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几乎所有的考生都向往北京或上海这两个大都市,图南自然也不例外。
班主任和他聊过志愿后,带着他见了复旦和同济两所大学的招生老师。
复旦的老师一如既往地喜欢图南的谈吐,同济的老师也不愿意放弃这个好苗子,两方同时许诺,只要他过了学校的分数线,一定会录取他的。
图南心里已经有了目标,为了妻子李佳,他只会去同济,但也没必要在老师面前把话说满,只说要回去和家长商量一下,再报志愿。
家中长辈的看法出奇一致,不论是庄超英还是林武峰都建议图南不要读文学、哲学等专业,国家正是号召科技兴国,材料、仪器、建筑等实用科学都会有很大的发展。
如同上一世,图南的第一志愿还是同济建筑系。
报完志愿不久,就是为期三天六门的考试,图南轻松迎战,倒是家里的大大小小一个个心事重重,还要尽量在他面前装无事的样子,引得他又好笑又感动。
考试完,图南肆无忌惮地和同学们玩了一个月,终于,分数线下来了。
满分600,图南考了573,超过复旦的分数线13分,超过同济的分数线近七十分!
家人有些遗憾图南没报复旦,他自己倒是不在意,同济本来就是他想去的,建筑系更是他想读的,连色弱这件事都被他提前规避掉了,一切圆满,他很高兴。
图南的情绪影响了其他人,大家直接忽略了复旦,高高兴兴地做了一大桌子菜,庆祝小巷里第一位大学生的诞生。
庄林两家的一一传看图南的录取通知书,林武峰和宋莹的视线黏在通知书上,“同济大学”四个烫金的大字胜过了庄超英数年的劝说,他们看着通知书上烫金的校名,生出了由衷的羡慕,也生出了一股暗戳戳的渴望。
这样的荣耀,谁不想自己家的孩子也有呢?
随着图南录取通知书来的,还有一个问题——鹏飞要不要接过来。
私心里,图南是想鹏飞过来的,这孩子聪明、孝顺、感恩,图南不在家的时候,都是他为黄玲出头、维护筱婷的。
所以,在鹏飞回贵州的这一年里,图南每月都会整理一些课业笔记和辅导书给他寄过去。
鹏飞虽然学习不好,但他脑子灵活,高中毕业也走出了一条康庄大道,要不是后来防不胜防地金融危机的冲击,他的公司也不至于差点倒闭。
图南非常喜欢这个小表弟,也希望他这辈子过得更好。
因此,在庄超英试探性地询问黄玲的时候,图南也暗戳戳地帮着说了几句话。
图南考上了心仪的大学,上了最好的专业,她整个人正沉浸在幸福之中,根本不用怎么劝,直接就点头答应了。
只提了一个条件——鹏飞过来可以,振东振北不行,她是不会帮庄家老宅那边养孩子的。
庄超英本来也没想接侄子们过来,听她这么说,直接就答应了。
转天就把电话打去了贵州。
直到鹏飞的学籍都转入了附中,人也在小院住下,庄家老宅那边才知道这个消息。
阿爹阿婆想借着给图南办升学宴的当口,再提一遍让振东振北住过去的想法,黄玲当即脸色一肃,也不管在场有多少亲戚朋友,直接拉着她的孩子们和林家三口子回家了。
“爸、妈,赶美就这么两个孩子还不肯好好养,还要推给我和黄玲,你是真的想把我的家折腾散了吗?”
庄超英这话是一点没给庄家老两口留,说完,紧赶两步,追上了自己的家人。
只留满桌尴尬人,对着庄家老两口,连句尴尬话都说不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