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现代小说 > 咏叹调组
本书标签: 现代  青春  音乐 

第12章 潮声

咏叹调组

夕阳将海面染成熔金般的橙红,吴晓萱踩着浪花倒退着走,细沙随着潮水从脚趾缝间溜走。她忽然转身指向天际:“快看!云彩变成粉紫色了,像不像沈亦上次给《四重奏》加的渐变色灯光?”

林昕赤脚坐在沙滩上,任由浪花轻吻脚踝。她膝头摊着歌词本,笔尖在“潮声”二字旁画了朵浪花:“比灯光更温柔。你看云层边缘的晕染,像不像苏玉泽新编的吉他泛音?”

被点名的少年正蹲在浅滩边,手指浸在海水里拨弄看不见的琴弦。闻言抬头,湿漉漉的刘海下眼睛弯成月牙:“其实我在模拟涨潮的韵律,你们听——”他忽然抬手,带起一串晶莹的水珠,指尖弹动的节奏竟与涌浪声完美契合。

沈亦摘下被海雾蒙住的金丝眼镜,难得露出轻松的笑意:“每分钟63拍,比晨间的潮汐慢九拍,更适合即兴爵士改编。”他变魔术般从防水包里掏出迷你键盘,放在礁石上试了个慵懒的和弦。

“停停停!”吴晓萱扑过来按住琴键,贝壳手链叮咚作响,“说好今天不聊专业,只聊人生!”她变戏法似的从保温箱掏出四杯芒果冰沙,杯壁凝结的水珠在暮色中像坠落的星星。

四人围坐在渐渐冷却的沙滩上。林昕抿着冰沙,忽然发现沈亦的衬衫袖口绣着极小的五线谱纹样。察觉到她的目光,沈亦不自然地扯了扯袖子:“母亲绣的。她总说音乐是缝在生活里的针脚。”

“我妈妈是小学音乐老师,”苏玉泽摩挲着吉他侧板的刻痕,“这把吉他是她用三个月工资买的。当时我说学民谣就好,她偏要买古典吉他——”他即兴弹了段《爱的罗曼史》,海风将旋律揉碎在浪声里。

吴晓萱晃着脚丫在沙上画音符:“我爸是建筑工程师,但他书房藏着整套黑胶唱片。小时候他总骗我说混凝土搅拌声是另类打击乐。”她突然跳起来模仿父亲推眼镜的动作,逗得林昕呛出芒果粒。

潮水漫过林昕的小腿,她望着海天交界处最后一缕金边:“妈妈常说,唱歌时要想象声音是穿过身体的海风。以前不懂,现在……”她轻轻哼起《夜莺之歌》的片段,远处归巢的海鸟应和着盘旋。

沈亦忽然起身走向潮水,黑色剪影融进暮色。再回来时,掌心里躺着四枚同心圆纹路的贝壳:“涨潮时它们会跟着水流旋转,像不像《四重奏》的轮唱设计?”月光落在他的侧脸,镜片后的眸光比平日柔软许多。

吴晓萱抢过贝壳对着月光端详:“这圈纹路是我的女高音,螺旋纹是林昕的主旋律!”她突发奇想把贝壳贴在苏玉泽吉他面板上,“快听!海浪的混响加成!”

夜渐深时,他们用荧光棒在沙滩上画出巨型五线谱。苏玉泽的吉他淌出《月光》的旋律,吴晓萱追着发光的浪花踩出切分节奏,林昕在星谱间写下零散的诗句,沈亦的即兴和弦成了贯穿始终的低音部。

当北斗七星升到头顶,四人并排躺在尚存余温的沙滩上。吴晓萱戳了戳沈亦的胳膊:“说真的,你当初为什么选择钢琴?”

“七岁那年路过琴行,以为黑白键是巧克力排块。”沈亦一本正经的回答激起三串笑声,惊飞了礁石上打盹的白鹭。

潮起潮落间,林昕轻声说起母亲教她识谱的夏夜,蝉鸣与老电扇的吱呀都是天然节拍器。苏玉泽分享第一次登台的糗事——把《欢乐颂》弹成布鲁斯版,吴晓萱则坦白曾把声乐课的呼吸练习用在吹泡泡糖比赛。

月光在海面铺就碎银之路,沈亦忽然坐起身:“该回去了。”

“再等一首歌的时间!”吴晓萱耍赖地抓住他的衣角。

“那就即兴创作吧。”林昕将写满字的沙滩页撕下,“词有了,曲呢?”

四个声音在海风中交织成新的旋律。没有乐谱,没有编排,吉他与键盘的对话间穿插着即兴哼唱,吴晓萱用铃铛手链打起拍子。当最后个音符融进潮声,远方灯塔恰好划过一道光,像天空落下的休止符。

返程路上,林昕发现沈亦悄悄将那片写满歌词的沙页夹进琴谱。月光透过车窗在他侧脸流淌,她忽然看清那袖口的五线谱上绣着极小的一行字:**音乐是灵魂的海岸线**。

咸涩的海风追着车尾灯奔跑,后备箱里苏玉泽的吉他随着颠簸轻轻震颤。吴晓萱歪在副驾驶睡得香甜,手里还攥着那枚会唱歌的贝壳。此刻没有人提起明天的排练,没有讨论新专辑企划,只有潮声在记忆里一遍遍重播这个夜晚——原来褪去舞台光环的他们,本就是最动人的和声。

上一章 第11章 星光下的约定 咏叹调组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13章 都市与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