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儿用了最光明正大的方式,让皇上把皇长子的婚事“私有化”了。
并且还暗示了皇上,可以给皇长子选一个“身边”臣子家的贵女。
那这个“身边臣子”是谁呢?
其实皇上就没什么身边臣子,要说有,也只有顾命大臣。
可这顾命大臣是最掣肘皇上的臣子,皇上太清楚他们这些权臣,重臣,老臣的手段了。
偏宝儿一次次的提醒皇上,别看别人,看圣祖啊。
圣祖当年是怎么怎么选的皇后妃子的?你可以不选,但是给皇上子选,那是不是就让这其中一人跟皇家更亲近了?
分化权臣的法子也就那么几样,最好用的就是联姻。
后宫不能入,那就给儿子,给女儿。
皇上不是没想过这个,可当今皇上不敢啊。
事情到了这一步,那大阿哥的嫡福晋人选,不管怎么看,都不能低于纯妃说的那个远房表妹所出的女儿。
定了下限,那就不能封死了上限。
宝儿这边稳了皇上,进忠当夜就得把消息传给阿哥所的四爷。
四爷听到后,只沉默着。
他很清楚,要想这般周全的布局,他的小四要怎么谋算,并且这其中的“苦求”要怎么求。
这辈子,四爷更沉默了。
不是不能说,而是无法说。
心里的滋味儿,真是只有自己知道。
那个他捧在心口的孩子,一次次的为了他这个阿玛承受折辱,是的,就是折辱,不是吃苦。
四爷知道,那不是吃苦,只是折辱。
夜半时,四爷才从书房出来,随后吩咐小伍子,让他把皇上给他选嫡福晋的事儿传给太后。
同样,进忠也要把这个消息往宫外放,尤其是皇后的母族富察氏。
虽说皇后的母族跟哲悯皇贵妃都是富察氏,可这俩完全不是一个地方的,更不是一族之人。
一个是关外守疆旗人,一个是京旗出身。
富察氏也不是个靠女子博恩宠的家族。
人家可称之为满门忠烈。
但是,这个世界就好像出了鬼打墙一样,那富察家就奔着什么嫡子不嫡子的拼啊。
在皇后没有嫡子的情况,一位没有母族的成年皇子,那简直就是天选。
皇后的身子确实不怎么好了,嫡出的公主再是能抚蒙也不如在朝的皇子啊。
而当今皇帝的顾命大臣多达七位!
这七位顾命大臣又分三类。
第一类自然是以宗亲为主的,庄亲王允禄,有皇叔之尊,是顾命大臣的名誉组长,对顾命大臣有监督之责。
这一类的择选上是不用考虑的,大家都是爱新觉罗氏,皇长子的嫡福晋怎么选都选不到同姓上。
第二类为鄂尔泰和张廷玉,二人既是大学士,又入值军机处,是济世经国的宰相,处理大小国家政务,需要依靠二人的政治艺术。
鄂尔泰是在封疆大吏位置上进入中央的,深知如何让督抚们执行中央政策。
但他直系没有适龄秀女,更是不能从旁系择选,所以,作为最适合人选,他天然就被剔除了。
而张廷玉是父子宰相,早年跟随康熙帝入值南书房,一直在中央系统当官,既是第一个汉人顾命大臣,也是唯一配享太庙的汉臣,他应该是顾命大臣的核心。
若不是张廷玉是汉人,而皇子嫡福晋不可能出这样的女子,实际上在宝儿心里,这位才是当仁不让的。
所以啊,上面两类的顾命大臣都赶不上,那就只能从最后一类内择选。
第三类就是丰升额、讷亲、海望,三人担任领侍卫内大臣、内大臣,常年保卫雍正帝安全,绝对的忠诚可靠。
打头第一位不用说,钮祜禄·丰升额满洲镶黄旗人,阿里衮之子。
此人起初由三等侍卫袭封一等公,擢领侍卫内大臣,署兵部尚书、更是镶蓝旗蒙古都统。
丰升额的母亲是正黄旗满洲总督瓜尔佳氏.马尔泰之妹。
三弟色克精额承袭云骑尉,仕至三等侍卫。偏嫡妻西林觉罗氏为鄂尔泰的嫡孙女。
如果说,这一支钮祜禄氏听着好像后宫没什么人,那就是单纯的时间未到。
要知道,历史上,丰升额的侄女,做了道光皇帝的元配皇后,也就是清宣宗孝穆成皇后!
钮祜禄这个姓氏,又称凤巢!
宝儿捏算过,从年龄上算,丰升额的妹妹,在年岁上算,跟她阿玛正相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