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府内,宝儿听着属下的回禀,表情都懒得有了。
“大人,咱们的人发现,有人盯着咱们的人。”
宝儿端着茶,慢悠悠的品了一口,垂眸观茶间说道:“不计代价,发现一个清一个。”
“是!”
得了命令,长卫转身离去。
书房内宝儿独自坐在那里,根本不分析到底是谁盯着他,除了跟着藏海的高明几乎不用设想二分。
她当初给高明送了那样一份礼就是给对方提醒了。
高明只要把消息传出去,自然有人出手看着她这边。
那这人还能是谁的呢?
必然是那第三人的棋子。
杀吧.....杀的越多,对方丢失的棋子越多。
到最后,三方的势力也在不间断的消耗下枯竭。
那些暗子也不是要多少有多少的。
某些协作不是非要说出来的,默契需要培养,也需要长脑子才行。
这一句到底能清理多少,全看高明这个消息传递的有没有深度了。
宝儿用曹静贤的人清理陈秉文的人,藏海用平津侯的人消耗曹静贤的人,三方拉扯中,总能带出些火花的。
只要这把火烧到了宫中,那皇帝就得亲自出手了。
毕竟,这天底下可没有第二个蒯铎了。
当然,要想摸清楚这一点,还需要一个至关重要的人物。
那就是帝王最信任的人,永荣王爷。
永荣王爷的势力,才是帝王真正的势力啊。
皇家兄弟那点事儿,不用跟宝儿解释,这一点,她比谁玩的都明白。
这边宝儿不再去钦天监了,可钦天监有些人确实也没消停了。
时全这个小人物,渐渐的走到了台面上来了。
就在宝儿不在时,他借用褚怀明遗物的由头,把一些东西给光明正大的送了过去。
当夜,藏海把一样东西拿给高明看,高明见到此物,不由得嘟囔着:“褚怀明还有这个喜好?”
藏海站在窗口,揣着衣袖,低声说道:“不是他,是京城的大人物。”
高明侧头看去。
藏海才点明此人:“是皇上的亲弟弟,永荣王爷!”
“永荣王爷?”
“知道这件事的人并不多,褚怀明曾让时全帮他寻找古币,时全便透漏给了我。褚怀明当上钦天监监正之后,便再无晋升的本事。但他却一直没有放弃结交京城的权贵。”说着,藏海从高明手中拿走那枚古币,一边端详一边说着:“永荣王爷自然是最好的选择。但一般的古币可入不了永荣王爷的眼,唯有整套的贞祐通宝,才能引起他的兴趣。但褚怀明没能找全,他缺了一枚,折三钱!”
贞祐通宝.....金宣宗完颜询,贞祐年间铸,并配合贞祐钞发行。钱文楷收直读,有平钱、折二、折五三种。 光背无文。另铸有“贞祐元宝”钱。
从数量上说,这几种已经是现存不多的,算是古币中最稀少的一种了。
但是,这其中的折三钱,直径3.4厘米,重量11.8克钱文楷书端正工整,存在粗细笔划与阔狭轮郭的版别差异。
可以说啊,这东西只听过,市面上基本看不到。
珍藏着得此物,也不会对外宣称。
即便到了后世,再不断的发掘下,折三钱也不足五枚。
别以为后世少,古代就泛滥啊,不是这个逻辑啊。
正常的逻辑是,后世能看到的,在古代已经是身份的象征了,权贵兜里的珍藏,那多数是要陪葬的。
活人....少见!
尤其这个贞祐通宝,本身就不多。
作为金代最后的标准铸币,其铸造中断反映1217年后金朝彻底丧失铜料供应能力的历史事实 。
很多现代出土钱币多混杂于宋钱窖藏,这也印证金末货币流通体系崩溃后民间使用前朝旧钱的现象。
一旦这东西断绝了工艺,那基本上就是绝版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