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春和郑凯的婚礼定在初秋。筹备期间,苏妲经常陪陶春去试婚纱、选请柬,谭艾琳则负责婚礼的书籍回礼,毛纳包揽了新娘造型,就连一向不屑"婚姻制度"的黎明朗也积极参与策划。闺蜜五人以这种方式重新凝聚在一起,比从前更加亲密。
婚礼前两周,苏妲在电台加班到深夜。走出大楼时,一个熟悉的身影站在路灯下,影子拉得很长——伍岳峰。他比记忆中消瘦了些,眉宇间的倦意明显,但眼神依然锐利如初。
"你回来了。"苏妲停下脚步,声音平静得出奇。
"郑凯的婚礼,我不能缺席。"伍岳峰向前走了两步,停在礼貌的距离,"有时间聊聊吗?"
他们去了那家第一次三人共进的意大利餐厅。同样的位置,同样的人物,却已是截然不同的心境。
"美国的工作还顺利吗?"苏妲机械地寒暄。
"还行。"伍岳峰盯着酒杯,"我听说...你最近遇到些麻烦。"
苏妲轻笑:"已经解决了,多亏了艾琳她们。"
"艾琳...她还好吗?"
"很好,书吧生意不错,新书也快完成了。"苏妲故意省略了谭艾琳最近约会的一位出版社编辑的细节。
一阵沉默后,伍岳峰突然说:"我看了那期《都市情事》,你和艾琳的对话。"
苏妲心跳漏了一拍:"哦?"
"你们谈到'当喜欢上闺蜜的前任时'那段...很深刻。"他抬眼直视她,"尤其是你说'真正的友情比一时的激情更值得珍惜'。"
"那是我的真实想法。"苏妲迎上他的目光。
"我知道。"伍岳峰苦笑,"这正是我欣赏你的地方——永远清楚什么是对的,即使那很难。"
这番对话让苏妲意识到,伍岳峰远比她想象的更关注她的生活。这个发现既令人心动又令人心碎。
"伍岳峰,"她鼓起勇气问出那个盘旋已久的问题,"你和艾琳...到底是什么样的过去?"
伍岳峰沉默良久,终于开始讲述那段他很少对人提起的历史:
四年前,他在转角与谭艾琳相撞。那时的她刚出版第一本书,才华横溢又充满理想主义;而他则是事业初成的投资人,自信到近乎傲慢。两人一见钟情,迅速坠入爱河。
"最初的一年很美好,"伍岳峰的声音带着怀念,"我们讨论文学、哲学,彻夜长谈...直到她开始提到婚姻。"
问题逐渐浮现——谭艾琳渴望安定的承诺,伍岳峰却恐惧束缚;她追求纯粹的感情,他却习惯了保留退路。争吵、和解、再争吵...最终伍岳峰提出分手,理由是"还没准备好"。
"我以为自己很诚实,"他自嘲地说,"实际上只是懦弱。我害怕承诺后无法兑现,害怕辜负她的期待。"
分手后,伍岳峰交往过几个女性,但总是不自觉地拿她们与谭艾琳比较。每次感情出现问题,他就会回头找谭艾琳,而她总是一次次心软接纳。
"直到三年前那次,"伍岳峰的表情变得痛苦,"我答应和她一起去云南长住,却在临行前退缩了。那次她彻底崩溃,说再也不会相信我了。"
这就是谭艾琳从未对苏妲提起的伤痕——不是简单的"前任",而是一次次被同一个人辜负的信任。
"后来我们尝试做朋友,"伍岳峰继续道,"但每次看到她和别人约会,我就忍不住干扰...很卑劣,对吧?"
苏妲终于明白谭艾琳的警告从何而来——伍岳峰确实有"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心理,而这种模式很可能在她身上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