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教练为她量身定制了更具攻击性的战术体系,核心就是利用她质量日益提升的发球和正手抢攻,在前三板上建立优势,并强调在相持阶段中,敢于使用更加冒险和富有变化的线路组合。
严林罗你的武器库比以前丰富了,但要用出来!不能总是打那些“保险球”。优势是打出来的,不是守出来的!
然而,知易行难。在高强度的队内对抗中,面对熟悉的队友,尤其是那些防守如铜墙铁壁、善于打持久战的对手时,纵卿漫发现自己“犹豫”的老毛病依然会间歇性发作。
有一次,她与队内著名的“防守大师”李师姐进行七局四胜的模拟赛。前四局战成2:2平,第五局关键分,8:9落后。纵卿漫发了一个质量极高的逆旋转到李师姐的反手小三角,李师姐回球稍显勉强,球速不快,弧线略高,落在了纵卿漫的正手位。
机会球!
纵卿漫的心脏猛地一跳。她清晰地看到了李师姐因为救球而露出的正手位巨大空档。变直线,一击制胜的最佳选择!但就在引拍的瞬间,一个念头闪过:“李师姐防守那么好,万一她预判到了呢?万一我打丢了怎么办?这可是关键分……”
就是这零点几秒的迟疑,她的出手变得不够坚决,原本应该发力爆冲的直线,变成了一个力量、速度都打了折扣的斜线。李师姐经验何等老辣,早已判断出纵卿漫的犹豫,脚步迅速调整,一个跨步到位,反而借力打力,回了一个角度更刁钻的球,纵卿漫反应不及,丢分了。
8:10。局点。
纵卿漫站在原地,握着球拍的手心有些汗湿。她清楚地知道,自己刚刚浪费了一个绝佳的、甚至是扭转局势的机会。不是因为技术,纯粹是心态上的退缩。
李师姐 (走过球台,淡淡地说) 卿漫,刚才那个球,你在想什么?
李师姐的话像一根针,轻轻扎在了纵卿漫的心上。她没有指责,只是点出了问题的核心。
纵卿漫低下头,深吸一口气。她想起录像分析课上那个犹豫的自己,想起夜晚独自加练时那份决心
不能再这样了。
轮到李师姐发球。一个又急又长的奔球直冲纵卿漫的反手底线。这一次,纵卿漫没有选择稳妥地过渡,她咬紧牙关,身体极限后仰,利用强大的腰腹力量,在移动中完成了一板高质量的反手反撕!球带着强烈的旋转和速度,直挂李师姐的正手大角!
李师姐显然没料到纵卿漫在如此被动的情况下还敢如此搏杀,仓促回球下网。
9:10!
得分后的纵卿漫,没有欢呼,只是用力握了握拳,眼神变得更加锐利。她告诉自己,无论输赢,下一个球,都必须像这个球一样,毫不犹豫,全力以赴。
虽然最终这一局她还是以9:11惜败,但那个在被动中敢于反手发力搏杀的球,却像一道划破夜空的闪电,照亮了她内心某个一直不敢触及的角落。她证明了自己“敢”这么做,并且能做到
赛后总结,张教练并没有过多批评她第五局那个关键球的犹豫,反而重点表扬了她最后一分球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