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赛培训已经进入了最后的白热化阶段。距离市级比赛的时间越来越近,刘老师和徐姐脸上的表情也愈发严肃。校园选拔的五个名额已经确定:祝景、沈然、陈默、李彦、以及陆宇。但代表学校出征的,只能是其中的三个人。
没有轰轰烈烈的附加考试,最终的选拔渗透在接下来每一次的培训和模拟之中。
刘老师和徐姐观察着每一个细节。
他们观察笔试时每个人的解题思路:祝景的答案依旧精准,时常伴有令人拍案叫绝的巧思;沈然的逻辑严密如铜墙铁壁,毫无破绽;陈默基础扎实,发挥稳定且善于总结;李彦经验丰富,但偶尔会陷入思维定式;陆宇天赋极高,时有灵光一闪,但稳定性稍欠。
他们更看重团队实验模拟中的表现:祝景和沈然之间逐渐形成了一种无需多言的默契,一个擅长天马行空的破局,一个善于构建严谨的框架,互补得近乎完美。陈默则成了团队最好的润滑剂和记录者,能迅速理解并落实两人的想法,还能照顾到稍显沉默的李彦和紧张的陆宇。
他们甚至观察每个人的抗压能力和心理素质:在一次故意设置得极其困难的模拟实验中,李彦明显表现出焦躁,陆宇则有些手足无措。祝景虽然也蹙紧了眉头,但眼神依旧冷静,与意识里的祝渊快速交流着各种可能性;沈然则完全不受影响,按部就班地检查每一个环节,最终找到了题目设计中的一个隐藏提示;陈默虽然急得额头冒汗,但还是努力保持着镇定,协助记录和数据整理。
课后,刘老师和徐姐也会单独找每个人谈话,了解他们对知识的理解深度、参赛动机以及未来的规划。
气氛无形中变得紧张起来。连最活泼的江烁都察觉到了,来送宵夜时都安静了许多,只是用眼神给沈然和祝景加油。
祝景能感觉到这种压力,但他发现自己并不像以前那样容易陷入焦虑。他会和祝渊在意识里讨论各种可能性,会和陈默互相打气,也会在沈然看向他时,从对方冷静的目光中获得一种奇异的安定感。
最终宣布结果的那天,是个平常的培训日。刘老师和徐姐没有搞什么特殊形式,只是在所有培训内容结束后,留下了五人。
实验室里安静得能听到呼吸声。
刘老师的目光缓缓扫过五张年轻却带着紧张的脸庞,缓缓开口,声音一如既往的严肃,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欣慰:“经过这段时间的综合考察和评估,我和徐老师已经决定了代表学校参加市级化学竞赛的最终名单。”
徐姐在一旁点了点头,目光温和却坚定。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首先,我要肯定你们每一个人付出的努力和表现出的优秀潜质。无论结果如何,你们都是学校最顶尖的学生,你们依旧会有光明的未来。”刘老师先铺垫了一句,然后目光落在了三个人身上。
“沈然。”
“祝景。”
“陈默。”
他念出了这三个名字。
“由你们三人,代表学校出战。”
结果宣布的瞬间,实验室里一片寂静。
李彦的脸上闪过一丝明显的失落,但很快深吸一口气,努力保持了风度。陆宇则有些失落地低下了头,手指攥紧了衣角。经过这段时间的训练他们也知道自己的缺点确实会比较明显,这个结果也算是意料之中吧。但是他们不会放弃的,经过这段时间的训练,他们也学到了许多接下的日子他们会继续努力,争取下一个比赛取得一个好的成绩。
祝景的心落回了实处,他和陈默对视一眼,看到了对方眼中的喜悦和如释重负。沈然的表情依旧没什么变化,只是眼神微微亮了一些。
刘老师看向李彦和陆宇:“李彦,你的基础非常扎实,经验丰富,只是在应对极端新颖问题时需要更灵活的思维。陆宇,你的天赋极高,未来可期,但需要加强知识的系统性和表现的稳定性。不要气馁,未来的路还很长。”
两人都点了点头,虽然遗憾,但也接受了这个结果。他们清楚自己的优势和短板。
徐姐笑着补充道:“你们两位也是我们竞赛团队的宝贵成员,后续的培训和交流希望你们还能继续参加,互相学习。”
尘埃落定。
培训结束后,五人一起走出实验楼。气氛稍微有些微妙,但并没有嫉妒或不快。
李彦率先开口,语气还算轻松:“恭喜你们三个!到时候可要拿个奖回来啊!” 陆宇也小声说:“学长们加油。”
陈默赶紧说:“谢谢学长!谢谢陆宇!我们会努力的!” 沈然点了点头:“谢谢。” 祝景也道:“谢谢,一起努力。”他指的是后续的学习。
江烁早就等在外面,看到他们出来,尤其是看到沈然和祝景陈默的表情,立刻猜到了结果,兴奋地冲过来:“是不是定了?是不是你们三个?太好了!”
他的欢呼冲散了最后一点凝滞的气氛。
此刻,少年的心中,充满了跃跃欲试的斗志和相互扶持的信心。他们正值青春,年少轻狂,他们的世界里没有东南西北,只是往前走,不问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