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课铃响,我长舒一口气。能力时有时无真是太危险了。
下一节是历史,不久铃声响了。
"同学们打开课本第58页。"历史老师推了推老花镜,"今天讲商鞅变法。"
我昏昏欲睡地翻开书,突然听到一声清亮的吟诵:
"变法图强,废井田,开阡陌,立木为信——"
全班齐刷刷回头。刘子唐不知何时站了起来,折扇"唰"地展开,一脸陶醉。
历史老师却眼前一亮:"好!这位同学知道'立木为信'的典故?"
"然也。"刘子唐一拱手,"商君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南门,募民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
"非常好!"历史老师激动得老花镜都滑到了鼻尖,"现在很少有同学了解这些了!"
【终于有个懂行的学生了!】他的心声热泪盈眶,【上次我问'焚书坑儒',居然有人说这是秦始皇在搞垃圾分类!】
刘子唐得到鼓励,更加来劲:"学生不才,曾作《咏商君》一首..."
"快念来听听!"历史老师完全忘记了课堂进度。
"卫鞅入秦孝公欢,变法强兵不畏难——"
我前排的唐云云悄悄递来一张纸条:【放学能聊聊吗?】
下课后,历史老师还拉着刘子唐讨论《史记》,而语文老师恰好路过,冷哼一声:"又是你这个穿越者?"
【现在的学生就会搞这些花里胡哨的!】语文老师的心声充满不屑,【上次让他写《荷塘月色》读后感,他给我交了篇骈文!】
刘子唐却浑然不觉,反而热情地打招呼:"先生安好!今日可要讲授《滕王阁序》?学生已倒背如流!"
"今天讲《故都的秋》。"语文老师咬牙切齿,"现代文!不许用文言文回答!"
【苍天啊!】刘子唐的内心在哀嚎,【郁达夫那种白话文有什么好讲的!】
午休时间,我和唐云云躲在天台。这个总是安静的女生绞着手指,声音细如蚊呐:"我...我喜欢宋清远..."
虽然早就"听"到过,但亲耳听她承认还是不一样。我拍拍胸脯:"包在我身上!"
"真、真的吗?"唐云云眼睛亮了起来,"可是他很冷淡..."
我差点笑出声——要是她知道宋清远内心是个文艺青年,还在日记里写"今天唐云云的头发上别了蓝色发卡,像晴空中的一小片海",不知道会是什么表情。
"我有个计划……"我凑近她耳朵,”
下午语文课,刘子唐果然又搞出事情。当老师要求分析《故都的秋》的情感表达时,他站起来朗声道:
"郁氏此文,悲秋伤怀,实乃国破家亡之痛也!观其'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不啻为..."
"刘!子!唐!"语文老师拍案而起,"我要的是散文赏析!不是八股文!"
【气死我了气死我了!】老师的心声像烧开的水壶,【校长从哪招来这么个活宝?!】
刘子唐委屈巴巴地坐下:【明明写得很好啊...上次在网上发文言文影评还有好多人点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