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幻想小说 > 梦痕搁浅
本书标签: 幻想  仙侠武侠  后面的剧情很离谱   

第181章:未成年人保护法

梦痕搁浅

首都皇宫里,五子棋拿起电话拨了出去。

“月月,我想弄个未成年人保护法,所有诸侯国必须都推广开。你通知一下白小米、玉琪和古月白霜那三个家伙。”

“行。”月月在那头应着。

五子棋接着说:“这法律是为了保护小孩子的,具体内容大概是这样——

这法是1991年定的,后来2006年、2012年、2020年和2024年又改了几次,现在用的是2020年改的版本,2021年6月1日开始用的,总共九章132条,核心是六大保护。

第一个是家庭保护,就是爹妈或者监护人得好好照顾孩子,给吃给喝,关心他们身体和心理,保证他们能上学,不能打骂、抛弃孩子,也不能逼着孩子辍学。

第二个学校保护,学校这些教育机构得根据孩子的特点做好保护,得有办法防止学生欺负人、性骚扰这些事,发现了就得赶紧报告,配合处理。

第三个社会保护,像一些团体、公司这些,得搞些对孩子好的活动和服务。居委会、村委会得有人专门管孩子保护的事。那些经常跟孩子打交道的单位招人时,得查查这人有没有违法犯罪记录,有的话不能录用。

第四个网络保护,就是保证孩子在网上的权益。国家会建一个统一的未成年人网络游戏身份认证系统,游戏公司得给游戏分年龄段,标上适合多大的孩子玩,而且不能在规定时间外给未成年人提供游戏服务。

第五个政府保护,各级政府得建个协调机制,把各部门的职责说清楚,要是孩子没人好好管,政府就得担起监护责任。

第六个司法保护,就是法院、检察院这些部门处理涉及孩子的案子时,得有特殊的程序和原则,保护孩子的权益。比如对待未成年的犯罪嫌疑人,要以教育、感化、挽救为主,惩罚是次要的。

总的来说,就是一切都得为了孩子好,给他们创造好的成长环境,这对社会和谐也很重要。”

“记住了。”月月说。

“先挂了,手机快没电了。”五子棋说着就要挂。

“你不是会发电吗?自己充一下不就行了。”月月打趣道。

“现在的手机还得用充电器!不是说工业革命吗?就革出这么个玩意儿!”五子棋骂了句。

“好了好了,别骂了。五子棋,啥时候一起洗澡啊?”

“行。”五子棋应了一声。

“老是让人来干这些事,肯定不行。白小米,你听着,我有个计划——搞个AI出来帮忙。研发AI不算简单,得一步一步来,我给你说点实在的:

第一步,得先想明白这AI是干嘛的。比如是让它能听懂人说话,还是能认出图片里的东西,先把要解决的问题搞清楚,别啥都想干,最后啥都干不好。

第二步,得找一堆数据。就像教孩子认字得有课本一样,AI学东西也得有素材,比如文字、图片、声音这些。找来了还不算完,得挑挑拣拣,把没用的、错的去掉,再按规矩整理好,方便AI“看”懂。

第三步,琢磨算法和模型。算法就像解题的思路,比如是让AI从例子里学(监督学习),还是自己从数据里找规律(无监督学习)。模型呢,就像搭房子的框架,选什么样的“材料”(比如神经网络里的CNN、RNN这些),怎么搭层次,都得设计好。

第四步,让模型“学习”和改进。把整理好的数据喂给模型,它会自己慢慢调整内部的“参数”,就像人做题多了会总结经验一样。过程中得盯着点,看看它学得到位不,要是学得太死板(过拟合)或者啥都没学会(欠拟合),就得想办法改,比如多找点数据,或者调整模型的结构。

第五步,测试模型好不好用。拿它没见过的数据试试,看看效果怎么样。比如让它认图片,看能认对多少;让它生成文字,看顺不顺、有没有道理。不行的话就回去再改。

第六步,让AI真正能用起来。比如把它放进手机APP里,或者装到机器设备上,让它能处理实时的信息,给出结果。用的时候也得盯着,万一遇到新问题,得及时解决。

第七步,不断更新维护。用户用着有新想法,或者有了新需求,就得给AI“补课”,比如加新的数据,改改模型,让它一直能跟上趟,就像给手机APP升级一样。

这些步骤也不是非得一步一步按顺序来,实际弄的时候,可能数据不够了就得回头再找,模型不好用了就得重新设计思路。而且不光得懂电脑、数学,要是用到医疗、金融这些领域,还得懂这些行业的知识,得好几波人一起配合才行。”

“月姐,除了我之前搞的那些应用,手机最基础的核心功能得留着——电话、短信是用来沟通的,离了它们手机就不算通讯工具了;相机和相册能拍东西存东西,智能手机都得有;还有设置,管网络、音量这些基础参数,没它手机跑不起来。

不过这些之外,你再牵头搞个游戏。就做咱们这个世界的开放探索类,让国民玩着游戏就能熟悉国家疆域。”

“怎么搞?你说说具体的。”月月问。

“开放世界游戏设计得按步骤来:

第一步,定主题和目标。就以咱们的疆域为蓝本,核心是让玩家探索各地风貌,比如翻过高山、穿过沙漠,中间穿插点地域特色的挑战,比如解开古城谜题、应对不同气候的考验,重点是让玩家有身临其境的探索感。

第二步,收集资料。把各地的地理地貌、人文历史都找来,比如东边的水乡建筑、西边的草原习俗,还有山脉走向、河流分布,都得融进游戏里,不能瞎编。

第三步,搭地图架构。按真实疆域的大致布局来设计游戏地图,哪里是山、哪里是河、哪里有城池,都得规划好。区域之间要能连通,比如从平原到山地有山路可走,让玩家能顺着地形自然探索,不用靠‘隐形墙’挡着。

第四步,创角色和背景。设计不同身份的玩家角色,比如探险家、商人,给他们加点背景故事,比如来自某个城镇,要去远方寻亲,这样玩家代入感强。

第五步,设计玩法。核心是探索,比如玩家走到陌生地域会解锁地图,发现特殊地貌能触发支线任务,像帮当地村民找水源。结合天气系统搞点玩法,比如雨天山路滑不好走,晴天能看到远处的地标。

第六步,建模和美术。把收集来的资料变成3D模型,山得有山的样子,建筑得有地方特色,色调、光影也得贴合实际地域风格,比如南方水乡偏温润,西北荒漠偏苍凉。

第七步,程序开发。让地图能跑起来,玩家能走能跳能爬山,遇到NPC能对话,看到动物能互动。服务器端得撑住,保证多人同时在线探索不卡。

第八步,实现功能并完善。先把基础探索功能做出来,比如任务指引玩家去某个城镇,沿途能捡道具、和NPC聊天。然后慢慢加细节,比如不同地域的特产、特殊气候的影响。

第九步,测试调试。看看地图有没有漏洞,玩家会不会走着走着卡住,任务触发是不是顺畅,性能能不能跟上,别一进大地图就卡。

第十步,打磨优化。让玩家试玩,听听反馈,比如觉得某个地域太单调就加点特色事件,某个任务太难就调整难度,让游戏既好玩又能让人记住咱们的疆域细节。”

“电脑卡死了。”月月突然说。

“那就把所有手机算力集中起来搞!这游戏的核心底层框架得搭牢,我给你说清楚‘底码’:

一、世界底层规则

- 空间逻辑:搞无缝地图,别搞分区加载,用山脉、河流这些自然地貌引导玩家走,别弄‘隐形墙’。物理规则得真实点,比如树能砍、石头能搬,玩家跳崖会掉血,符合现实逻辑。

- 时间与环境:昼夜交替按现实来,白天能看清远处,晚上 NPC 睡觉、野兽出没;天气随机来,下雨路滑、打雷可能劈中高处,还能关联任务,比如雨天才能触发山洪救灾的支线。

二、核心交互系统

- 基础行动:玩家能跑、跳、爬、游泳,爬山费体力,体力没了就得歇。能捡地上的石头砸东西,用树枝生火取暖,这些互动得自然。

- NPC与生物:NPC 按当地习俗作息,比如牧民白天放牧、晚上回家;动物见了人要么跑要么攻击,玩家杀了某群羊,附近的牧民可能会来理论。

三、任务与目标框架

- 主线支线:主线引导玩家走遍主要地域,比如从首都出发,一路走到边境;支线就搞地域特色的,比如在水乡帮渔民修船,在草原帮牧民找丢失的马。

- 探索激励:玩家解锁新地域给奖励,比如当地的历史故事碎片;藏点秘密,比如某座山的山洞里有古代石碑,找到能解锁地域传说。

四、成长与进度

- 玩家能力:随着探索范围扩大,解锁新技能,比如学会骑马能在草原跑更快,学会划船能在水乡穿行。

- 进度记录:玩家砍了的树、挖了的矿,下次再来还是保持原样,存档后重启游戏也不变,让玩家觉得这世界是‘活’的。

五、底层技术

- 资源加载:远处的景物简化点,玩家走近了再加载高清细节,保证不卡。

- 性能适配:手机配置低的就降低点画质,保证能流畅玩,别让玩家因为设备问题玩不了。

把这些底层框架搭好,再往里面填各地的风土人情,玩家玩的时候自然就对咱们的疆域有概念了。”

上一章 第180章:监察委员会 梦痕搁浅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182章:工人暴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