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低垂,训练局的灯光次第熄灭,只剩下主干道旁稀疏的路灯洒下昏黄的光晕。纵卿漫却再次独自回到了训练馆。她没有开顶灯,只打开了球台正上方那一盏,将自己笼罩在一圈明亮而孤独的光域里。
加练发球。这是她每晚雷打不动的“加餐”。
一筐球,又一筐球。她不知疲倦地重复着抛球、引拍、摩擦、击出的动作。白色的小球带着不同的旋转和弧线,精准地砸向球台对面的各个角落。偶尔有一个质量不高,她会立刻停下,蹙眉思索片刻,调整手指的细微动作或身体重心,然后再试,直到发出一个让自己满意的球为止。
寂静的场馆里,只有乒乓球与胶皮摩擦时发出的、“唰”的清脆声响,以及小球落在木制球台上“嗒”的一声轻响,规律得如同心跳。
她沉浸在一种近乎冥想的状态里,外界的一切都被屏蔽,眼中只有球台对面那一片区域,脑中只有对旋转、速度、落点的极致追求。
不知过了多久,身后传来轻微的脚步声。纵卿漫太过专注,没有立刻察觉。直到一个温和带笑的声音打破寂静:
“我就猜到你在这儿。”
纵卿漫动作一顿,回过身。刘诗雯披着外套,手里拿着两瓶运动饮料,正站在光圈之外的阴影里看着她。
纵卿漫雯姐?你怎么还没休息?
刘诗雯走进光晕,递过一瓶水
刘诗雯给你送点补给。教练晚上看数据报告,说你今天训练总量超标了,让我来看看,别让小冠军练过头了。
纵卿漫接过水瓶,有些不好意思地抿了抿嘴
纵卿漫我没事,不觉得累。
刘诗雯打量着她,眼神里有欣赏也有心疼
刘诗雯知道你不累。但身体需要恢复,肌肉是在休息的时候才生长的。忘了?
纵卿漫拧开瓶盖喝了几口水,冰凉液体滑过喉咙,带来一丝清醒。她当然没忘。只是内心深处有种迫切感,推着她,不敢有丝毫松懈。
纵卿漫没忘。就是……感觉差一点。发球的稳定性,关键时刻的手感,还得再练练。
刘诗雯理解。我刚拿完世界杯冠军那阵子,也这样。总觉得奖杯烫手,怕自己配不上,恨不得立刻证明那不是运气
她笑了笑,语气温和
刘诗雯但团子,你得学会跟这份迫切感共存,而不是被它催着跑。职业生涯很长,细水才能长流。
纵卿漫沉默地点点头。她知道雯姐说的是对的,是经验之谈。但知道和做到,是两回事。
刘诗雯没有再多说教,她走到球台另一边,捡起一只球,在手里掂了掂
刘诗雯来,最后十分钟。我接,你发。让我看看是什么绝世好球,让我们的小冠军半夜三更还舍不得放手
纵卿漫眼睛微微一亮
纵卿漫好!
灯光下,两人隔网而立。纵卿漫深吸一口气,抛球、引拍——这一次,她的动作更加凝练专注。刘诗雯则全神贯注,判断着每一个球的旋转和落点,时而轻盈侧身,时而精准一板“磕”回去,偶尔还会出声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