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休息室,冷气无声地输送着恒定的凉意。
檀健次坐在单人沙发里,趁着拍摄转场的短暂间隙,摸出了私人手机。
指尖熟练地解锁,点开那个界面简洁的“涂鸦空间”应用。
小号“JC”的图标安静地躺在角落。
几乎是瞬间,一条新消息提示就弹了出来。
来自“MoMoLin”。
感叹号多到几乎要溢出屏幕,后面跟着一张打了厚码的截图。
【爹!!我入围了!!!】
檀健次指尖微动,点开了那个熟悉的ID主页。
最新上传的作品映入眼帘,正是那幅参赛稿。
灯光下,屏幕里的画面色彩饱满,构图完整,细节处理也远超之前的稚嫩。
和他预想的一致。
经过那几次看似随意的“点拨”,加上她自身的琢磨,这幅画的完成度确实够得上商业门槛了。
一种微妙的感觉在心底蔓延开。
不同于舞台上的光芒万丈,也不同于镜头前的精准演绎。
更像是在玩一个单机养成游戏。
无意中发现了一个带着原始天赋、却装备简陋的“小号”。
随手丢了几本“秘籍”,提供了点方向。
现在,这个小号靠着这点攻略,加上自身的努力,磕磕绊绊打过了新手村外的第一个小Boss。
爆出了一件属性还算不错的“新手装备”——商业合作机会。
这种旁观者式的、带着掌控感的满足,出乎意料地熨帖。
檀健次嘴角几不可察地向上弯了那么一丝。
他想起最初看到“MoMoLin”那些画稿时的印象。
灵气是有的,但技巧粗糙,像一块未经雕琢的原石。
也记得她偶尔在动态里,用轻松语气吐槽的拮据生活,还有字里行间对画画近乎执拗的坚持。
他欣赏她的潜力。
更欣赏那股在泥泞里,依然仰望星空的韧性。
手指悬在屏幕上方,并未立刻敲下回复。
林墨此刻的狂喜,几乎能穿透屏幕。
JC的人设是高冷、专业、言简意赅。
回复需要斟酌。
既要符合这个虚拟身份,也要传递出恰当的信号。
片刻后,他才缓缓打字。
“不错。”
停顿了一下。
又加上三个字。
“继续努力。”
没有标点,没有多余的情绪词。
一如既往的“JC”风格。
带着一种微妙的、居高临下的肯定,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期许。
点击发送。
他随即退出了JC的账号,将手机屏幕按熄,随手放在了一旁的矮桌上。
休息室的门被轻轻推开。
经纪人走了进来,手里拿着行程表。
“阿次,下一个场景准备好了,我们对一下流程……”
檀健次抬起眼,神色已经恢复了一贯的专注与平静。
仿佛刚才那个登录小号、回复陌生网友的人,只是短暂出现的幻影。
他又变回了那个高效、专业、无懈可击的顶流艺人檀健次。
经纪人一边汇报着工作细节,一边不经意地瞥了檀健次一眼。
奇怪。
错觉吗?
总觉得今天檀健次周身的气压,似乎比平时松弛了那么一点点。
处理起工作细节,好像也更顺了一些。
大概是前几天的舞台反馈特别好,心情不错吧。
经纪人没再多想,很快将注意力转回了工作本身。
无人知晓。
就在刚才那短短几分钟里。
“MoMoLin”这个ID,在檀健次的心中,悄然完成了权重的升级。
从“一个有点天赋、偶尔关注的画手”。
变成了“一个值得投入些许精力、持续观察、并能带来正向反馈的‘养成系’目标”。
一个模糊的念头闪过脑海。
后续,或许可以在其他方面……比如商业项目的基本流程?版权的坑?
甚至……在合适的时机,提供一些微不足道的资源倾斜?
但这念头只是一闪而逝。
现在还太早。
他重新聚焦于眼前的行程表,目光锐利,不带一丝杂念。
屏幕另一端,林墨几乎是把那简短的六个字看了又看,指尖反复摩挲着冰凉的屏幕边缘。
“不错。”
“继续努力。”
仿佛带着某种魔力,每一个字都精准地敲打在她紧绷的心弦上。
狂喜过后,一种更复杂的情绪悄然浮起。
JC的回应,一如既往地简练,带着一种高高在上的专业感。
但现在,这简练背后,似乎叠加上了檀健次的影子。
那个在舞台上光芒四射,在采访中应对自如的顶流。
他会是怎样看待自己那些粗糙的画稿,那些偶尔脱线的吐槽?
林墨深吸一口气,感觉心脏跳得有些失序。
“爹”啊。
这个玩笑般的称呼,此刻在她心里沉甸甸的,多了几分真实的敬畏。
她甚至开始回想自己以前和JC的聊天记录,有没有哪句话过于“放肆”了?
那些关于甲方奇葩要求的吐槽,那些对拮据生活的自嘲……会不会显得很上不了台面?
指尖悬在输入框上方,迟迟没有落下。
该怎么回复?
既要表达感激,又不能显得太谄媚。
既要保持以往的轻松,又不能失了分寸。
她删删改改,斟酌着每一个字眼。
最终,她小心翼翼地敲下一行字。
“谢谢JC大大!我会的!握拳.jpg”
发送。
她盯着屏幕,仿佛能看到檀健次那张没什么表情的脸。
他会觉得这个表情包很幼稚吗?
林墨捂住了脸,感觉有点热。
这种感觉太奇怪了。
像是在和自己的偶像发私信,却又披着一层“技术交流”的马甲。
她知道他是谁。
他……大概率也猜到了她是谁。
但两人都默契地维持着“JC”与“MoMoLin”的身份。
这层薄薄的窗户纸,谁也不敢先捅破。
林墨有时会忍不住想试探。
比如,在分享某个绘画圈的新瓜时,她会状似不经意地加一句。
“感觉这些八卦离JC大大这种级别应该很遥远吧?我们小透明瞎起哄而已,嘿嘿。”
JC的回复通常很淡。
“专注作品。”
或者干脆只回一个“嗯”。
模棱两可,滴水不漏。
既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
完美符合JC那个不食人间烟火、只关心专业本身的人设。
林墨看着回复,心里像是有只小猫在挠。
他到底知不知道?
他是不是在刻意回避?
每天对着电脑屏幕上那个惜字如金的JC,再看看手机推送里那个光芒万丈的檀健次,林墨觉得自己像在演一出荒诞的默剧。
观众只有两个。
她自己,和可能也在“观看”的檀健次。
这种拉扯感让她既兴奋又疲惫。
但她不敢停下来。
她害怕。
害怕一旦挑明,这份来之不易的联系就会中断。
JC檀健次会因为顾忌身份,或者觉得麻烦,而彻底消失在她的“涂鸦空间”里。
那她不仅会失去一个宝贵的导师,更会失去那份微妙的精神支撑。
甚至,可能还有潜在的“物质”支持——比如这次的商业合作机会。
这是她无论如何都不能承受的损失。
所以,即使内心戏翻江倒海,她在与JC的互动中,依然努力扮演着那个有点沙雕、但对绘画无比热忱的MoMoLin。
遇到绘画技巧上的瓶颈,她还是会第一时间截图发给JC请教。
接到商业合作方的初步沟通邮件,她还是会紧张地把要点整理好,发给JC寻求建议。
对JC的依赖,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渗透到了她创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
而檀健次,也在不动声色地观察着。
他看着MoMoLin从最初那个技巧粗糙、全凭灵气的画手,一点点打磨掉棱角,线条变得更流畅,色彩运用也开始有了章法。
他看着她在线上嘻嘻哈哈,分享着各种沙雕日常,却在面对画稿时展现出惊人的专注和韧性。
她的进步,比他预想的要快。
这种旁观一个灵魂在热爱的事物上闪闪发光的过程,对他而言,竟成了一种独特的解压方式。
像是在喧嚣复杂的娱乐圈之外,开辟了一个安静的、只属于自己的角落。
这个角落里,没有闪光灯,没有剧本,只有一个认真画画的女孩,和一个扮演着“导师”角色的他。
两人都小心翼翼地维护着这个脆弱的平衡。
走在名为“秘密”的钢丝上。
林墨偶尔会控制不住地胡思乱想。
万一……万一哪天JC的马甲掉了怎么办?
被其他画手发现?或者被檀健次的粉丝扒出来?
再或者,被檀健次身边的人知道,他在网上和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画手“聊得火热”?
后果不堪设想。
她甩甩头,不敢再深思下去。
只能祈祷,这根钢丝能一直稳稳地延伸下去。
至少,在她能真正独立站稳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