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基大典那天,三角穿着崭新的龙袍,站在太和殿的台阶上,腿肚子都在打转。他昨天还在海滩上晒渔网,今天就被五子棋他们硬按在了龙椅上,手里的玉玺沉得像块烧红的烙铁。
“陛下,该接受百官朝拜了。”太监尖细的声音在大殿里回荡,三角却盯着殿外——五子棋带着白小米、上官月、古月白霜和玉琪,正猫着腰往宫墙根跑,玉琪怀里还抱着个鼓鼓囊囊的钱箱子,跑起来叮当作响。
“你们这群骗子!说好只是回来商量事的!”三角压低声音吼,却被身边的司仪官高声打断:“吉时到——”
百官齐刷刷跪下,山呼万岁。三角回头时,那五人已经翻出宫墙,玉琪还回头冲他挥了挥手里的金条,阳光照得金条晃眼。
“记得按时给我们打生活费啊!”五子棋的声音飘进来,带着毫不掩饰的坏笑。
三角捏着玉玺,看着底下黑压压的人群,突然觉得这龙椅烫得坐不住。有个老臣颤巍巍地问:“陛下,国库的银子……”
“别问我!”三角没好气地吼,“问那五个卷钱跑路的去!”
宫墙外,五子棋他们已经坐上了马车,钱箱子堆了半车。白小米掀开帘子看了眼皇宫:“三角不会真急眼吧?”
“急眼也没用。”五子棋啃着刚买的糖葫芦,“他当年能带着流民抢粮仓,治个国家还不是小菜一碟?”
上官月把玩着手里的玉佩:“我把青丘的账本给他留了一本,学着点就会了。”
玉琪拍了拍钱箱子:“这些够咱们在山里盖十个院子了,剩下的……嘿嘿,慢慢花。”
马车轱辘碾过石板路,朝着城外的方向疾驰。三角站在皇宫的最高处,远远看见那辆马车变成个小黑点,气得差点把玉玺扔下去——这群人,把江山扔给他,带着钱跑路,简直比当年他抢官粮还狠!
但看着手里的玉玺,又看了看远处欣欣向荣的城池,他突然笑了——跑就跑吧,反正这江山,本就是大家一起盼着的好日子。
山路上,五子棋的笑声从马车里传出来,惊飞了一群麻雀:“明年开春,让三角送两船海鲜过来啊!”
五人站在安和村的晒谷场边,玉琪抱着个沉甸甸的金锭子,颠了颠问:“这些金子打不打的进手机里?总不能天天扛着箱子走吧。”
白小米挠挠头:“找银行啊,存进去换成钱,手机扫码不就完了。”
“这里有银行吗?”上官月往村子深处望了望,眼里尽是低矮的瓦房和连片的稻田,连块像样的招牌都没看见。
古月白霜突然指着村口的方向:“那边有个牌子,写着‘安和村农村信用社’——也算银行。”
众人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果然有间小瓦房,门口挂着块褪色的木牌,玻璃柜台上还摆着个老式算盘。五子棋眼睛一亮:“走,去瞅瞅!让这群金子换身‘电子皮肤’,省得玉琪天天跟抱孩子似的抱着。”
玉琪赶紧把金锭子塞进布包:“轻点声!别让人看见,以为咱们是来炫富的。”
五人猫着腰往信用社走,路过晒谷场时,有个老农扛着锄头问:“你们是来收粮的?”
五子棋摆摆手:“不是,来……存钱的!”
老农瞅了眼他们鼓鼓囊囊的包,嘟囔了句“城里来的有钱人”,扛着锄头走了。玉琪拽了拽五子棋的袖子:“你嗓门小点,待会儿信用社以为咱们来抢钱的。”
信用社的门“吱呀”一声被推开,里面只有个戴老花镜的柜员。五子棋把金锭子往柜台上一放:“同志,把这些换成能进手机的钱。”
柜员推了推眼镜,盯着金锭子看了半天,慢悠悠道:“大额兑换得预约……不过你们这金子成色不错,我先登记下。”
玉琪眼睛一亮:“能换?”
“能换,”柜员拿出登记本,“农村信用社也是银行,啥业务都能办。就是你们这金子有点多,得等明天调些现金过来——或者直接转进你们手机银行,省得搬现金麻烦。”
五子棋拍了下手:“就转手机里!”
看着柜员开始称重登记,白小米凑到上官月耳边:“没想到这小村子,还挺方便。”
上官月笑了:“现在农村信用社遍地都是,比咱们当年打仗时找个钱庄容易多了。”
阳光透过信用社的窗户照进来,落在金锭子上,也落在五人脸上——卷钱跑路的第一步,总算有着落了。
五子棋站在安和村的田埂上,望着远处联合收割机在金色的稻田里穿梭,身后跟着几个捧着手机查数据的老农,忍不住感慨:“改革还是很成功的。”
她身旁的上官月正看着村里新建的文化广场,几个老人在健身器材上锻炼,孩子们围着滑梯打闹,笑着点头:“你看这路,全是柏油的,自来水通到家门口,比咱们当年打仗时的军营条件还好。”
白小米凑过来看手机上的农业新闻,指着“1.4万亿斤粮食产量”的数字:“当年咱们愁军粮,现在粮食堆成山,连种地都用上智能设备了,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玉琪拎着刚从村里超市买的零食,晃了晃手里的塑料袋:“刚才问了,村里老人每月有养老金,生病有村卫生室,孩子上学走路十分钟就到——以前那些流民连块像样的窝都没有,现在农民的日子,比好些城里人体面。”
古月白霜望着村口那片规划整齐的果园,果树下还养着鸡鸭,轻声道:“立体农业,循环经济,比单纯种粮食强多了。”
五人慢慢往村里走,路过农村信用社时,里面正有人用手机办理贷款,讨论着明年扩大种植规模。五子棋看着这一幕,想起当年起义时饿殍遍野的景象,眼眶有点发热:“当年咱们打天下,不就是想让老百姓能吃饱、能安稳过日子吗?现在看这安和村,看这遍地的好光景,值了。”
夕阳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混在村民归家的脚步声里。远处传来收割机的轰鸣,像是在为这太平盛世,奏响最实在的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