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山上神仙从极远处举目望去,并且能够破开仙人联手造就的遮掩法阵,会发现整个东宝瓶洲北部上空云遮雾罩,竟是一丝一毫也看不清。
云海翻涌,那片天幕陡然裂开一道巨大的口子,一把银白长剑携着浩渺无垠的剑意压胜而来,令下方的两道法相真身犹如顶着十万大山,无比彻底的压制下,两人俱是惊诧不已。
在两道法相之间,一副水墨画悬浮在云海上。刹那间,一朵紫金莲花自虚空中悄然绽放,那花瓣轻柔地将画卷收拢于莲心之中,又转瞬间遁入虚空,仿佛从未出现过一般。
纵然那两位想要出手阻拦,也总得要问过头顶那把剑,剑意中一股陌生又熟悉的道果印记,再明显不过了。
学塾后院屋内。
“妇人与水井的道理,君子不救,圣人当仁不让!那现在就有一个问题摆在你面前,只看你如何选择。”那祥和宁静的少女望着他,眸中笑意如水般。
“只要杀了这个无辜的女孩,齐静春就会彻底身死道消,而大掌教的大道便不会断绝,甚至整个青冥天下的安稳,皆在你一念之间。你是杀,还是不杀?”
原来搁这儿等着他呢,估计余师兄那里也有一个问题等着,就算他敢选,师兄也不让啊。
“不杀。若我想的不错,就算杀了这个女孩,齐静春也不会死。”陆沉神色认真地回道。
“姚琢玉”闻言点头回道:“没错,如她所言,有些人或事,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死亦无悔。”
“那若是我呢?”她眨了眨眼,顽皮地问了一个刁钻的问题。
陆沉一副生无可恋的模样:“小师妹啊,你就不要再玩我了!”
“师尊也真是的,我分明比你入门早。”她不禁有些幽怨,但眉眼间笑意柔和了几分。
窗外天光大亮,一朵紫金色莲花悠然而至,随后飞入少女眉心之中,来到神识海深处,画楼沉重的木门敞开,那一副水墨画瞬间被引入。
“关于师兄与先生的大道之争,顺其自然吧,说不定……还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我醒来这么久,也该回去了……”
话音未落,少女便已失去意识,脸色瞬间煞白,身子虚弱地向一旁倒去。
陆沉一步迈出,连忙接住了她。在探查过姚琢玉的情况后,他的脸色骤然一变,神情不由凝重起来。
至此,洞天破碎,降为福地。在昔日骊珠洞天内土生土长的小镇百姓,无论富贵贫贱,无论秉性善恶,皆有来生。
泥瓶巷一间屋子里。
陈平安猛然惊醒,发现自己趴在桌子上,油灯还在燃烧,少年下意识转头望向窗外。
天亮了。
少年走出屋子,来到小院,眼角余光一瞥,发现院子角落里多了一块斩龙台,这可是世间最好的磨剑石。
陈平安将这块斩龙台放入竹筐中,背着它走出了泥瓶巷。
大街上行人众多,议论纷纷,时不时有人匆忙跑过,说是铁锁井已经彻底干枯,连悬挂在井中的铁链也不见踪影。
行至老槐树附近,又发现那颗槐树“一夜之间”连根拔起,倒在大街上,小镇的村民们觉得可惜,便各自砍些槐木带回家。
其中有一个身穿大红棉袄的小女孩,正扛着一根粗壮的槐枝。
陈平安问道:“这截树枝,你是从老槐树那边搬来的吧?”
李宝瓶点头,遗憾道:“不快一点的话,要被人抢光了。我力气小,只能搬得动这么点大的,我争取多跑几趟。”
陈平安听此,试探性问道:“你家在福禄街那边,那就远了。如果你信得过我,可以先把槐枝放在我家院子,这样你就可以来回多跑几趟。”
李宝瓶认真思量片刻,点头道:“那你要我做什么?事先说好,我可扛不动太大的树枝。”
陈平安拿出一把钥匙递给她,“这是我家的钥匙。我不要你多做什么,你在搬槐树的时候,要是看到地上有绿色树叶,记得帮我收起来。”
她瞪大了眼睛,“就这?”
陈平安笑道:“对,就这个。”
李宝瓶没有接过钥匙,说道:“你家院墙不高,我踮起脚就能把槐枝放进去,不用打开院门。”
陈平安这才收回钥匙,红棉袄女孩已经转身飞奔离去。在小镇外,原本的廊桥也变成了石拱桥,他穿过拱桥,加快步子朝铁匠铺走去。
可铁匠铺子里,却未见宁姚。阮秀告诉他,倒悬山那边飞剑传书,宁姑娘天没亮就离开小镇了。
少年回到了泥瓶巷,对于宁姑娘的离去,他没有太多感伤,因为一开始就知道她会走的。
只是有些话,来不及说了。
————
学塾后院。
“先生不在,带这些孩子出门远游一事,便拜托师叔了。”
大病一场的少女,看起来羸弱单薄,穿着雪白衣衫,一张稍显苍白的脸上,只有那温柔澄澈的眉眼,一如往昔。
马瞻望着她,轻叹一声:“师兄不在了,你也要照顾好自己。”
“那就这样吧。”姚琢玉不再多言,只是行了礼,转身向屋内走去。
房门阖上,少女抬起头,就瞧见莲花冠道人很是自来熟地坐在书案前,拿着一本小说看得津津有味。
“你为什么还没走?”
陆沉从书中探出头,笑嘻嘻道:“你如今这般,贫道怎么忍心离去呢。”
姚琢玉淡然一笑,“陆道长,我们不熟。”
“话可不能这么说。”陆沉轻轻摇了摇头,意味深长地说道:“贫道与你还是颇有缘分的。”
“孽缘。”姚琢玉没好气地吐出两个字,忽然眸光一凛,抬手一道剑气飞向前院,势如破竹。
学塾课堂隔壁,正是先生的书屋,那位鸠占鹊巢的读书人还未反应过来,便被这一剑“请”了出去。
前院之中,李槐揉了一下眼睛,不确定地问道:“刚刚是有什么东西飞出去了吗?”
“有吗?”董水井一脸茫然。
在旁的林守一面不改色:“没有,你们看错了。”
另一边的李宝瓶左顾右盼,没有看到想见的人,不由惑道:“马爷爷,琢玉姐姐呢?她不跟我们一起出门游学,去山崖书院了吗?”
石春嘉点头附和。
马瞻回道:“琢玉身体抱恙,要休养一段日子,暂时不能陪你们。”
于是在这一日,五位小镇蒙童,在扫地老人马瞻的带领下,乘坐着那辆无法遮风挡雨的牛车,驶向那座东宝瓶洲无数读书人的心中圣地,山崖书院,儒家七十二书院之一。
———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