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雨竹的情况越来越差,甚至心理课上的放松小游戏,她都觉得压抑。讨厌击鼓传花,被选了要表演才艺。讨厌你说我画,让她觉得自己是个傻子。
她是个没学好游泳的人,在海里套着救生圈,她上不去岸,求生圈也逐渐散气。心理老师在一节课之后,说可以去心理室找她谈心,她仿佛看到了不远处漂来的木板。
做了很久的心理建设,终于在一个课间,她去了心理辅导室,房门紧闭。她尝试了一次,没有够到木板。
在一个课间,她又来到了这个地方,这次的大门开了。陈雨竹在门口打量着这里,挺温馨的风格,有个老师来送资料的,温柔的让她进去。
心理老师在和送资料的老师交谈工作让陈雨竹等下,陈雨竹无助的站在原地。等送资料的老师走了,她和心理老师交谈了起来。
这是陈雨竹第一次述说她的无奈,害怕迟到的乖乖女听到了上课铃声愣了下,她还是选择继续说下去,这是她第一次逃课。
这个时候,心理老师成了陈雨竹眼里的救世主。心理老师耐心的听陈雨竹讲完,问她一些问题。心理老师说会和陈雨竹家里人说她的事情,周博文叔叔知道了会生气吗?
到了中午吃饭的时间,心理老师说聊了两个小时,让陈雨竹离开。陈雨竹知道心理老师不能理解和共情她,在离开的时候,顺手关上了门,对心理老师柔柔的说了句谢谢。
没学好游泳的人,挣扎着抓到了漂来的木板,但木板太薄了 ,根本撑不住她,她快沉入海底了。
陈雨竹没有吃饭,直接回了宿舍,她没有食欲,感觉不到饿。回宿舍就躺在了床上,等室友陆陆续续的回到宿舍,有隔壁的宿舍的同学来串门,问她怎么下午的数学课怎么没上。
陈雨竹借口身体不舒服,搪塞过去。下午上课,她的同桌也没有问她。
她的同桌是她的初中同学,原来按成绩划分小组,她第一次的成绩垫底,怕没有人要她。让她的初中同学把她收到了那个小组。整个组只有她一个女孩子,也挺尴尬的。
很讨厌的制度,积分制。上课回答问题加1分,没按时交作业扣1分。每一周一统计 ,垫底的组表演才艺。
社会需要外向的人,各种方式逼迫内向的人变得外向。外向的人是大大方方的 ,内向的人是唯唯诺诺的 ,这种观点并不正确 。
内向没有什么不好的,这种当众表演 ,上课回答问题在内向的人眼里都是为难 ,陈雨竹就是内向的人。
室友每天都要和家里打电话 ,她的学校电话卡每个月300分钟根本就不够用。而陈雨竹呢,一个月都用不了三分钟 。
曾凡和林越都有好的家庭,楚舒月也有爱她的妈妈,她连打电话的人都没有。
陈雨竹终于鼓起了勇气,向周文博说她要转学,周博文以为是她学习压力过大,让陈雨竹放轻松,一中是很好的学校 ,教育资源很好 。
陈雨竹无能为力,开始用文字记录着日常的生活 ,每天都是这么麻木。洋洋洒洒的文字从笔尖滑落,每天的内容都大致相同 ,没有人看到她笔下的无奈 ,一笔一画都是眼泪,横折弯钩都是痛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