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暑假快结束时,黄玲给鹏飞做了一套新衣服,又给了他一些钱,让他买些小礼物带给贵州的父母朋友。
鹏飞浑身一个激灵,突然想起一件事——他妈妈来前给了他二十块钱和一些全国粮票,让他住在谁家就把这些给谁。这个暑假过得太欢乐了,要不是临到走了收拾行礼,他都快忘了这件事。
黄玲收下钱票,转头用这些买了许多能长途运输的物资,让鹏飞走得时候一并带上。
图南也带着鹏飞去购物,买了不少文具、书本和零食。
他注意到了,自从那天晚上谈话之后,鹏飞已经不像之前那样抵触学习了,庄超英给他补课的时候虽然还是听不进去,理解地也不如栋哲、筱婷那样充分,但他努力学了,没有敷衍、没有偷懒,真的在逼着自己听讲。
图南不知道这样的现象能维持多久,他也不是非逼着鹏飞发奋学习、考大学,只是让他明白,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想要赚大钱,就要付出努力。
热风吹拂,蝉鸣声阵阵,暑假过去了。
鹏飞恋恋不舍地带着新衣服、小礼物和一套小学习题册离开后,巷子里的孩子们也陆续开学了。
图南升初二,筱婷和栋哲升三年级。
一中的学生们自发组织起来想办一份校报,学校大力支持,图南这次没想再参和一脚,却因为他的文章多次被杂志报刊发表,而被同学老师共同推举,再次当上了学生编辑。
中西合璧乐队小组的成员和图南的关系一如既往的好。
他们早就知道图南投稿的事,经常和他探讨写作技巧,他当上了学生编辑后,这群正沉浸在新式文学中的学生们更加紧密地簇拥在图南身边,新出炉的文艺作品犹如黄钟大吕,在少年们的眼前敲击出一个全新而广阔的新世界。
其中,小提琴手陈旭桥的父亲陈传森正是《雨花》杂志社的总编辑。
《雨花》杂志创刊于1975年,是江苏省作家协会主办的文学月刊,介绍和展示江苏省的文学实绩,繁荣文学创作,以刊登小说为主,兼及散文、报告文学、诗歌、评论及其它体裁的文学作品。
社会精神面貌日新月异,小说、诗歌、电影等文艺作品一波波冲击着所有人的思想,最受欢迎的自然是宣扬和歌颂爱情的作品,纪实、科幻、奇异、悬疑等类型也争相问世、百花齐放,将一幕幕新奇又瑰丽的虚幻世界带到了现实。
图南最近新开篇了一部小说,将后世已经司空见惯的网文热梗修改得更符合这个时代的特色,轻轻松松就写出了十万字的初稿。
他不打算四处投稿等待过稿了,而是直接通过陈旭桥将稿子的前五章递到了他爸的面前。
陈旭桥也不客气,拿到手自己先看了一遍,这一看惊为天人,天天缠着图南要下文。
陈传森看了以后也很是惊讶,转天就拿着书稿去了杂志社。
都不用讨论,众人一致认为这篇小说大有前途,立即拿去校稿排版,只等下月发刊,就推向大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