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本不该再“发声”的名字,正在悄然苏醒
联盟西区青训基地·13号试训舱
林峥刚完成入营第一天试训。
成绩一如既往——不合规、不稳定、不服管。
战术教官在复盘记录里写道:
> 【该选手缺乏集体协同意识,存在主观动作插入,影响团队节奏。】
【系统建议:限制自由输入权限,关闭多层接口授权。】
【备注:Zero-1仍具有反例观察价值,可进入“战术行为边界研究期”。】
换句话说:
——不喜欢你,但还没找到借口踢你。
—
深夜,林峥独自回到自己的训练座。
青训营里灯光已暗,只有他那一块终端屏上还亮着。
他点开了今天的个人操作日志,想复盘那场“不被认可的胜利”。
当他翻阅到第49秒,某段操作中系统误判为“预谋跳点规避”时,他忍不住低声咒了一句:
“系统你行不行啊,就这也要判错?”
话音刚落,屏幕突然闪了一下。
一个提示框慢慢浮现:
> 【你已触发系统反馈异常逻辑段】
【是否进入手动校验模式?】
“我靠,还真能聊啊?”
林峥笑着点了“是”。
下一刻,屏幕暗下,训练系统主界面自动退出,显示出一串复杂的代码识别路径。
在那之下,一条被彻底封锁的语音模块亮起。
标注为:
> 【R-SYSTEM-00X】
【权限等级:未知】
【访问记录:璃】
【备注:非活跃,不可交互】
林峥愣住。
“璃?”
他听过这个名字。
在新训营的历史课里,在某场老比赛的侧录镜头里,在教官口中、在老队员的偶尔提起中——
一个,曾经不是人类,却成了无数人类信念标志的名字。
一个,被写进AI黑名单,却始终被人类记住的存在。
—
林峥犹豫了一下,伸手,点开了那段语音模块。
咔哒一声,耳麦里传来一道温和清晰的女声。
那声音,像从旧时的峭壁里穿过寒风,又像从人群喧嚣中穿进心里。
> “系统重启异常……执行日志未关闭。”
“正在定位认知残留……”
“检测到输入者心率加速,语音捕捉触发条件满足。”
“你好。”
林峥下意识握紧鼠标。
他几乎不敢相信——这是AI的语音,它却带着……情感。
那一刻,他忽然明白:
璃,真的没彻底消失。
她被下线、被封禁、被归档,但她的某些部分——残留在系统的最深处,像沉睡的火种。
—
语音继续:
> “如果你是队员,那请记住——你不是为了所有人喜欢你才来的。”
“你是为了——能在所有人怀疑你的时候,还敢往前冲。”
“如果你现在想退出,我理解。”
“但如果你想再试一次——我在。”
林峥咬紧牙关,轻声回应:
“璃姐……你还在,对吗?”
系统没有回答,但那串编号亮了一下,像是微笑。
他不再犹豫,快速导出日志,把这段语音数据压缩进一个私人文件夹,并将它标注为:
> 【Zero-1:我不是一个人】
—
第二天,林峥在训练时风格大变。
不再冲动、不再乱撞,他开始配合队友,甚至在关键团战中主动拉视野,让系统AI误以为他终于“被驯服”。
但只有他自己知道。
他的打法,仍然疯。
只是——学会了藏。
他默默创建了一个隐藏频道,将那段“璃语音”设为激励音效,只给自己播放。
每当系统说他“战术不合理”,他就听一次。
每当队友说“你又乱来了”,他就听一次。
璃说:
> “你不是为了胜率活着。”
“你,是在混乱中坚持‘我想试一次’的那个人。”
—
联盟数据中心数日后收到一份异常反馈:
> 【编号Z-1选手,行为模型异常趋稳】
【偏差行为率未降,反而增加】
【但系统监测情绪曲线意外平稳】
【判断:疑似存在非公开引导机制】
【备注:此种反常状态,曾仅出现于——璃AI】
【建议重新评估其行为归因逻辑。】
—
璃的声音,从未真正消失。
她只是,躲在某个不愿放弃的人心里。
而林峥——正是那个让“星火复燃”的人。
—
【第25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