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儿那小嘴要是真想开了口,那可真是刀刀见血,足可称“兵”。
可她就是懒啊,不到那个地步,她都懒得开口说点什么。
至于说发现自己的见解啥的,那更是别人轻易求不来的。
就像现在这般,平津侯的多番试探,宝儿既把对方想要的答案给了一些,又开口绝了平津侯更多的想法。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宝儿整理着袖口,口中低声吟了起来:“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这首《龟虽寿》被宝儿当着平津侯的面就念出来了。
前有一丸强身健体的丹药,后又是一首如此的诗。
一首四言乐府诗,算是道尽了平津侯这个人了!
要不说宝儿要是真想拿捏谁,那保证一捏一个准。
“我会留在侯府七日,七日内侯爷有事自可传我。”什么都不必说了,今天二人第一次见面的所有目的都达到了。
宝儿只独自起身,在平津侯没有让她离开时,自己就走了出去。
这种自在的态度,是真的让你能感觉到,面前的十六岁少年,就是真的不在乎的。
少年修道十年,那眼中,心里,到底埋着什么,你猜不透啊。
这个猜不透就足够让权贵门重新估量宝儿的身价了。
正统一门出了方士之道的主持。
这明摆着就是奔着“修长生”去的。
一旦让这样的修士入了深山,那就真的是找不到了,世间若要此人再现,可能就是改天换地了。
宝儿当初给自己做身份的时候,其实真是奔着相师去的,当然,她装的也挺像那么回事儿的。
可平津侯一眼就断出了宝儿的方士身份,全凭借人家是军武出身。
要知道,征战在外,随军的医侍再好,那都抵不上一个方士的手段。
大军困疫,那是相当恐怖的。
这种时候,医侍的许多手段都太温和了,不能真正的快速的解决问题。
可方士不同,方士下手,要你生你未必能生,但是要你死,你定是必死无疑的。
古代流传的禁方,可以说,皆出方士之手。
再说一个现代人不是很能理解的。
古代许多不能入了正统的方士,那都是能弄点邪术出来的。
为啥宝儿对于方士心里有点禁忌呢,原因就是当年宫二跟宫三就真的玩过这一手。
那次别说坑了整个宫门了,就连她这个正主都未能幸免。
要不说方士不惧百通,就怕入道呢。
百通则杂,看似哪一样都行,但是哪一样都不能摸到深处。
可一旦入了“道”那就是大杀器啊。
不过后来为啥方士越来越少了,甚至都没有听说过了呢?
原因也简单,就跟“巫”是一样的,慢慢的就没人用这个字了,但是行了医道的多数也都清楚,自己是承袭了“巫”的传承。
主干渐渐被庞大繁杂的分支给遮掩到深处,也就是落寞了。
如宝儿这般,出手就是丹方,别说十六岁的无师自通了,就是八十六岁的老方士,你看看他能不能拿出来一张方子。
不是人不行,是这一行要求的就是个纯粹的天赋。
宝儿走出书房时,平津侯没有阻拦,反而就这么沉默的看着那有些消瘦的青苁背影。
反观宝儿呢,其实她出门就开始跟系统小猫吐槽了【真是千算万算没想到方士这个上,这下麻烦了。】
系统小猫到底是系统啊,除了宝儿自身出了危险,它其实没什么可惧怕的。
【咋啦?那方士跟相师不是都一样吗?都是玩玄学的。这两个还有什么差别?】
宝儿脚步子走的稳当,揣着手,看似很悠闲,其实大脑都要转冒烟了【别说差别了,我忘了一点了,这个时代,方士都算是大能了。再一个......方士多被供养在宫中。如临淄王这样的封地王爵身边都未必能养出来一个,平津侯不过京城一武将侯爵,他野心太大,未必不想把我困在侯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