酿。起初,苏哲对沈砚池的邀约心存疑虑,但盛情难却,还是赴宴了。宴会上,沈砚池对苏哲的智谋赞不绝口,不断请教一些治国理政的方略,苏哲出于礼貌,也耐心解答。沈砚池则一边倾听,一边不住点头,眼神中透露出真诚的敬佩。几次下来,苏哲渐渐放下防备,与沈砚池交谈也愈发深入。
沈砚池找准时机,有一次趁着酒兴,隐晦地表达了自己对当前朝政的一些“独到见解”,暗示当今圣上并非雄才大略之主,若有贤能取而代之,或许能让天下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苏哲听后,心中一惊,但沈砚池巧妙地将话题引开,装作酒后失言,苏哲虽有所警惕,但沈砚池平日里在他面前表现出的谦逊好学,让他又不禁思考沈砚池话语中的深意。此后,沈砚池时常与苏哲探讨类似话题,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苏哲的想法。
而在帝洛这边,他的亲卫统领萧逸,是个重情重义之人。沈砚池了解到萧逸家中老母常年卧病在床,便暗中派人寻来京城最好的郎中为其诊治,还送上了无数珍贵的药材。萧逸得知后,对沈砚池的善举感激不已。沈砚池趁机接近萧逸,与他称兄道弟,表达自己对帝洛的忠心,同时有意无意地提及对未来朝堂走向的担忧,暗示若能有更强大的力量掌控局势,对帝洛的摄政大业也有好处。萧逸本就对沈砚池的帮助心怀感恩,加上沈砚池言辞恳切,渐渐地,对沈砚池的话也上了心。
沈砚池就这样,如一只隐秘的蜘蛛,悄无声息地在沈砚辞和帝洛的势力范围内,与他们的手下亲信拉近关系,试图在这些亲信心中种下背叛的种子,为自己那遥不可及却又无比炽热的帝王梦,暗暗积攒着力量。而浑然不知的沈砚辞和帝洛,依旧沉浸在对沈砚池成长的欣慰之中,丝毫没有察觉到,一场悄然酝酿的风暴,正缓缓朝着他们袭来……
第五十二章:宠溺蒙慧眼,夸赞助欲萌
沈砚辞和帝洛看着沈砚池与自己的心腹们相处得日益融洽,心中满是欢喜,溺爱之情更是有增无减。
一日,沈砚辞在王府书房与苏哲商讨要事,沈砚池像往常一样,蹦蹦跳跳地进来,笑着与苏哲打招呼:“苏先生,又在帮哥哥出谋划策呀。”苏哲起身回礼,沈砚辞看着弟弟与自己谋士之间这般熟稔,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说道:“池儿如今与苏先生相处得如此和睦,真是难得。苏先生足智多谋,池儿你若能多向苏先生讨教,日后必能大有长进。”沈砚池乖巧地点点头,说道:“哥哥放心,砚池一直将苏先生视为良师益友,苏先生的教诲,砚池都铭记于心呢。”苏哲也连忙说道:“小公子聪慧过人,与小公子交流,在下也受益良多。”沈砚辞听后,更是笑得合不拢嘴,对沈砚池的表现赞不绝口,还赏赐了苏哲不少金银珠宝,以表对他与沈砚池友好相处的嘉奖。
与此同时,在摄政王府的校场上,帝洛正与萧逸一同检视亲卫训练。沈砚池骑着一匹白马,悠悠地过来,远远就喊道:“摄政王殿下,萧统领,你们在练兵呀。”帝洛转身,看到沈砚池,眼中满是宠溺,说道:“池儿,今日怎么有空到这儿来了?”沈砚池笑着下马,走到帝洛身边,说道:“听闻殿下与萧统领练兵辛苦,砚池特来看看。萧统领练兵有方,亲卫们个个英姿飒爽,不愧是殿下的精锐之师。”萧逸连忙抱拳说道:“小公子谬赞了,都是殿下教导有方。”帝洛看着沈砚池与萧逸交谈甚欢,心中十分高兴,说道:“池儿对军事也感兴趣?萧逸是军中难得的人才,你若想学,尽管向他请教。”沈砚池兴奋地说:“真的吗?那太好了,砚池日后还望萧统领多多指点。”帝洛拍拍沈砚池的肩膀,笑着说:“哈哈,那是自然。萧逸,你可要好好教导小公子。”萧逸领命,沈砚池则在一旁,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得意。
沈砚辞和帝洛沉浸在沈砚池与亲信们和谐相处的表象中,满心以为弟弟是在积极上进,拓展人脉,为未来的发展做准备。他们对沈砚池的宠溺如同厚厚的迷雾,遮蔽了他们的双眼,让他们丝毫没有察觉到沈砚池隐藏在笑容背后的勃勃野心。而沈砚池,在这不断的夸赞与纵容之下,心中的帝王梦愈发膨胀,他加快了暗中谋划的脚步,一场惊心动魄的风云变幻,正悄然在这看似平静的朝堂之下涌动……
第五十三章:池儿谋宫变,悄换帝王人
沈砚池看着自己精心绘制的人脉分布图,上面密密麻麻的线条和标注,宛如他编织的一张庞大而缜密的网,如今这张网已足够结实,他觉得时机已然成熟,一场颠覆朝堂的大戏即将拉开帷幕。
他首先将目标锁定在皇宫内侍省。内侍省负责宫廷内的诸多杂务,与皇帝的起居生活息息相关,若能掌控这里,便能对皇帝的一举一动了如指掌。沈砚池买通了内侍省的一位管事太监,此人在宫中多年,深谙其中门道。通过他,沈砚池将自己的心腹安插进内侍省。这些心腹都是他精心挑选、暗中培养的,对他忠心耿耿。他们初入宫时,谨小慎微,默默观察局势,逐步熟悉宫内的规矩和人员往来。
接着,沈砚池又把目光投向了皇帝的近身侍卫。侍卫统领与沈砚池此前通过几次宴饮,已有交情。沈砚池对他许以重金和高官厚禄,又以各种巧妙的说辞暗示他,跟随自己将有更远大的前程。侍卫统领在利益和诱惑面前,渐渐动摇。在他的运作下,部分侍卫被替换成沈砚池的人。这些新上任的侍卫表面上依旧保持着忠诚的模样,每日在皇帝身边站岗巡逻,却在暗中等待沈砚池的指令。
而对于皇帝最为信任的贴身太监,沈砚池则采用了更为迂回的手段。他得知这位太监有个不成器的侄子,在京城中惹是生非。沈砚池先是命人将其侄子犯下的罪行收集起来,然后找到太监,向他透露这些事,并表示自己可以帮忙摆平,条件是让他在皇帝身边为自己传递消息。太监为了保住侄子,无奈之下只好答应。从此,皇帝的一言一行,通过这个太监,源源不断地传入沈砚池的耳中。
随着沈砚池在皇宫内的势力逐渐渗透,皇帝身边几乎到处都是他的人。整个皇宫看似平静,实则已悄然落入沈砚池的掌控之中。他站在秦王宫的楼阁之上,俯瞰着京城,眼中闪烁着野心勃勃的光芒,仿佛那至高无上的皇位已近在咫尺。而毫不知情的皇帝,依旧在自己的宫殿中处理政务,对身边潜藏的巨大危机浑然不觉。沈砚辞和帝洛,也还沉浸在对沈砚池的宠溺与信任之中,丝毫没有料到,一场足以改变整个王朝命运的风暴,即将以雷霆之势爆发……
第五十四章:池儿施善举,宠溺再升级
沈砚池深知,想要顺利实现自己的帝王梦,除了在朝堂和皇宫内部安插势力,还需赢得民心。见一切准备妥当,他开始在京城内外大肆做起好事来,事无巨细,皆用心为之。
清晨,京城的粥铺前总会出现沈砚池的身影。他亲自指挥下人,架起几口大锅,熬煮浓稠的米粥,免费分发给城中的穷苦百姓。看着那些衣衫褴褛的人们捧着热气腾腾的粥碗,脸上露出感激的神情,沈砚池总会露出温和的笑容,还不时上前询问他们的生活状况,叮嘱他们有困难可以到秦王宫找他。
街道上,若有谁家房屋年久失修,沈砚池便会派人送去砖瓦木料,还安排工匠帮忙修缮。遇到孤寡老人,他会送上米面粮油,关切地询问老人的饮食起居,甚至会陪老人聊上一会儿天,听他们讲述往昔的故事。他的这些举动,很快传遍了京城的大街小巷,百姓们对这位秦王宫的小公子赞不绝口,纷纷称他为“活菩萨”。
沈砚池还关注到了京城的学子。他出资扩建了书院,购置了大量珍贵的书籍,供学子们借阅学习。对于那些家境贫寒但有学识的学子,他更是慷慨解囊,资助他们的学业,还承诺会为他们举荐前程。一时间,沈砚池在文人学子中也赢得了极高的声誉。
沈砚辞和帝洛听闻沈砚池这些善举后,对他的夸赞简直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沈砚辞满脸自豪地对身边人说:“我这弟弟,心地如此善良,又懂得为百姓着想,实乃我秦王宫之幸,也是这天下百姓之福啊。”帝洛也不住点头,赞叹道:“小公子年纪轻轻,就有这般胸怀与作为,日后必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两人对沈砚池的溺爱愈发深厚,不仅赏赐了他许多奇珍异宝,还在朝堂上对他的善举大肆宣扬,让众大臣纷纷效仿。
然而,他们都没有看到,沈砚池在这些善举背后隐藏的真正目的。他所做的一切,不过是为了给自己的帝王之路铺上一层厚厚的民意基石,让自己在登上皇位时,能获得更多的支持与拥护。而在这一片赞誉声中,沈砚池的野心也如烈火般越烧越旺,他距离自己的目标又近了一步,一场改变王朝命运的风暴,正裹挟着他日益膨胀的野心,在看似祥和的表象下,悄然逼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