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简单的早饭,黄玲先是麻利地将碗筷收拾进厨房,用清水冲洗一番,然后用抹布擦净水分后放进橱子。用抹布擦干净手上的水后,她便走向门后,拿起那个蓝色的布包,往包里装了点钱。
黄玲一边将布包挎在肩上,一边朝着里屋喊道:“筱玲,别睡了收拾一下,咱们该出门去医院。”此时,庄筱玲正裹在被窝里,双眼紧闭,意识沉浸开心农场里,这些土地和小麦种子都是系统免费赠送的,而小麦的收获时间仅仅需要 10 分钟。
更有趣的是,农场里的时间流速和外面是完全一致的。 就在庄筱玲全神贯注地照顾着她的小麦时,母亲的呼喊声突然传来,将她从农场的世界中拉回了现实。 “妈,等我收拾一下!”庄筱玲连忙回应道,然后迅速退出了开心农场。一路上,庄筱玲正有些好奇地打量着周遭的一切。
小巷里,青石板路弯弯曲曲,石板被磨得光滑。路旁白墙黑瓦,白墙颜色泛黄,墙皮有些许脱落。黑瓦片层层叠叠,路上的行人行色匆匆,偶尔黄玲遇到熟人,也会拉着庄筱玲跟人简单打招呼,然后离开。
过了一会儿,母女俩坐公交车来到了医院。映入眼帘的,是一座灰白色建筑。水泥砂浆抹面,岁月的痕迹在墙面上留下斑驳印记。楼体层数不高,多为三层。
走进医院,挂号处前人声鼎沸。黄玲拉着庄筱玲,在人群中挤来挤去,费了好大一番功夫才排到窗口。她从布包里掏出几毛钱,递给挂号的工作人员说:“同志,我家孩子昨天晚上有些发烧,麻烦挂个号。”
工作人员接过钱,麻利地撕了一张挂号单,递给黄玲,指了指科室的方向。黄玲接过挂号单,仔细看了看上面的科室和序号,拉着庄筱玲,依照指示找到了相应候诊区等待叫号。
黄玲牵着庄筱玲的小手,坐在医院候诊区那几条掉了漆的长条木椅上。四周闹哄哄的,来瞧病的人熙熙攘攘。有的眉头拧成个疙瘩,在狭窄的过道里来回踱步;有的则和身旁的家属凑在一块儿,压低了声音,小声嘀咕着病情。
黄玲时不时伸长脖子,眼巴巴地望向诊室门口,手里紧紧捏着那张皱巴巴的挂号单,手指无意识地在椅子扶手上轻轻敲打着。
等了老半天,终于,里头传出护士扯着嗓子喊号的声音。黄玲立马站起身,一边紧紧拽住庄筱玲,生怕孩子走丢了,一边快步朝着诊室走去。
推开门,母女俩踏入诊室。屋内陈设简单,一张木质办公桌占据了一角,桌上摆放着几支蘸水钢笔、一沓方格稿纸和一个玻璃墨水瓶。
一位穿着白大褂的男医生,正坐在桌前,专注地翻看一本牛皮纸封面、边角卷起的病历本,眉头紧蹙,神情凝重,似乎正为病历上记录的病情发愁。
听到门被推开的声响,医生抬起头,原本严肃的面容瞬间柔和,换上了和蔼的笑容。他轻轻合上病历本,将其规整地放到一旁,目光先落在庄筱玲略显憔悴的小脸上,随后看向黄玲,和声问道:“这位同志,孩子是哪里不舒服?”
黄玲微微向前一步,神色焦急,叹了口气说道:“医生,孩子白天淋了点雨,晚上就发起烧来,一整晚小脸都烧得通红,我实在放心不下,就赶忙带她来医院了。”
医生点了点头,旋即伸手拉开办公桌下面那层抽屉,拿出一支玻璃管体温计。体温计玻璃管泛黄,一看就是用了好些年头,在头顶那盏昏黄的白炽灯散发的光晕下,里头银色的水银柱闪烁着微弱光芒。
医生手腕发力,熟练地甩了甩体温计,随后递到黄玲面前,语气温和得如同春日暖阳:“先给孩子量个体温,看看现在烧到多少度了。”
黄玲接过体温计,眼神里全是对孩子的关切与担忧。她微微弯下腰,把脸凑近庄筱玲,轻声细语地说:“筱玲,乖,把胳膊抬起来,妈妈给你量体温。”
庄筱玲听话地抬起了胳膊。黄玲轻轻把体温计塞进庄筱玲腋下后轻轻按了按,确定体温计放稳当。医生见体温计放好后,便询问孩子的名字、年龄等情况。
过了一会儿,黄玲抬手,拿起体温计,目光紧紧锁在体温计上。医生接过体温计,微微眯眼,身体前倾,将体温计举到眼前,特意调整角度,让日光清晰照亮上面的刻度,仔细瞧了又瞧。
看清刻度后,医生看向黄玲,轻声宽慰道:“孩子有些发热,等下吃点感冒药。不过……”
医生微微停顿,神色凝重起来,走到庄筱玲身边,轻轻握住她的小手,端详着孩子的脸色,又摸了摸她的胳膊,说道,“孩子这情况,看起来有点营养不良啊。你瞧这脸色有些发黄,小手瘦瘦巴巴的,胳膊上也没多少肉。”
黄玲一听,刚放下的心瞬间又悬了起来,眼中满是焦急,忙追问道:“医生,这可怎么办?我家其他孩子平时都吃得一样,现在这个孩子营养不良我其他孩子会不会也营养不良啊。”
闻言医生回到办公桌前说“你的其他孩子我还不清楚情况,但眼前这孩子营养不良加上感冒体质有些差,我现在给你开点药,等下去药房拿药”说着拉开旁边吱呀作响的木柜子抽屉,拿出一张略显粗糙的处方纸。
他拿起桌上的蘸水钢笔,笔尖在墨水瓶里轻轻蘸了蘸,墨水迅速洇染开来。紧接着,钢笔在纸上沙沙地写下几行字,开好药。
他把处方纸递给黄玲,认真叮嘱道:“回去让孩子多喝点热水,按时把这药吃了。要是条件允许,多给你们孩子弄点有营养的,像鸡蛋、豆腐这类的。孩子正处在长身体的关键时候,营养跟不上可不行,想想办法给孩子补营养。”
黄玲听着医生的话,悬在嗓子眼的心总算落了地,可一想到孩子营养不良,又不禁犯起愁来。她忙不迭点头,脸上露出的笑容。她双手接过处方纸,小心地对折,然后放进布包。
黄玲带着庄筱玲从药房拿完药走出医院,正值中午,街道人来人往,大多是肚子饿刚回家吃饭的人。
黄玲牵着女儿往公交站台的方向走去,路上她的目光时不时看向旁边的女儿。她看着女儿沉稳的样子,脑海里回想着医生的话,心里暗自盘算着。
家里鸡蛋没剩几个了,这几天得省着吃,攒点钱下次去供销社多买些回来。豆腐的话,等有空去问问邻居们,看有没有做豆腐的人家能匀一点。
黄玲轻轻叹了口气,牵着女儿的手加快脚步,心里琢磨着回家再看看能不能从家里现有的食材里,给变着花样孩子们弄点有营养的吃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