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校园小说 > 阿玥回忆录
本书标签: 校园  青春小虐文 

特别篇:何向星

阿玥回忆录

1.阳台相望的童年

七岁那年,何向星在躁郁期发作的夜晚拆掉了收音机零件,用卫生纸筒和镜片组装出第一个"望远镜"。这个带着电流杂音的装置,让她在抑郁期也能持续观察一个固定坐标——对面302室的小女孩每天清晨系鞋带时,总要把蝴蝶结拆开重系三次。父亲曾把纸筒扔进垃圾桶,但第二天它又出现在晾衣架上,镜片边缘多了一道裂痕,像是某种沉默的抵抗。

向星记得最清楚的是某个冬日的清晨,她因为前一晚药物副作用而头晕目眩,却还是固执地趴在阳台上。302室的女孩——她后来才知道对方叫阿玥——正在系一条红色的毛线围巾,手指冻得发红却依然坚持打了三次结。那一刻,向星突然觉得自己的呼吸和阿玥系围巾的节奏同步了,这是她第一次体验到"平静"。

2.错位的初中时光

私立中学的白色走廊会放大脚步声,向星在病历本上把这种恐惧标注为"回声恐惧症"。但每周六的社区图书馆仍是她的安全区,靠窗第四张木桌留有阿玥毛衣起球摩擦的痕迹。她的"偶遇系统"遵循严格的生理周期:

在轻躁狂期,她能执行精密计划。某个雨天,她计算了阿玥借阅《海鸟图谱》的时间,提前五分钟站在还书箱旁,成功让两本书的封面在传送带上短暂相触。

抑郁期时,她只能留下星空图案的纸巾。有次发作特别严重,她甚至无法走进图书馆,只好把纸巾夹在门缝里,结果第二天发现上面多了个用口红画的笑脸。

最让她困扰的是混合状态发作日,她会把围巾缠在脖子上整整三次——和阿玥系鞋带的次数完全相同。这种强迫行为常常让她迟到,但数学老师不知道,她课桌上那些复杂的公式,其实是在计算阿玥出现在图书馆的概率。

3.跨校区的数据风暴

3.5公里外的数据洪流中,向星的云端数据库在昼夜交替间呈现两种形态。白天是严谨的情报网络:她通过阿玥同桌Instagram的滤镜参数,推断出实验楼采光最好的位置;分析微博照片里窗框的反光角度,精确到能判断拍摄时间是上午十点十五分左右。

但夜晚的数据库会变成发病期的妄想拼图。某个失眠的凌晨,她确信窗框反光里阿玥变成了鸽子,为此她连夜黑进学校官网,只为了确认第二天的生物课没有解剖实验。当林欣言出现在监控画面时,她正在笔记本上涂鸦——左边是严谨的校服褶皱分析图,右边却写满了"橘子味女孩会吃掉月亮"的潦草字迹,字迹力透纸背。

4.KTV的电流屏障

潜入包厢前她刚吞下双倍剂量的拉莫三嗪,手心全是汗。空调出风口的摄像头随着她手抖不断失焦,这让她想起第一次发病时怎么也对不准焦距的望远镜。

三个机位的影像呈现出奇特的对比:阿玥唱歌的片段清晰稳定,画面干净得像是专业拍摄;而林欣言的特写镜头却布满雪花点,仿佛摄像设备在刻意模糊她的存在。后来心理医生指出,那是她潜意识在抗拒暴力画面。

在消防通道里,监测心率的智能手表发出第17次警报时,她听见阿玥在唱《小星星》的副歌。那一刻,所有嘈杂声都消失了,只剩下阿玥的声音和手表尖锐的警报声形成诡异的二重奏。她摸到口袋里剩下的半片药,突然意识到自己可能永远都成不了故事里的英雄。

5.静止的观测者

最终,向星没有搬家。她的望远镜升级成了真正的天文镜筒,却仍然只对准302室的阳台。阿玥不再系带蝴蝶结的鞋子,但每天清晨还是会出现在相同的位置。

某个特别晴朗的早晨,阿玥突然抬头,目光准确无误地找到了藏在晾衣架后的镜片反光。向星吓得跌坐在地上,望远镜差点脱手。等她鼓起勇气再看时,发现302室的窗台上多了个东西——一个纸折的星星,上面用铅笔写着"谢谢你的纸巾",旁边还画了个小小的望远镜图案。

(最新诊断记录:患者近期血药浓度保持稳定。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当她描述302室的情况时,首次使用了"我们"这个词。)

上一章 特别篇:林欣言 阿玥回忆录最新章节 下一章 愈合里的银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