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风和煦,旭日东升。
众人吃过早饭后动身,与以往不同的是,棋墩山土地准备了车驾,余下的两百里山路无需徒步而行。
三只背甲大如圆桌的山龟上,三个孩子陆续爬上背甲,姚琢玉与陈平安陪着李宝瓶,阿良陪着李槐和林守一,然后是朱河朱鹿父女。
山龟一路挑选僻静山道跋山涉水,轻松惬意,使得一行人优哉游哉,到了一些风景秀美的地方,便会略作休憩。
在此期间,正好路过一片碧绿如玉的小竹林。陈平安拿着半截柴刀砍了三颗竹子,装入背篓。姚琢玉只用其中一颗竹子,给三个蒙童做竹笛。
李槐知道要有书箱了,高兴得活蹦乱跳。上路前,李宝瓶跟朱河提出,要跟朱鹿单独做一起,他自然没有拒绝。
在朱河告知竹子来头不简单后,陈平安愕然,望向身后的阿良,试探性问道:“那片竹林是不是跟棋墩山土地有关系?”
阿良点头道:“算是他的老底子,不过没事,这三棵竹子只是两百来岁的年龄,那家伙最多一阵肉疼而已。”
陈平安打消了返回再砍一棵绿竹的念头。阿良见状问道:“怎么,要不要帮你挑几根好点的竹子?”
“算了。”陈平安摇头道。
不到正午,山龟就已经走了小半程山路,众人在一条瀑布下的水潭旁歇脚。
陈平安把小竹箱一事,告知李宝瓶。
听过理由后,李宝瓶脸上满是自豪,拍着身旁的小竹箱,与小师叔说,天底下最好的书箱就在这里,而且她还给取了名字,叫绿衣。
午饭之后,姚琢玉便开始动手制作竹笛。可忽然间,在那片竹林方位,有一道足以撼动山岳的剑气白虹冲天而起。她感知到剑意,不由抬头望去,只见那道白虹已经被一刀劈断,看了一眼便收回思绪,又继续忙活着。
等阿良与陈平安回来,一行人又坐在龟背上赶路。
不到一日,竹笛已完工,笛身上还篆刻着几人的名字。学笛一事上,姚琢玉没有要求,权当路上解闷用的,若是不成,只当负笈游学时的纪念品。
到棋墩山边界地带,再往南走上二十数里下山的驿路,就能够进入红烛镇,
在小山之巅小坐休憩时,那位棋墩山土地魏檗如约而至,他横抱长条木匣,先向阿良作揖行礼,后者点头还礼。于是众人就坐地分赃。木匣里除了狭刀与莲子,其余都是阿良准备的。
一行人各有所得,魏檗与黑蛇亦是如此,可谓皆大欢喜。
临近红烛镇,姚琢玉走在青石板驿路上,手里拿着那份采买清单,她轻轻侧首,与身旁的陈平安商议,细数着还欠缺的物什。
阿良凑过来借钱,陈平安最后白送了一个金锭给他。
陈平安望向那座红烛镇,熟悉的市井气息扑面而来,随后转头,对小宝瓶笑道:“到了镇上,等购置完路上一切吃用,我们就找一下有没有糖葫芦卖。”
李宝瓶高兴地蹦跳前行,她轻颠着背后那只碧绿小书箱,“小师叔,咱们买小糖葫芦就行,小的好吃。”
姚琢玉无奈中带着宠溺笑道:“咱们还有钱呢,小宝瓶和小平安一样,都买大的糖葫芦吃。”
听到那称呼后,陈平安蓦然红了脸,而眼前的少女嘴角轻扬,弯成一道温柔的弧度,她柔声笑道:“我可比你年长四岁,小时候你还喊过我姚姐姐呢。”
陈平安挠着头,不好意思地笑了起来。
在红烛镇的城门口,有一位枕头驿的程驿丞等候多时。这番举动的背后,是县令受李家主之托,来此接待众人,尽一份地主之谊。
那驿丞又言明,驿馆有一人就来自龙泉县城的福禄街,还是督造官衙署的老衙役,其中有一封来自大骊京城的家书,说要亲手交给公子林守一。
林守一试探确认后,众人这才放心,便跟随程驿丞入城,而阿良早就先一步入城,不知跑到哪里逍遥去了。
镇子里应有尽有,热闹非凡,大街上行人如织,繁华又喧嚣,街道两边有各色铺子,眼花缭乱,吆喝声此起彼伏。
一路闲聊后来到枕头驿,马匹和白驴被杂役牵走,驿丞给众人安排了六间驿舍,甲乙丙等皆有,他没有擅作主张,让几人自己安排。
暮色如墨,悄然晕染天际。
几人在各自整理妥当行李后,陆续来到朱河的房间,因为驿呈便送来了一叠书信家书。
房间里,姚琢玉换了一身缟色衣衫,一头如云乌发梳成辫子,柔顺地垂在胸前。她欠身坐在桌前,低头提笔在纸上写着,时而斟酌一下。
不多时,一阵轻缓的敲门声打破室内的宁静,姚琢玉放下手中墨笔,拿起采买清单出门而去。
镇子上不设夜禁,在驿丞程昇带领下,一行人朝着西边坊市走去,那里五花八门的杂货,应有尽有。
越往西去,街道越是人声鼎沸,得知红烛镇乘船南下两百余里,沿途都有城镇驿站可以补给,姚琢玉与陈平安便没有买过多食物。
在此期间,两人从药铺添置了诸多药膏药材。路过成衣铺时,又给每人购置几身换洗衣物。陈平安也被少女推过去,只剩下她与阿良两人。
阿良瞥见少女一身缟色,于是说道:“姑娘家的穿这么素净干什么,还是那种大红的亮色更衬你。”
姚琢玉莞尔一笑:“还是要做个样子的,而且我不管穿什么,不都是最好看的嘛。”
“那是自然,咱们家姚丫头一定天底下最绝色的美人。”阿良朗声笑着,心中又有些庆幸,自家丫头身上施了障眼法,否则这般绝色,得俘获多少男子的心啊。
尤其想到将来,不知是哪个臭小子会把丫头拐走,阿良心里顿时不是个滋味。
因为有驿丞程昇在旁,省去了不少麻烦,一路上顺风顺水的。
坊市由两条南北向的大街构成,逛完观山街,就要穿过巷子,去往下一条观水街。在路过巷子里一间生意冷清的书铺时,陈平安停下了脚步。跟驿丞打了声招呼后,对李宝瓶三人笑道:
“一人可以买一本书。再贵也没问题,只要我们买得起。”
店铺很小,走入之后,左右边两排书墙,最里头坐着一个黑色长衫的年轻人,正在闭目养神,手拿一把折扇,轻敲打手心,哼着小曲。
他没有睁眼,说道:“店内书籍一概不还价,回头是赚了还是亏了,全凭各位客人的眼力。”
李宝瓶仰着头开始找书,偶尔抽出一本书翻看几页,不感兴趣就放回去,最后找一本山水游记,标价三百文钱。林守一的目光在书墙上有序掠过,最后看中一本不著撰人的风水书,标价四百文前。
二人回头望过来,陈平安与姚琢玉皆是笑着点头。
李槐个子最矮,死活要坐在阿良肩膀上挑书。阿良答应了,但是扬言李槐要是不选中一本,等下出了书铺,就把他丢在大街上。他挑了一本最高处的崭新书籍,标价九两二钱,吓得李槐手忙脚乱地塞回书,不过反而掉在地上。
店家睁开眼,瞧着那本书籍,没好气道:“买定离手,一本最新版的《断水大崖》,九两二钱。”
李槐哭丧着脸,回头望向两人。
陈平安问道:“买了会不会看?”
李槐使劲点头。
“那就买吧。”姚琢玉笑着点头。
在离开书铺,走向观水街后。朱河快步走到斗笠汉子身边,“阿良前辈,那书铺主人是不是有古怪?”
阿良扶了下斗笠,回道:“相比这家伙,真正的麻烦还在后头,不过跟你们没关系。”
人走茶凉,大骊便是如此。齐先生不在乎,可有些人在乎的!事关先生,爱屋及乌的少女在乎的!
逛完观水街,游学所需物品已购置妥当,众人准备打道回府,但阿良提议乘舟夜游冲澹江,响应者寥寥,只有林守一点头答应。
陈平安与李宝瓶要去买些糖葫芦,朱鹿拉着朱河去逛兵器铺子,李槐肚子饿了,姚琢玉就带他返回枕头驿吃宵夜。
一行人就此分道扬镳。
———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