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重新躺下,闭上眼睛。
身体的疲惫如同潮水般涌来,但我知道,现在还不是休息的时候。
太庙的仪式或许暂时平息了眼前的危机,但真正的风暴,恐怕才刚刚开始酝酿。
那个所谓的“念慈皇子”还未露面。
朝堂上的暗流尚未平息,推行新政的阻力重重。
还有那个疯癫的太后和底细不明的魏青风……前路漫漫,挑战一个接一个。
我需要尽快恢复精力,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去应对接下来的一切。
大周的命运,如今系于我一身,我不能倒下,也绝不会倒下。
在寝宫休养了三日,我才勉强恢复了些元气。
那场诡异的仪式仿佛抽走了我大半的精力。
不仅是身体上的虚弱,精神上的疲惫更是难以言喻。
腹中的寂静仍在持续,那种空荡荡的感觉让我时常下意识地抚摸小腹。
试图捕捉到一丝生命的迹象,却始终一无所获。
这让我心头的不安如同藤蔓般悄然滋长。
身体稍有好转,我便重新开始处理政务。
承乾殿的早朝,气氛比之前更加微妙。
太庙仪式的事情虽然被我下了封口令,但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
耗费巨资请一个来历不明的术士作法,终究引来了不少非议。
“启禀太后娘娘,”御史大夫张承言颤巍巍地出列。
他年纪虽老,声音却依旧洪亮,带着一股文人的执拗。
“臣听闻日前娘娘于太庙行非常之事,耗费国帑甚巨。太庙乃皇家祭祀重地,岂容术士亵渎?”
“且国库本就空虚,新政推行在即,处处需要用钱,如此铺张,恐寒天下百姓之心啊!请娘娘三思!”
这张老头,是前朝留下的老臣,出了名的犟骨头,认死理。
他一开口,立刻有几个附和他观点的言官站了出来。
纷纷表示担忧,言辞虽然委婉,但矛头直指我信任术士、挥霍国库。
我坐在龙椅上,面色平静地听着他们的谏言,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扶手上的龙纹。
我知道,这是他们对我的试探,也是对新政的变相阻挠。
“张大人所言,不无道理。”
我缓缓开口,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遍了大殿。
“国库空虚,本宫比谁都清楚。正因如此,本宫才要推行新政,开源节流,富国强民。”
我的目光扫过下面站着的官员,语气加重了几分:
“至于太庙之事,乃是为祛除宫闱妖邪,安定社稷。”
“此事关乎国运,耗费再大,亦在所不惜。”
“诸位爱卿身为朝廷栋梁,当以国事为重,而非拘泥于细枝末节,更不应听信坊间流言,妄加猜测。”
我顿了顿,眼神变得锐利:
“本宫知道,新政推行,会触及一些人的利益。”
“但为了大周的长治久安,为了黎民百姓的福祉,本宫决心已定,任何阻挠,本宫绝不姑息!李统领!”
“末将在!”李肃立刻上前一步,盔甲碰撞发出铿锵之声。
“传本宫懿旨,”我看着那些脸色微变的官员,一字一句道,
“新政各项条令,即刻颁行天下。各部衙门务必通力协作,不得有误!”
“若有阳奉阴违、怠政懒政者,一经查实,严惩不贷!”
“末将遵旨!”李肃洪亮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张承言张了张嘴,似乎还想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