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慈死了,是在受了惩罚之后死的。他若准备死,完全可以不受惩罚,可是他还是生生受了一百禅杖,不运功抵御。玄慈一生维护自己的名誉,宁死不求外援,宁毁而独立自强,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可是他一生的两大污点,让他饱受痛苦,最终还是身败名裂。那么多人维护他,男的,女的,朋友,情人,就算他死了,就算他名誉毁了,我仍然觉得他值得敬重。
很简单,因为人就是个人。任谁也不会不犯错,没有污点。重要的是该怎么做就怎么做。玄慈的最后的那段话其实也是说给自 己听的。我敬重他,因为作为人,该犯的错,不该犯的错,他都犯了。作为人,该受的苦,不该受的苦,他都受了。酸甜苦辣他尝了个遍。但是他仍然有人性的光辉。这两个大错,他都承担了,其中的痛苦和煎熬,他一样承担了。有一句话,我感受颇深。就是那句,“我不甘心。既不甘心去戒律院接受惩罚,又为你母子日夜牵肠挂肚。”人便就是人,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正常人哪有各个都跟虚竹一样,有错就赶紧去主动承认,自己跑到衙门告自己的。
玄慈一生两个重大污点,一个是因为公事,一个是因为私事。无论公私,作为过错一方,玄慈的都负了他该负的责任,受了他该受的惩罚。人生都是沟沟坎坎,不是所有时候都是别人的错,都是别人对不起自己,更多时候是自己的错,那些无奈和愧疚,那些对不起别人而在心里受的苦,也不见得就比别人对不起自己所受的苦少。任谁都不会一帆风顺,也不会时时处处都做得很完美,我们既不是圣人,也未必能做成君子,更多的人是在红尘中打滚。就像玄慈那样,有理想,有自己的追求,愿意担负自己的责任,为国为民为自己,为名为利为了对得起自己,而跌跌撞撞的往前走,一路沟壑一路闯关。也许到最后一事无成,也许到最后身败名裂,终究也没有白来这世上走一遭。我们既不能像段誉那样,生来就是帝王之家。也不能像虚竹那样,天生福泽深厚,运气好的不得了。更不会像乔峰那样,有着非同常人的天赋,情商智商均属一流,偏又天生是个领袖。我们都是常人,所有过错只能自己承担,遇到问题,只好凭自己去解决。遇到沟坎只能去闯关,闯不过去就挂掉,没有人为我们收拾残局。没有后盾,没有可以凭借的东西,只能够尴尬无比的面对。面对那些自己可以接受或者无法接受的事情。
玄慈走的人生,和我们普通人走的人生很像。一直不停的追求,到后来才发现,不断的种下痛苦的祸根。严谨的自律,却因为一些意外断送自己。十分宝贵而珍重的东西,随时都会被人践踏。小心翼翼的生活,却到处都是沟壑,不小心就落入深渊。人生总是不完美,或许过错在自己,或许过错在别人,但是我们都在面对自己或好或坏或平静或无奈的生活。也许我们会像玄慈一样犯下让自己不可弥补的过错,而像玄慈那样的高度,我们却未必能达到。作为人,他对得起朋友甚至是敌人。对得起情人,还有孩子。即便他不知道虚竹是他的儿子,他依然对这个不知名没有来历的少年给予了希望,对他的一生都产生了有益的影响。作为长辈,他对得起乔峰,对得起下一代,他为他们开辟了广阔的天地。尤其是虚竹,一切事情都发生在玄慈知道他是他儿子之前。劝解虚竹在家修行那一段话,也仍然是对他寄予厚望,开解他心中烦恼。
作为一个有污点有过错的人,他仍然是个让朋友信赖的人,是个让长辈放心的人,是个令晚辈敬重的人,是个让情人牵挂的人。而这些都不是我能做到的,所以我敬重他。他说过的话,基本每句都很有教育意义。尤其是对虚竹的,对乔峰的,对他自己师弟和弟子的话。还有那些为了维护少林的话,维护国家的话。他尽管有过错,有重大过错,可是他有贡献。他是个能干的人,有情有义的人,而且重要的是,他很会为人处世。他跟周围人说的话以及他的处事,多数都透着智慧。如果不是因为乔峰父母那件事,不是因为叶二娘那件事,玄慈他也是男人里面的脊梁。而这两件事,都不是他愿意看到,愿意接受,愿意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也许人生总是这样,总不会事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