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平津侯这样的人,他本性上就带着多疑。
就像他自己说的,他自来霸道。
可这份霸道上又添了一忌,这一忌不是看皇上赏不赏,反而是能添不能丢。
这个丢,在他身上印证的,就是夺权!
藏海说瞿蛟跟杨真所行是自己的心思,打的是平津侯的名号,好听点叫狐假虎威,可本质上,就是在夺平津侯的内在权柄。
“侯爷若不信,方等会儿看看,瞿大人,是不是又替侯爷,将小人的生死,做了决断!”这一招以退为进,玩的就是纵横之术。
平津侯确实想杀藏海,藏海在做了今日之事他本也该死了,就连听到消息的陆烬都能算到,他活不了。
瞿蛟所选,是基于对平津侯的了解,所以,必然是要弄死藏海的。
这本来是个非常正常的事儿,瞿蛟以往干的就是这个脏活儿。
可到了今天,把正常的话术转了一个方向,那其结果可就完全不一样了。
但是你要说藏海所用之道,采的是什么机缘。
那要是按照他走的一行算,就是借命格之势!
藏海借的是谁的?
恰恰,他借的是宝儿的.....食伤配印。
所反的也是之前他自己说的那句“上谄下骄”。
宝儿当年出征,硬是逼着自己亮出了七杀之势,那也是借命的一种。
当年她借的,是征战护国的心思。
许多人说“这人能演,能装。”,本质上就是,他们可以逼着自己硬显出命格中的某一个神煞出来。
不过这前提就是,你自身得有,你若没有,那自然是怎么逼也不成。
《增广贤文·上集》里那句,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蕴含之道,便是如此啊。
说一点外道的,当年宝儿逼着自己行官杀运,走了行伍一道,她身上若无“印”,那一场战事,必要了她小命的。
可也正因为如此,宝儿最后阴差阳错的,为四爷挡了刀柄煞,她则夭亡。
这就是,官杀混淆,克制日主的五项元素,印不显,落了“墓”。
从这里也能看出一点来,即便是同一命格,但是所思所想不同,选择不同,自然命数也是不同的。
若不然,同一天,同一个时辰出生的孩子,岂不是都一个命了。
命里之说,不能全信,更不能迷信,但是也不能一点不信。
信,为善所用,忌讳反而更多。
不信,横行霸道,毫无顾忌,也违背了自己的命数,自然遇劫。
如藏海跟宝儿这般,二人借命数行事,若纯粹为私,那自然结果不会好,至少一个劳疾生残是要得。
可若,行私为公.....命中所带贵人,必显!
平津侯不是玩不过藏海,只能说,藏海装出了平津侯最喜欢的样子。
若不然,平津侯为何对宝儿如此的欣赏,哪怕是只有一眼,相处一日,他都想留下宝儿在身侧为用!
藏海用平津侯最喜欢的一副姿态,赌平津侯属下对他的了解。
这一局,连开始都没有,就已经赢了。
可要说,难道平津侯不了解自己的属下吗?他难道不知道平日里瞿蛟是个怎样的形式作风?
答案必然也是知道的。
平津侯能赌,就证明,在他潜意识里,他对杨真的失望,同样影射到了瞿蛟身上。
失望,跟不信任,还有那隐隐的夺权之意,另平津侯不满了。
上位者一个心思不满,那下位者就是丢命,恒久不变的道理。
此刻不死,过后也得死。
宝儿为何直接回了道观,而不是入侯府保藏海。
也是因为她了解那些权贵更多。
她懂藏海的心术之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