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凤傾九州:情定乾坤
本书标签: 古代  原创作品  古代言情小说   

番外二: 君墨染的成长

凤傾九州:情定乾坤

君墨染出生在礼部侍郎之家,自小就浸润在馥郁的书香气息中。侍郎府的书房里,檀木书架层层叠叠,摆满经史子集,晨雾未散时,便能听见幼童清脆的诵读声穿透雕花木窗。他的父亲君宏文是一位学识渊博、为人正直的官员,案头常摆着《贞观政要》与《资治通鉴》,闲暇时便将年幼的君墨染抱在膝头,用温润的嗓音讲述古圣先贤的故事。每当君墨染眨巴着大眼睛追问治国之道,父亲总会轻抚他的发顶,语重心长道:"为臣者当以民为本,为官者需怀赤子之心。"

君墨染天赋异禀,对知识的吸收能力极强。他不仅聪明好学,而且勤奋刻苦,每日天不亮便披衣起床,借着熹微晨光临摹颜真卿的《多宝塔碑》,墨汁在砚台里凝结成霜也浑然不觉。晌午时分,他会坐在葡萄架下研读《诗经》,遇到晦涩难懂之处,便捧着书卷追着夫子满院跑。夜幕降临时,书房的烛火总要亮到三更,映着少年伏案疾书的身影,案头堆满批注密密麻麻的《论语》《孟子》。在父亲的悉心教导下,君墨染七岁便能赋诗,九岁作《春景图》令画坛耆宿惊叹,十二岁抚琴一曲《高山流水》,引得满座宾客热泪盈眶。

除了学习文化知识,君墨染还跟随家中的武师修习武艺。演武场上,他褪去文人长衫,换上劲装,手持长剑在烈日下挥汗如雨。寒来暑往,他的剑穗磨破了三回,练功服也不知换了多少套。师傅常说他的剑法兼具文人的雅致与武者的凌厉,舞剑时衣袂翻飞,剑气纵横间似有墨香流转。他深知,在这个藩镇割据、暗潮涌动的世道里,唯有一身武艺,方能护得万家灯火安宁。

随着年龄的增长,君墨染开始接触到朝廷的事务。每当父亲处理公文,他便安静地侍立一旁,看父亲在奏折上圈圈点点,斟酌字句。深夜里,他常望见父亲房中的灯火彻夜未熄,听见父亲与幕僚商讨赈灾、平叛之策时沉重的叹息。这份为国为民的担当深深烙印在君墨染心中,他开始研读《管子》《韩非子》,将治国理政的方略工工整整抄录在宣纸上,遇到疑惑之处,便趁着父亲上朝间隙追着问个不停。

在文人雅集的曲水流觞间,君墨染的才华更是锋芒毕露。他的《咏梅诗》被传抄于各大书院,所书狂草被奉为珍品悬挂在文人书房。某次诗会,他以"边塞烽火"为题即兴赋诗,既有"铁马冰河入梦来"的雄浑,又含"凭君莫话封侯事"的悲悯,引得众人击节赞叹。这些交流不仅让他的学识愈发深厚,更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有挥毫泼墨的书画大家,有出口成章的寒门才子,还有心怀天下的青年才俊,他们常在湖畔竹林谈诗论政,纵论古今。

然而,君墨染的成长并非一帆风顺。在他十五岁那年,母亲突然缠绵病榻,药石罔效。那段日子里,他日日守在母亲床前,亲手煎药,为母亲诵读佛经。母亲离世那日,他跪在灵堂三天三夜,泪水浸透了素麻孝服。此后数月,他将自己锁在书房,拒绝见任何人,往日灵动的双眸蒙上了一层挥之不去的阴霾。是父亲默默将他幼时的画作挂满书房,是挚友们轮流陪他漫步郊外,看尽四季更迭,才让他终于明白,唯有带着母亲的期许好好活着,才是对逝者最好的告慰。

在成长的过程中,君墨染始终保持着一颗善良、正直的心。每逢灾年,他便瞒着父亲打开自家粮仓,施粥救济灾民。有次他微服出巡,见乡间孩童无钱读书,便拿出积攒多年的束脩,在村里办起义学。他还常常乔装成书生,深入市井街巷,倾听百姓疾苦,将所见所闻写成札记呈给父亲。百姓们不知这位温润如玉的公子身份,只道是菩萨心肠的贵人,每当他路过,总要捧出自家种的瓜果相赠。

君墨染在这样的环境中逐渐成长为一个才华横溢、风度翩翩的公子。京都的茶楼酒肆里,时常有人谈论这位侍郎府的公子——说他琴艺冠绝京城,说他书画价值千金,说他心怀苍生。闺阁女子们精心绣制香囊,托人辗转送到侍郎府,却都被他以礼相拒。直到那个杏花微雨的春日,他在街头偶遇了女扮男装的楚翊萱,见她为救助受伤的幼童与官差据理力争,眼神中透着不输须眉的坚毅。那一刻,君墨染才惊觉,原来世间真有这般灵动鲜活的女子,能让他沉寂多年的心泛起层层涟漪,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上一章 番外一:初遇之前 凤傾九州:情定乾坤最新章节 下一章 番外三: 皇家猎场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