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秋日的阳光透过落地窗洒进公寓,陈昊眯起眼睛,将教案往书桌里推了推。三个月了,自从长白山归来后,组织坚持给他们放长假"恢复身心"。但对陈昊来说,真正的恢复是回到讲台,回到那个他熟悉的考古学教授身份。
手机震动起来,是阿宁的信息:"晚上七点,总部见。王教授说有新发现。"
陈昊嘴角不自觉地上扬。阿宁的枪伤已经痊愈,但手掌上那道金色痕迹始终未褪。医生们束手无策,最终归结为"未知能量导致的永久性组织变化"。而在他眼中,那道痕迹是他们血脉相连的证明。
他收拾好教材,正准备离开办公室,一个学生敲门探头:"陈教授,有问题请教。"
女生叫林小雨,是他这学期新收的研究生,聪慧过人,对古代符号学有着异常的热情。此刻她手里捧着一本破旧的笔记本,眼中闪烁着求知的光芒。
"这是什么?"陈昊接过笔记本,翻开第一页就僵住了——上面密密麻麻画满了与青铜门相关的符号,虽然不是完全准确,但核心图案已经相当接近。
"我在图书馆特藏部找到的,"林小雨兴奋地说,"是上世纪五十年代一位姓董的学者的田野笔记。这些符号太神奇了,我查遍所有资料都找不到来源,但感觉它们像是某种完整的文字系统..."
陈昊的手指微微发抖。董明远——他的前世,竟然留下了研究笔记。胎记隐隐发热,仿佛在呼应这本跨越时空的遗物。
"这个课题...很复杂。"他艰难地组织语言,"董先生研究的是某种已经失传的祭祀文字,相关资料非常稀少。"
"但您认识这些符号,对吗?"林小雨敏锐地追问,"上周您讲到商周青铜器纹饰时,在黑板上无意中画了一个类似的图案。"
陈昊暗自懊恼那次失误。前世的记忆越来越频繁地浮现,有时他甚至分不清哪些知识是自己学的,哪些是董明远留下的。
"只是学术猜测。"他合上笔记本递回去,"我建议你先打好基础,这些高阶内容等你读博时再..."
"陈教授,"林小雨突然压低声音,"我知道这不仅仅是学术。上周我去西安考察,在一个古董商那里见到了刻有这种符号的青铜片。他说...最近黑市上有人在高价收购这类文物。"
陈昊的警觉瞬间拉满:"哪个古董商?"
"潘家园的老周家。"林小雨犹豫了一下,"他还问我是不是'组织'的人。"
老周家——正是当初阿宁带他去过的那家古玩店。陈昊强作镇定:"把地址和联系方式给我。这可能是文物走私线索,需要上报相关部门。"
送走学生后,陈昊立刻联系了阿宁。电话那头,她的声音骤然紧张:"老周两月前就去世了,店铺由他儿子接手。有人冒充他的名义活动。"
"青铜会死灰复燃?"
"或者更糟。"阿宁顿了顿,"七点见,带上那本笔记。"
挂断电话,陈昊望向窗外。校园里秋叶纷飞,学生们抱着书本有说有笑,一切都那么平静正常。但他知道,在这表象之下,青铜门的阴影从未真正远离。
傍晚的组织总部比平时更加戒备森严。陈昊通过三道安检才被允许进入核心区,连那本董明远的笔记都被拿去做了全面扫描。
阿宁在会议室门口等他,一身利落的黑色西装,左手上的金痕在走廊灯光下若隐若现。看到陈昊,她紧绷的表情才稍稍放松:"王教授等急了。"
会议室里除了王教授,还有几位组织的高层和科研人员。大屏幕上显示着长白山祭坛的高清图像,特别是那些被陈昊和阿宁的血激活的符号。
"我们有了突破性发现,"王教授开门见山,"石碑上的符号组合在组织古籍中有零星记载,被称为'双生契'——守护者与钥匙守护者血脉融合的最高形式。"
他调出另一组图像,是陈昊和阿宁手掌伤口的显微照片。令人震惊的是,两人的细胞在纳米级别上呈现出某种奇特的共鸣结构,就像...
"量子纠缠。"一位物理学家解释道,"你们的血液样本即使相隔千里,仍会同步发出特定频率的能量波动。"
陈昊与阿宁对视一眼,两人同时想起长白山的奇迹——他们确实曾隔着整个祭坛感应到彼此的存在。
"更重要的是,"王教授继续道,"这种融合可能蕴含着永久摧毁青铜门的方法,而不仅仅是封印它。"
会议室一片寂静。所有人都明白这意味着什么——三千年来,守护者们前赴后继,只能暂时阻止门的开启,从未真正消灭过这个威胁。
"代价呢?"陈昊直接问道,胎记开始隐隐发热。
王教授的表情变得凝重:"根据董明远留下的只言片语...可能是双方的生命能量。"
阿宁的手在桌下悄悄握住了陈昊的,温暖而坚定。
"还有张起灵的消息吗?"陈昊转移话题。
"他在云南边境的一个村子里,"王教授调出一张卫星照片,显示一个身穿黑衣的高瘦身影站在竹楼前,"拒绝所有医疗援助,但定期向我们发送黑晶样本。"
照片放大后,陈昊不禁倒吸一口冷气——张起灵的右臂已经完全变成了黑晶,但那种晶体不再狰狞可怖,反而呈现出一种诡异的美丽,像是最上等的黑曜石雕刻而成。
"最新样本显示,黑晶具有双重特性,"一位生物学家说,"既能释放致命毒素,又能治愈某些绝症。张起灵在当地行医,据说已经救了几十个被现代医学放弃的病人。"
陈昊想起长白山上,张起灵黑晶化的手曾与周教授的装置产生共鸣。如果黑雾真的是被污染的守护者能量,那么净化后的黑晶或许...
"关于周教授,"王教授似乎读懂了陈昊的想法,"我们有新发现。"
屏幕上出现一张模糊的照片,明显是游客无意中拍到的。在长白山祭坛事件的混乱背景中,一个模糊的身影正坠入裂缝,奇特的是,这个人在下落过程中似乎经历了急速衰老又返老还童的循环。
"时间涡流,"物理学家激动地解释,"青铜门不仅是空间通道,还是时间扭曲节点。周教授可能被抛到了任何时间点——过去或未来。"
陈昊的胎记突然剧烈疼痛起来,眼前闪过一幅幅陌生画面:一个中世纪欧洲装束的男子锁骨处有着与他相同的胎记;古埃及壁画中跪拜在奇怪门前的祭司;甚至更远,石器时代的洞穴壁画上,那些被认为只是狩猎场景的图案中,隐藏着门的轮廓...
"陈昊?"阿宁担忧地捏了捏他的手。
"我没事,"他摇摇头,"只是...门的历史可能比我们想象的更久远。"
会议结束后,王教授单独留下他们:"组织决定给你们安排常规工作,过相对正常的生活。阿宁将负责华北地区的文物安全,陈昊可以继续教书,但需要定期汇报任何异常情况。"
"比如我的学生发现的符号?"陈昊拿出董明远的笔记本。
王教授仔细检查后脸色大变:"这确实是董明远的笔迹,但内容...不是普通研究。他在寻找彻底消灭门的方法。"他翻到最后一页,上面只写着一行奇怪的符号,"这是守护者密文,意思是'钥匙在时空中'。"
离开总部时已是深夜。秋风吹落梧桐叶,在路灯下旋转飘舞。阿宁坚持送陈昊回家,两人并肩走在空荡的街道上,享受着难得的宁静时刻。
"你觉得'钥匙在时空中'是什么意思?"陈昊突然问。
阿宁思考了一会儿:"张起灵说过,门扭曲时间。也许董明远发现了利用这一点的方法。"
"或者..."陈昊有个更疯狂的想法,"钥匙不是物体,而是某个时间点上的特定事件。"
他们在陈昊的公寓楼下停下。阿宁突然伸手抚平他皱起的眉头:"别想太多。至少今晚,让我们做回普通人。"
陈昊握住她的手,金痕在月光下微微发亮。就在这一刻,他感到一阵异样的刺痛——不是来自自己的胎记,而是阿宁的手掌。她显然也感觉到了,惊讶地抬起手。
金痕比平时更亮了一些,形成一个清晰的符号:与长白山石碑上的一模一样。
"它在成长..."阿宁轻声说。
陈昊刚想回应,突然感到背后有人注视。他猛地回头,街角一个黑影迅速缩回巷子里。阿宁立刻进入警戒状态,手已经按在腰间枪套上。
"别追,"陈昊拉住她,"可能是记者或普通小偷。"但他心里清楚,那种被盯上的感觉与青铜会监视时一模一样。
公寓里,陈昊检查了所有窗户和警报系统,确认安全后才稍微放松。阿宁煮了两杯咖啡,两人坐在沙发上研究那本笔记。
"看这里,"阿宁指着一页草图,"董明远画了一个类似长白山祭坛的结构,但标注位置是...西藏?"
陈昊凑近看,胎记又开始发热。确实,草图旁边写着"冈仁波齐"四个小字,还标注了一个日期:1959.3.21。
"比长白山事件早两周,"他计算着,"董明远先去西藏考察,再去长白山...等等!"
他突然翻到笔记最后,那里有一张折叠的地图。展开后是西藏冈仁波齐峰的详细地形图,其中一个洞穴被红笔圈出,旁边写着:"时空节点,门之起源"。
"明天就向王教授报告,"阿宁果断决定,"如果那里有线索..."
她的话被一阵急促的手机震动打断。陈昊看了一眼,是林小雨发来的短信:"教授,紧急!有人在跟踪我,问关于符号的事。他们说认识您和张先生。我很害怕。"
紧接着是一张模糊的照片,拍到了一个穿风衣的男子背影。虽然像素很低,但陈昊立刻注意到那人抬手时,锁骨处隐约露出的符号痕迹——不是胎记,更像是纹身,但图案与守护者符号惊人地相似。
"新玩家登场了。"阿宁冷冷地说,已经拨通了组织安保部门的电话。
陈昊站在窗前,望着远处的城市灯火。三个月前,他们以为赢得了十年喘息时间。但现在看来,青铜门的博弈从未停止,只是换了一种形式继续。
而在某个他们看不见的角落,新的棋子正在走上棋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