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芷然收到邀请是在凌晨三点。
信息来自清弦计划内部信道,没有署名,只留了时间、地点和一句话:
“文化协同专项·答谢简会。”
她没有拒绝。
——
会面地点设在环城南区的一家私人会所。风格清雅,入口无标志,接待人员全程无名。
她准点入场,带着终端,没带助手。
等候厅内坐着两人,穿着标准、态度温和,其中一人起身时,主动伸出手。
来人顾小姐,您好。感谢您配合本轮纪念周的文化协同行动。您的曲与人选——反馈非常好。
她没有握手,只是微微颔首。
顾芷然您客气了。
寒暄后入内,茶刚泡上,主题就落了地。
来人林簌清……这位练习生,您是如何发现并选择的?
她笑了笑,指尖落在杯盖边缘。
顾芷然我没发现他。他救过我一次,我查了他资料,顺手记住了而已。
对方一顿,似乎没料到她说得这样直。
来人那这次将《阿嬷》交由他演绎,是临时决定?
顾芷然不是临时,是提前安排。因为适合。
来人您很确定他适合这类“表达作品”。
她抬眸,语气极淡。
顾芷然如果你们要的是真情绪,那他足够真。如果你们想要的是听话,那我劝你们选别人。
空气沉了两秒,对方换了种措辞:
来人您是否愿意,以某种合作形式继续推动他的“表达渠道”?我们有意提供专项保障支持……
她轻轻放下杯子,声音也轻:
顾芷然我不是来合作的。只是确认——他该不该被看见。
一瞬间,谁都没有说话。
她继续道:
顾芷然他身上的情绪不是包装品。我送那首歌,不是为了炒热搜,是因为快到那天了,我想送点东西。
“刚好有人唱得出来。”
对方点头。
来人……我们明白了。清弦计划那边会进行权限更新,林簌清的协同通道已建立,将按特殊通道观测处理。
顾芷然我没打算插手他怎么走。我只是把他推出来。走不走,是他的事。
她起身准备离场时,终端轻微震动了一下。
清弦通道同步提醒:
系统对象林簌清·权限标签更新
系统“表达者·一级观察” → “表达者·可调度”
她看了眼,没有多说什么。
但身后那两人交换了个眼神。
他们都知道:这是她第一次以“图楼背后的人”身份出现。
也可能是最后一次。
她走到门口时,忽然停下。
顾芷然 ——你们之前查我,查到什么了?
来人沉默半秒:
来人 您的终端序列,曾出现在另一项计划的备选通道中……但至今未激活。
她没回头,只是说:
顾芷然那就别激活了。
然后走了。
—
作者说:
顾姐今天不是来谈资源的,是来表明立场的。
她可以配合,但不会被利用。
下一章,林簌清将第一次知晓——他那首歌不是节目安排,是她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