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考试那天,天空阴沉得仿佛要压下来一般。教室里安静得只能听见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而陈雨竹却显得格外认真。
她盯着试卷上的答题卡,眉头紧锁,头脑不断的思考着 。广播响起时,陈雨竹正在埋头做阅读理解题。
声音不大清晰,但她隐约听到了几个关键词——“答题卡问题”“作文暂不填写”。考试延长半小时 ,发了新答题卡,让她们接着填写。
当时,她的脑海中迅速闪过一个念头:“是不是这次语文考试不需要写作文了?”这个想法像种子一样种在了她的心底,并随着考试时间的推移逐渐生根发芽。
随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陈雨竹完全沉浸在其他题目中,丝毫没有再考虑作文的事情。直到监考老师提醒还有五分钟交卷时,她抬头一看 。
周围的同学奋笔疾书 ,她写字本来就是偏慢的那种。她突然意识到了不对劲,怎么可能 ,她都写完了 ,还有这么多人在写。
这时,她忽然意识到自己似乎遗漏了一个重要的环节——作文!她慌乱地翻看试卷和答题卡,却发现上面并没有任何关于作文可以跳过的明确指示。于是,她鼓起勇气举手向监考老师询问。“老师,作文……用不用写?”陈雨竹的声音有些颤抖,语气中带着一丝不确定。监考老师听到后皱了皱眉,耐心地解释道:“刚才广播说的是答题卡有印刷格式错误,让大家先不要急着填作文部分的意思,但并不是说不用写作文啊。”
话音刚落,陈雨竹的脸瞬间变得通红,额头冒出冷汗,心脏砰砰直跳。她明白自己误解了广播的内容,现在距离交卷只剩下短短几分钟,根本不可能完成一篇完整的作文。
同一个考场 ,还有另外一个男同学也跟她一样误解了。好吧 ,不止她一个倒霉蛋。但是并不能缓解陈雨竹焦虑的心情。
最终,陈雨竹只能草草地写下几句无关痛痒的话,敷衍了事。当试卷被收走时,她的心情已经跌入谷底。
陈雨竹呆愣地坐在座位上,两个监考老师把试卷收上去的时候 ,还特意翻看了她的试卷 。 两个人在讲台上交谈着。
“这个学生还可以 ,字写的挺好看的 ,卷面挺工整 。”
“是啊,可惜了。”
走出考场后,她低垂着头,脚步沉重,脑海里不断回放刚才的那一幕。她觉得自己不仅辜负了这段时间的努力复习,还可能因为一时疏忽影响整体成绩。
休息了几分钟 ,马上要开始第二场的考试了 。她们要提前进入考场。陈雨竹进了考场之后 ,还是心不在焉。
更糟糕的是,这种懊悔的情绪一直延续到了下一科——英语考试。当听力开始播放时,陈雨竹依旧沉浸在上一场考试的阴影中。
当广播响起的时候 ,她还呆愣在原地。好像挺没意思的 。听力放到了那里,她都不知道结果,整场听力测试下来,她几乎答得一塌糊涂。
但好在后面及时调整过来了,笔试部分有认真的写 。让她的心情依旧不好。
午休时间,楚舒月发现了陈雨竹的异常。作为好友,她察觉到对方情绪低落,便主动找机会安慰她。“你怎么了?脸色这么差?”楚舒月关切地问道。
陈雨竹叹了一口气,将事情原委娓娓道来。听完之后,楚舒月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语气温柔却坚定:“别太自责了,谁都会有失误的时候。这次只是个小插曲,下次注意就好啦!而且,你平时那么认真,我相信你的实力一定不会因为这一次就受到影响。”
陈雨竹抬起头,眼中闪烁着泪光,感激地看着楚舒月。虽然心里的愧疚感并未完全消散,但她也明白,一味纠结于过去并不能解决问题。
她深吸一口气,决定调整心态,全力以赴应对接下来的考试。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事情就此结束。
当晚回到家,陈雨竹坐在书桌前,打开台灯,重新拿起语文试卷,仔细研究每一道题目以及作文的要求。
她告诉自己,无论如何都要从中吸取教训,避免类似的情况再次发生。第二天的考试中,陈雨竹果然更加谨慎。尽管第一场语文考试的成绩尚未公布,但她已经暗暗下定决心,要用剩余科目弥补自己的遗憾。
与此同时,她也开始反思整个事件背后的原因:为什么当初会误解广播内容?是不是平日里对细节不够敏感?这些问题促使她在学习之外,更加注重培养自己的专注力与应变能力。
后来,成绩揭晓时,陈雨竹的语文分数确实受到了较大影响,但她并没有因此气馁。相反,这段经历成为她成长道路上的一次宝贵财富。
期中考试的风波,化作了一段让她铭记于心的故事,时刻提醒着她:人生中的每一次错误,都是通向成功的必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