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花纷飞的季节,我坐在图书馆靠窗的位置,笔尖在笔记本上机械地划动着。
大三下学期的课程比预想中更加繁重,接连数日的阴雨让整个校园都笼罩在一片潮湿的氤氲之中。
今日难得放晴,阳光透过玻璃窗洒落下来,在桌面上投下一片温暖的光斑,那微弱的热度仿佛驱散了连日来的沉闷与倦意。
我轻轻揉了揉酸涩的眼眶,缓缓抬起头,将目光投向窗外。
柔和的春光里,粉白的樱花瓣随风起舞,打着旋儿缓缓飘落,仿佛一场静谧而温柔的雪。
就在这漫天飞舞的花雨中,一个熟悉的身影毫无预兆地撞入了我的视线——
他站在那里,身姿修长,微卷的黑发在风中轻扬。
那张侧脸,下颌线条干净利落,鼻梁高挺如昔,长长的睫毛在眼睑下投下一片淡淡的阴影。
他正与物理系的教授交谈着什么,眉宇间浮现出我记忆深处那种专注而认真的神情,竟让人一时移不开目光……
手中的笔“啪嗒”一声掉在桌上,我猛地低下头,心脏在胸腔里疯狂跳动,仿佛要撞断肋骨逃出来。
不可能,怎么会是他?他不是应该去了北方的大学吗?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我悄然再度抬起眼,窗外却已不见那个熟悉的身影。
或许是看错了——我这般安慰自己。
三年了,整整三年没有任何联系,他怎会毫无征兆地出现在我的大学里?
收拾好书本,迈出图书馆的瞬间,夕阳的余晖早已将半边天际染成绯红。
我决定绕道去校外的便利店买些食物,顺便让这阵莫名涌动的情绪在晚风中渐渐平息。
便利店的自动门刚打开,我就僵在了原地。
冷藏柜前,那个熟悉的身影正弯腰挑选饮料。
这次距离近得不容错认——确实是他,我父亲再婚对象的儿子,我名义上的“弟弟”。
他似乎觉察到了我的注视,缓缓转过头来。
就在这一刻,时间仿佛被按下了暂停键,他的双眸微微睁大,手中的饮料险些脱手坠地。
“姐……姐姐?”他犹豫着出声,嗓音比记忆中低沉了几分,却依旧裹挟着那股令我心头微颤的温柔。
我张了张嘴,却发不出声音。
高中毕业后我刻意切断了和他的所有联系,连他考上哪所大学都不知道。
如今他突然出现在面前,我竟不知该如何面对。
“好久不见。”最终我只能挤出这句干巴巴的问候。
他看起来长高了不少,肩膀也宽了,简单的白T恤和牛仔裤勾勒出挺拔的身形。
那张曾经青涩的脸庞如今棱角分明,唯有眼睛还和以前一样,清澈得能映出我的倒影。
“你…在这所大学?”我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
他点点头:“嗯,这学期刚转来。”
顿了顿,又补充道:“物理系。”
物理系,和我同系。
我不知该说什么好,只能尴尬地点头。
我一时语塞,只剩下尴尬的点头回应。 空气如同被冻结了一般,厚重而沉闷。
横亘在我们之间的,不仅是三年的岁月长河,还有那些未曾启齿的话语、有意割断的联系,以及曾经短暂存在过却深埋于彼此心底的禁忌果实……
它们像影子般潜伏着,无声地拉扯着此刻脆弱的平衡。
“你住校外?”他看了眼我手中的购物篮。
“啊,是的,就在前面那个小区。”我指了指方向。
“我送你回去吧,天快黑了。”他自然地提议,就像高中时每次晚自习后那样。
我想拒绝,话到嘴边却变成了:”好。”
夕阳把我们的影子拉得很长,一前一后,保持着微妙的距离。
他走在我斜后方半步的位置,像以前一样,是个恰到好处的守护姿态。
“你怎么突然转来了?”我终于忍不住问道。
“原来的专业不太适合。”他的回答简短得可疑,“听说这里的物理系很好。”
“你…一个人来的?”
“嗯,我妈和叔叔都不知道。”他顿了顿,“我成年了,可以自己做决定。”
叔叔,他指的是我父亲。
这个称呼让我心头一颤,我们之间这种复杂的关系,曾经是那么令人困扰。
一路无言,直到我住的公寓楼下。
“我到了,谢谢。”我停下脚步。
他点点头,从口袋里掏出手机:“留个联系方式吧,毕竟...现在我们是校友了。”
我犹豫了一下,还是接过他的手机输入了自己的号码。
他的通讯录里我的名字还是三年前的备注,只是最后那个小小的爱心符号刺痛了我的眼睛。
“我发了我的号码给你。”他把手机收回去,“有事随时联系我。”
“好。”我轻声应道,转身走进楼道。
回到家,我靠在门上缓缓滑坐在地。
手机屏幕亮起,是一条新消息通知。我颤抖着手指点开,是一个好友申请,头像是一片星空。
是他。
我没有立即通过,只是盯着那个申请发呆。
窗外,最后一缕夕阳也隐没了,房间陷入昏暗。
三年前我亲手切断的联系,如今又摆在了面前。
那这一次,我该怎么做?
手机铃声突兀地响起时,我正对着那条好友申请发愣。
屏幕上“爸爸”两个字让我手指一颤,差点按了拒接。
“喂,爸?”我努力让声音听起来正常。
“闺女,吃饭了吗?”父亲的声音一如既往地洪亮,背景音里隐约能听到继母轻声提醒他小点声说话。
“还没,刚到家。”我蜷缩在沙发上,手指无意识地绕着发尾打转。
“你猜我今天遇到谁了?你们教授!就是你常提起的那位。”父亲的声音透着兴奋,“他说今年物理系转来一个特别优秀的学生,我一问名字,居然是小川!”
我的心跳漏了半拍。
小川,这个三年未曾说出口的名字,从父亲嘴里说出来,陌生又熟悉……
“噢,他…转到我们学校了?”我假装刚刚知道这个消息。
“是啊!这孩子,这么大的事也不跟家里商量。”父亲叹了口气,随即又高兴起来,“不过你们两个在一个学校也好,一家人嘛,互相可以有个照应,他刚转学过去,人生地不熟的,你多照顾着点。”
父亲说过的话像一根细小的刺,轻轻扎在心上。
“那他…为什么突然转学?”我试探着问。
“说是原来的专业不合适,你阿姨说啊,这孩子从小就倔,认定的事九头牛都拉不回。”父亲顿了顿,“对了,他应该联系你了吧?我上周就把你电话给他了。”
原来如此,便利店的偶遇,或许根本不是偶然。
“嗯,见过了。”我含糊地回答。
“那就好!你们俩高中的时候关系多好啊,后来不知道怎么生疏了。”父亲的声音里带着我熟悉的、对家庭和睦的渴望,“现在在一个学校,多联系联系,你阿姨也挺想你的,什么时候回家吃个饭?”
“等期中考试结束吧。”我随口应付着,目光又落回手机屏幕上。
挂断电话后,我走到窗前。
夜色已深,远处校园的灯光星星点点。
记忆不受控制地回到四年前,高一的那个下午——
那天父亲罕见地提前回家,脸上带着掩不住的喜色。
“闺女,爸爸要结婚了。”他搓着手,像个毛头小子,“她有个儿子,比你小两个月,以后我们四个就是一家人了。”
我愣在原地,手里的水杯差点掉在地上。
母亲去世五年,父亲一直单身,我早已习惯只有我们两人的家。
而现在,不仅要多一个继母,还要多一个“弟弟”?
第一次见到他们是在周末的家庭聚餐上,继母是个温婉的女人,说话轻声细语,看向父亲的眼神满是柔情。
而她身后,站着一个高瘦的男生,穿着整洁的白衬衫,黑色碎发微微遮住眼睛。
“这是小川。”继母温柔地推了推他,“叫姐姐。”
他抬起头,琥珀色的眼睛对上我的视线,又迅速移开。
“姐姐好。”声音很轻,却意外地好听。
就这样,我莫名其妙多了个弟弟。
虽然同龄,但他生日比我小两个月,按父亲的强烈要求,我们必须以姐弟相称。
起初的日子尴尬至极。
我们被安排在相邻的房间,共用一个卫生间,每天早上在走廊遇见,都像两个陌生人一样点头问好。
他话很少,总是安静地来去,像一只警惕的猫。
变化始于期中考试后。
继母发现他的物理成绩不理想,而我恰好是物理课代表。
“让小莉帮你补习吧?”她提议道,眼睛里闪烁着期待。
于是每周二、四晚上,我们被迫共处一室。
他学习时很专注,眉头微蹙,遇到难题时会无意识地咬笔帽。
我发现他虽然反应不快,但一旦理解就能举一反三。
而我讲题时,他能安静地听完整段解释,不会像其他男生一样急着打断。
“姐姐很擅长教人。”某天晚上,他突然说道。那时我们已经补习了一个月,这是除必要交流外他第一次主动开口。
我惊讶地抬头,正对上他的眼睛,台灯的光晕映在他的瞳孔里,像两簇小小的火焰。
“谢谢。”我莫名有些慌乱,“你学得也很快。”
他唇角微微上扬,露出我们认识以来的第一个笑容。
那一刻,有什么东西悄然改变了……
手机突然震动,打断了我的回忆。
是我的好姐妹发来的消息:“明天早课别忘了带实训报告!”
我回复了一个OK的手势,她立刻又发来一条:“你这两天怪怪的,该不会是恋爱了吧?”后面跟着一个坏笑的表情。
“没有啊,你胡说什么。”我快速打字否认。
“得了吧,昨天在食堂你盯着手机傻笑了三次,今天上课又走神被咱辅导员点名。”她发来个翻白眼的表情,“老实交代,哪个系的?”
我抿了抿嘴唇,犹豫了一会儿,只好回复:“我那个弟弟转学来我们学校了,你知道我说的是谁。”
聊天框显示“对方正在输入”持续了整整一分钟。
“就是你说的那个高中时在家偷偷谈恋爱的那个?”
“是,但也不算完全在谈吧,我也说不清楚。”我的脸颊微微发烫,说实话,就连我自己也说不清那时究竟算是什么状态。
暧昧?关系好?
只是在父亲、继母,还有一些外人眼中,我们的关系似乎显得过于亲密。
而这种其他人眼里过分的熟络,也正是当初我选择与他断联的原因……
“骗鬼呢,你当年提到他时的表情可不是这么说的。”闺蜜穷追不舍,“他现在长什么样?还像高中时那么帅吗?”
我没有立即回复。
帅吗?现在的他确实比高中时更加轮廓分明,肩膀宽了,声音也低沉了许多。
但最让我心慌的是,当他站在面前叫我“姐姐”时,那种熟悉又陌生的感觉。
“还好吧。”我最终回复道。
“啧啧,那就是非常帅了,什么时候带出来见见?”
“别搞我心态了。”我匆忙结束对话,“明天还有早八,我先睡了。”
放下手机,我又点开那条好友申请。
他的头像是一片深邃的星空,瞬间将我的思绪拉回到高中那个停电的夜晚。
我们俩爬上小区天台,躺在摇晃的木板上仰望天幕。
星星像是被撒落的钻石,熠熠生辉。
他忽然伸手指向北斗七星,语气坚定地说,他将来想研究天体物理。
我忍不住笑他太浪漫,他却一脸认真地回望我,说宇宙中有太多未解之谜,比如,为什么两个毫无关联的人会彼此吸引,会互相喜欢,甚至最终成为家人。
那双眼睛里映着星光,至今仍在我记忆深处闪烁。
指尖悬在“通过”按钮上方许久,最终轻轻点了下去。
几乎是同时,对话框上方显示“对方正在输入”。
一个温和的笑脸表情跳了出来,紧接着是一句:“还没睡?”
简单三个字,却让我的心跳加速。
我盯着屏幕,不知该如何回复。
三年前是我单方面切断了联系,如今该怎么解释?
正在犹豫时,他又发来一条:“明天有空吗?我们教授推荐了几本参考书,图书馆应该能借到。”
我想了想,最终打字:“上午有课,下午可以。”
“那下午两点图书馆见?”
“好。”我回复完,又鬼使神差地加了一句,“别迟到。”
发出去才意识到,这是高中时我常对他说的话。
每次我要帮他补习前,他总会在我们楼下的小卖部磨蹭几分钟,我就趴在窗口喊:“别迟到!”
他回了一个敬礼的表情:“遵命,姐姐。”
这个久违的称呼让我的眼眶突然发热。
我关掉手机,把自己埋进被子里。
脑海中浮现出他今天在便利店转身时,T恤下隐约可见的肩胛骨轮廓,还有那句低沉的“姐姐”。
三年了,我以为自己早已忘记那些心跳加速的瞬间。
原来它们只是被小心地藏了起来,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重新破土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