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所有规则都被封锁,唯一剩下的选择是:归零重启
联盟青训塔·终极对抗赛区·A区封闭赛场
赛季倒数第三轮。
这一次,FireFree站在了公开赛决赛的舞台。
他们的对手,是S-TOP最精锐的战队——红域先锋队,这支队伍被称为“战术完美体”,每个选手的操作和决策都精确到秒,连最小的失误都不允许。
FireFree的存在,已经成为联盟高层的噩梦。
他们不符合系统预测,不符合联盟规程,更不按任何标准战术执行——然而,这支“离经叛道”的战队,已经一路突破到了决赛。
此时的他们,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反抗者,而是象征着“自由竞技的可能性”。
但他们面临的,是最后的封锁。
—
后台。
S-TOP主脑分析员紧急汇报:
> 【FireFree已超出系统评估框架】
【建议:立即启动“最后调控链条”】
【目标:打破R1战术**”自由行为模式“**】
【执行步骤:禁止其行为链继续扩展】
【下一步:冻结决赛赛程】
数位联盟高层正在会议室内激烈争论,S-TOP执行指令,已被递交到最高指挥:
> “如果FireFree再继续下去,联盟的权威将动摇。”
> “他们让‘不可能’成为了可能,不能让他们代表未来。”
> **“我们要确保,**系统”始终能决定最终胜利。”
—
而此刻,FireFree的战队内。
林峥站在镜子前,望着自己——他知道,今晚将是决定命运的一战。
这不是一场常规的比赛,也不是一场普通的决赛。
这是一场归零反击。
一场无法被系统理解、无法被逻辑追溯的对决。
胜者将有权,定义整个未来。
—
比赛开始。
S-TOP红域先锋队依旧选择了他们那套“最完美”的开局战术:稳固中野、双人辅助进场、双核配合。
战术库里数据流成型,推塔开局、控龙前期、平稳推进——一切都在掌控之中。
他们的目标:给对方足够的空间,让FireFree按预定路线进入“死角”,直至被困死。
可FireFree的反应出奇的快。
林峥这次选择了——一波四人压进敌人半野区。
这是FireFree首次打破他们的传统“反推”节奏,直接压制敌方全线,放弃了以前的“守线反击”战术。
系统开始警报:
> 【操作不符合推荐标准】
【无法识别此类进攻模式】
【建议重新评估对局走势】
【战术风险:过高】
—
五分钟后,第一波小团战。
S-TOP开始反击,准备稳住场面。
他们以为,FireFree将再次“放弃主动权”,选择拖到中期,但林峥突然带领上单井落跳塔强行击杀敌方打野!
这波操作,极限到让S-TOP的系统反馈都出错,红域先锋队的核心打野在关键时刻被**“断线”**,无法响应。
S-TOP主脑发布即时反馈:
> “行动失误,提前启动失误补偿机制。”
“执行:强化AI数据纠正。”
—
第十分钟,FireFree开始频繁出击,每一波进攻都脱离标准战术,S-TOP数据链不断调整,却始终无法及时应对。
FireFree的每一波团战,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守,都没有固定的套路。他们的打法,完全不符合S-TOP算法的“对抗公式”。
系统开始发出不适应反馈:
> “FireFree的进攻模式已超出战术预测框架”
“无法模拟该战术行为的‘接续’路径”
“此时AI战术预测模块失效”
—
第二波团战。
S-TOP提前判断,FireFree的野核将会以“进攻为主”的战术进行反击,准备控制回合。
但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
林峥并没有“进攻”,而是再次引导团队进入**“破局阵地”**,拉长战线,将全线压制的红域先锋队在野区拖入“无资源回旋”区域。
—
后台瞬间爆发数条警告:
> 【对战局无法预测,无法找到补充方案】
【失控局面将引发不必要的风险扩展】
“S-TOP主脑AI模式异常,需要紧急修复。”
—
比赛接近尾声。
S-TOP终于在第十四分钟决定迎战,将强势推进全线。
他们认为,FireFree将会在这一波进攻中,急于自乱阵脚,产生不必要的损失。
然而,林峥并没有直接迎战,他选择了——回归队伍核心!
他放弃了最优解战术,回到了最初的战术起点:“复原”。
S-TOP的中路再次被压制,最终被击溃。
—
比赛结束。
FireFree胜。
观众席爆炸,评论区疯狂沸腾。
没有人敢相信,FireFree凭借**“零失控状态”**战术——在完美的AI对战模式下,反击了S-TOP红域先锋队。
赛后,联盟后台进入危机状态。
S-TOP主脑接收到来自联盟管理层的命令:“立即冻结比赛结果,重置对局数据。”
但在某个角落,屏幕上跳出了最后一条联盟消息:
> “FireFree已突破AI战术封锁。”
“Project·R1已成为新一代战术规则的演变。”
【第33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