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晚以“心理辅助顾问”的身份在坡子街派出所安顿下来。
她的“沙雕”属性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所里激起了不小的涟漪,却也迅速被这个见惯风浪的集体接纳,甚至成了紧张工作中的一抹亮色。
她给警犬“闪电”偷偷塞磨牙棒,被训导员抓包时那副“理不直气也壮”的狡黠模样;
她在食堂吃饭时,用夸张的山东腔模仿嫌疑人狡辩的样子,逗得大家喷饭;
甚至在一次调解邻里因空调外机滴水引发的世纪大战时,她冷不丁冒出一句:“大哥大姐,你们这‘水帘洞’的意境是挺好,但楼下邻居不想当孙悟空啊!”
瞬间让剑拔弩张的气氛冰消瓦解。
齐翔宇起初是带着审视和一丝不易察觉的距离感观察这位“空降”的顾问的。
他承认她的专业能力——
在分析一个离家出走少年可能的藏匿地点时,她基于其社交平台动态和家庭互动模式做出的心理侧写精准得令人意外;
在安抚一位被诈骗了毕生积蓄、哭得几近昏厥的老奶奶时,她那种发自肺腑的温柔和耐心,连他这个见惯悲欢的警察都为之动容。
但欣赏归欣赏,齐翔宇的理智像一道坚固的堤坝,将任何超出工作范畴的情绪牢牢挡在外面。
他提醒自己:林晚是同事,是合作伙伴。
她的“沙雕”是性格,她的专业是能力,仅此而已。
至于网上那些喧嚣的“木石CP”?不过是无聊的娱乐消遣,与现实无关。
他甚至刻意在非工作必要场合与她保持距离,避免任何可能引起误会的接触。
然而,有些东西,并非理智可以完全掌控。
一次深夜值班,处理一起醉酒闹事纠纷。
几个年轻人在酒吧门口打得头破血流,情绪激动,污言秽语不断。
齐翔宇和几个同事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人分开带回所里。
调解室里,气氛依旧火爆,双方互相指责,唾沫横飞。
负责调解的张鹏也被吵得头大。
林晚被叫来协助安抚情绪最激动的那个小伙子。
小伙子额角还在渗血,双眼通红,浑身酒气,像一头被激怒的困兽,对谁的话都听不进去,只是不停地咆哮着对方如何不讲武德。
齐翔宇站在调解室门口,眉头紧锁,准备随时进去控制局面。
他看到林晚没有急于说教,也没有试图立刻平息他的怒火。
她只是搬了把椅子,坐在离他不远不近的地方,静静地听着。
她的眼神平静,没有厌恶,没有畏惧,也没有刻意的同情,只有一种深沉的、带着理解的专注。
她递给他一瓶水,纸巾,在他咆哮的间隙,用平和的、带着一点点沙哑(大概是熬夜熬的)的声音,轻声问:“刚才那一拳打过来的时候,是不是觉得特别憋屈?觉得他凭什么?”
小伙子愣了一下,似乎没想到她会问这个。
他喘着粗气,没有回答,但眼中的狂暴似乎凝滞了一瞬。
林晚继续说,声音不高,却清晰地穿透了嘈杂:“憋屈是对的。换我,我也憋屈。但你看,”她指了指他额角的伤,“血还在流。疼吗?身体是自己的,气坏了,伤着了,最后难受的还是自己,还有担心你的人,对不对?”
她没有提对错,只提感受,提后果。
小伙子紧绷的身体,在她平静的目光和温和的话语中,竟一点点松懈下来。
他不再咆哮,只是低着头,粗重地喘气,像个委屈又迷茫的孩子。
林晚这才开始引导他回忆冲突的具体细节,分析双方的责任。
虽然最终调解成功还有赖于张鹏的斡旋和齐翔宇的威慑,但林晚成功地将这头狂暴的“困兽”拉回了可以沟通的理性边缘。
那一刻,站在门外的齐翔宇,清晰地感觉到自己心头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
不是惊艳,不是感动,而是一种更深沉的触动。
他看到了她“沙雕”表象下,那种强大的、近乎本能的共情能力和抚慰人心的力量。
这种力量,无关技巧,源于她内心的善良和对人性的理解。
他第一次觉得,这个总是嘻嘻哈哈、偶尔冒点傻气的女孩,身上有一种令人心安的韧性。
——卡卡卡卡卡卡——
作者哈哈哈,小齐警官不承认自己喜欢阿晚
加更规则:
1.100朵鲜花可以加更一章
2.20个金币可以加更一章,50个金币可以加更4章
3.一个月会员可以加更2章,两个月是四章,就是依次双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