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欢外传·那年无人看见的MVP
清欢的外号是“无声中单”。
因为他从不吵架,不抢话,不主动要求资源。
数据里的他,总是沉稳、节奏均衡、不上头、可控。
是“完美协同型中单”。
但没有人知道,他有一场比赛——那年春季赛常规第七轮,他是自己“抢”来的MVP。
—
那一轮,AG赛程紧张,队内主打战术是“双野游辅联动”,发育路和中单角色被系统评估为“可压缩”。
教练组开例会时,一诺和夜行是节奏核心,资源全给野区。
系统自动生成战术模拟,标注中单清欢:
> 【主游走功能位】
【只负责跟线、插眼、保中塔】
【不建议作为团队切入点】
他没说什么,只点了头。
就像从前无数次一样。
Fly那天看了他一眼,低声对苏星晚说了句:
“这小子,气压不太对。”
苏星晚轻轻点头,却没说话。
—
比赛当天,对手是老对手“狼队”,风格凶悍、拉扯强硬,中野强抓一向是他们主攻方向。
第一局,夜行节奏崩,连续被对面中野联动打穿。
系统建议立即调整:“转守势,清欢承担视野布置与反压任务。”
后台助理话音刚落,清欢突然开口,打断。
“别给我那个‘中辅共享视野’。”
“我自己拉。”
全队一怔。
Fly挑眉:“你要动?”
清欢点头,面无表情:“动一下,不然这把等死。”
—
第五分钟,他掏出的是一手偏冷门的“沈梦溪”。
系统评估这版本不适合,建议更换。
清欢无视。
他走的路线是反常规的——不走安全草区,不吃第二波塔后线,而是从中野交界的“盲区”强穿雷弹打入敌阵。
助教疯狂提醒:“你这条线死率37%!风险太高!”
Fly却冷笑:“不,他没疯。”
“他,是在赌自己还值不值得被信。”
—
第七分钟,AG逆风。
系统再次建议清欢“缩线保发育”,让资源回流夜行。
苏星晚望着大屏幕,语气平静:“别管他。”
“这一局,他不想缩。”
清欢在敌方红区视野盲点,藏了整整14秒,强顶沈梦溪闪现开团,拉三人击飞!
一诺跟进,夜行赶来。
AG逆转!
—
第九分钟,清欢再次拉边游走,放弃“线权”,直接反向勾引敌方追击,诱敌深入。
Fly配合断后,一套团灭!
—
第十三分钟,清欢手起一雷,抢下主宰!
系统AI第一次弹出提示:
【战术核心变更建议:中单清欢当前数据领先】
【是否转为中核推进策略?】
Fly对苏星晚说:“你们数据才发现?”
“我八分钟前就看出来了。”
—
AG赢下那一局。
清欢全场斩获5/0/9,首个大件成型时间比平均提前57秒。
MVP:清欢。
镜头对准他时,他只是轻轻推了下眼镜,没说一句话。
—
比赛结束后,后台一群人恭喜他。
小李递水:“你这雷弹能吓死个人。”
助教笑着:“你怎么突然爆种?”
Fly笑而不语。
苏星晚看着清欢,忽然问:
“你那天是不是早就知道自己状态比夜行好?”
清欢停顿半秒,轻声:
“我知道。”
“那你为啥以前不说?”
清欢缓缓道:
“因为以前大家都有状态,轮到谁都行。”
“但那天,我知道只有我能打。”
他看着苏星晚,眼神坚定到可怕:
“那一局,我不想再当‘辅助打手’。”
“我想要赢一次——是因为我在。”
—
那是清欢唯一一次,在赛后总结会上主动说话。
“我可以拉开节奏。”
“我也可以当主角。”
—
后来,“无声中单”这个名字,成了所有AG新人对他的认知。
但璃知道,他不是无声。
他只是——
在你不需要他吼的时候,沉默地站着;
在你即将崩盘的时候,安静地,主动往前走。
璃记录日志时,为他写了一句评语:
> “他不是控线选手。”
“他是控局之人。”
“他平时让步,只是因为他知道——那一刻还没到。”
“但那一天到了。”
“他不会让任何人挡在自己前面。”
【番外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