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现代小说 > 刑侦四组
本书标签: 现代 

归队与新案

刑侦四组

滨海城市的清晨,浓稠的雾气和潮湿的海风交织,给整个城市披上了一层朦胧的薄纱,带着一丝慵懒的气息。警局会议室的玻璃积着薄薄的灰尘,阳光奋力穿透进来,在会议桌上洒下一片片朦胧的光斑。肖博元早早来到会议室,修长的手指有一搭没一搭地在投影仪遥控器上反复摩挲,目光透过玻璃凝视着窗外随风摇曳的树枝,似乎陷入了沉思。过了许久,他像是突然想起什么,收回思绪,轻轻按下遥控器,一幅幅案发现场的照片,犹如惊悚电影的画面,投射在幕布上。

“啪!”第一张照片定格在幕布上,画面里,一具硅胶假体女尸半埋在沙滩里,潮水裹挟着白色泡沫,有节奏地冲刷着她惨白的皮肤,像是急于抹去凶手留下的蛛丝马迹。一头金色假发在海风中肆意飞舞,凌乱的发丝犹如无数双求救的手,伸向灰暗的天空,为整个场景增添了几分诡异。“各位,这就是今早接到的案子。尸体身份不明,现场经过精心清理,没有留下任何指纹与DNA,连脚印都模糊不清,这显然是一起策划已久的案件。”肖博元的声音低沉而冷静,在空旷的会议室里回荡,打破了清晨的寂静。

就在这时,会议室的门“吱呀”一声被推开,一道修长的身影裹挟着清晨的朝气和清新的空气出现在门口。刘芸琳身着笔挺干练的警服,身姿飒爽,怀里抱着一摞装订整齐的文件,阳光透过她的发丝,勾勒出她轮廓分明的脸庞,仿佛为她镀上了一层金边。

“博元,我回来了!”刘芸琳的声音清脆有力,带着一丝久别重逢的喜悦。肖博元闻声抬眸,手中的遥控器“哐当”一声差点滑落。三年前,刘芸琳为了提升刑侦能力,毅然远赴重案刑侦学院进修,那些日夜期盼她归来的日子,仿佛就在昨天。“欢迎归队。”肖博元微微点头,嘴角不自觉地上扬,脸上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欣慰,“组里刚接了桩棘手案子,来得正好。”

郭文和常嘉嘉听到动静,像两只敏捷的猎豹,迅速围了过来。郭文身材壮硕,仿佛一座小山,走动时带起一阵微风,胸前的警徽在晨光的照耀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刘姐!你可算回来了!”郭文满脸热忱,声音洪亮得如同洪钟,“这女尸身份成谜,案发现场干净得让人头皮发麻,连一丝指纹和DNA都没留下,就像凭空出现的一样,太邪门了。”常嘉嘉扎着高马尾,马尾辫随着她的动作轻快地晃动,眼神灵动,手中平板电脑屏幕上,现场勘查数据不停地跳动:“尸体是硅胶材质,内部填充的是特殊物质,关节处的设计甚至考虑到了人体的活动原理,凶手不仅对人体构造有深入了解,制作工艺还相当专业,说不定有相关技术背景。您快看看这些数据,我感觉这里面门道不少。”说着,常嘉嘉将平板电脑递到刘芸琳面前。

刘芸琳放下文件,迈着稳健的步伐走近幕布,目光如炬,逐一审视女尸的照片,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能在案发现场找到填充物质的成分报告吗?硅胶假体通常用于医疗或美容领域,特殊材质或许能帮我们锁定来源。只要追溯到材料的源头,说不定就能找到凶手的线索。”常嘉嘉手指在平板电脑上快速滑动,屏幕上的页面不断切换,很快便调出报告:“初步检测,填充物质里含有罕见化学元素,这些成分不仅在市面上很难买到,合成工艺也相当复杂,一般的加工厂根本无法生产,很可能出自专业实验室。而且从成分配比来看,这种材料具有一定的柔韧性和稳定性,凶手对材料的选择十分讲究,说不定背后还有专业人士指导。”

肖博元双手抱胸,目光紧锁幕布:“报案人是一位晨跑的市民,现场除了尸体,还有一串模糊的脚印,尺码是42码,从脚印深度和形状判断,大概率是男性留下的。而且脚印分布杂乱,有的地方重叠,有的地方深浅不一,推测凶手在抛尸过程中十分紧张,或者现场还有其他人协助。”刘芸琳思索片刻,转身拿起马克笔,在白板上迅速画出案件时间线,线条刚劲有力:“凶手选择海边抛尸,借助潮水掩盖痕迹,说明对潮汐规律了如指掌。潮汐的涨落时间每天都有变化,凶手能精准把握,要么是长期在海边生活,对潮汐变化了若指掌;要么提前做了大量功课,通过潮汐表、网络资料甚至咨询专业人士,收集潮汐信息。我们可以调查近期港口船只的出入记录,看看有没有可疑船只。说不定凶手是通过船只运输尸体,抛尸后再乘船离开,借助茫茫大海掩盖行踪。”

正说着,技术员小周匆匆走进会议室,手里拿着一叠检测报告,脚步急促,额头布满细密的汗珠:“肖队,刚比对完失踪人口数据库,没有匹配信息。不过在女尸头发里检测出微量工业油污,成分和附近造船厂使用的清洁剂相符。这清洁剂成分特殊,是一种新型的工业清洁剂,市面上很少见,主要用于船舶零部件的清洗。”刘芸琳眼睛一亮,兴奋地打了个响指,手指在白板上轻轻敲击:“这是重要线索。博元,咱们去造船厂走访,郭文、嘉嘉继续深挖女尸身上的线索,重点排查近期硅胶材料采购记录,从材料供应商入手,看看能不能找到与这起案件相关的蛛丝马迹。不仅要查采购渠道,还要关注交易时间和交易对象,任何一个细节都可能是突破口。”

一行人迅速行动起来。肖博元和刘芸琳驱车前往造船厂,车窗外,海风裹挟着咸涩气息扑面而来,带着大海特有的腥气,还夹杂着铁锈和机油的味道。进入造船厂,机器的轰鸣声震耳欲聋,金属碰撞声、工人的呼喊声交织在一起,仿佛一首嘈杂的交响曲。工人们头戴安全帽,忙碌地穿梭在各个工作区域,巨大的起重机挥舞着长臂,搬运着沉重的钢材,一艘艘巨大的船舶在船坞中等待维修或建造。肖博元亮出警官证,拦住一位路过的老师傅:“师傅,我们在调查一起命案,女尸头发里检测出你们厂使用的清洁剂,最近有没有发现可疑人员或异常情况?”

老师傅皱着眉,脸上的皱纹拧成一团,努力回忆:“三天前,有个戴口罩的男人来参观,行为鬼鬼祟祟,眼神四处乱瞟,专挑没人的角落钻。问的问题也奇怪,什么硅胶模具的制作工艺,哪种胶水粘合力最强,哪种材料防水性最好,当时我就觉得奇怪,一般人不会对这些专业问题感兴趣。”刘芸琳立刻拿出笔记本记录,详细询问:“能描述一下他的外貌特征吗?有没有监控录像?我们可以查看一下。”老师傅无奈地摇头:“他全程戴着口罩和帽子,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监控只拍到一个模糊的背影,连身高都难以判断。不过他走路的时候有点跛脚,左脚落地的时候,身体会微微倾斜,不知道这算不算线索。”

另一边,郭文和常嘉嘉在办公室里埋首查阅大量资料。办公室里静悄悄的,只有键盘敲击声和纸张翻动声。常嘉嘉眼睛紧盯着电脑屏幕,手指在键盘上快速敲击,突然喊道:“郭文,快看!一家名为‘星耀科技’的公司,近期采购了大量特殊硅胶材料,和女尸填充物质成分相符。而且采购量远超正常业务需求,仅上个月的采购量,就足够生产上千件大型硅胶制品,十分可疑。正常情况下,一家科技公司不会需要这么多硅胶材料,除非他们有其他不可告人的目的。”郭文兴奋地一拍桌子,桌上的文件都跟着震动起来,纸张哗啦啦作响:“太好了!我这就查公司背景和负责人信息。”

郭文通过内部系统,调取了“星耀科技”的详细资料。原来,这家公司表面上是一家科技公司,从事电子产品研发,官网展示的产品都是些高端电子产品,实际却涉及硅胶制品非法加工。公司老板陈宇有犯罪前科,曾因非法经营被处理过,在业内名声极差,还多次与一些有涉黑背景的人来往密切。郭文一边浏览资料,一边念念有词:“陈宇,38岁,前科记录显示,他曾因非法买卖工业原料被判刑两年,出狱后成立了星耀科技。公司注册地址在市中心的高档写字楼,但实际生产地点却在郊区的一个废弃工厂,这明显有问题。而且根据过往记录,他的生意往来很混乱,和不少有问题的企业都有联系。”

傍晚时分,四组人员在警局碰头。郭文站在白板前,手中的马克笔不停地在白板上写写画画,向大家汇报调查结果:“‘星耀科技’表面是科技公司,实际上在背地里进行硅胶制品的非法加工,生产的硅胶制品流向不明。公司老板陈宇有犯罪前科,因非法经营被处理过。我还调查了陈宇近期的行踪,发现他在女尸被发现前三天,去过港口附近,停留时间长达两个小时,之后行踪就变得十分诡异。通过调取周边监控,发现他离开港口后,去了一家偏僻的汽修厂,在里面待了将近一个小时,出来的时候,手上拿着一个黑色塑料袋,里面装着什么东西,看不清楚。”刘芸琳在白板上写下陈宇的名字,在名字周围画了几个圈,线条越画越粗:“看来陈宇有重大嫌疑。博元,我们明天去‘星耀科技’调查。先从公司的采购渠道、生产流程入手,着重检查他们的仓库,看看能不能找到与女尸相关的证据,比如剩余的硅胶材料、制作模具。还要调查他们的客户名单,说不定能找到幕后买家。”

肖博元点头表示同意,手指轻轻敲打着桌面:“今晚大家养精蓄锐,这案子没那么简单。陈宇既然有犯罪前科,肯定会有所防备,说不定还会销毁证据。我们必须做好充分准备,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出错。对了,我联系了技术科,让他们明天一早准备好追踪设备,一旦有需要,能迅速锁定相关物品的流向。另外,我们还要安排人暗中监视陈宇的一举一动,防止他狗急跳墙,畏罪潜逃。小李,你明天负责盯着陈宇,有任何异常,立刻汇报。”

这时,办公室的门突然被推开,一位年轻警员探进头来:“肖队,有新发现!我们在港口附近的垃圾站里找到了一个可疑的包裹,里面有一些硅胶碎片和残留的胶水,初步检测,和女尸的材质相符。而且在包裹上,发现了一枚模糊的指纹,正在进行比对。”众人闻言,精神一振,刘芸琳立刻说道:“马上送检,看看能不能提取到有用的线索。同时,扩大垃圾站周边的搜索范围,说不定还能找到其他重要证据。小王,你带几个人去现场,仔细搜查,不要放过任何蛛丝马迹。”

窗外,夜幕降临,城市的灯光渐次亮起,高楼大厦在灯光的映照下,宛如一座钢铁丛林。看似平静的城市背后,暗流正在涌动。刑侦四组的成员们深知,这只是揭开真相的第一步,更严峻的挑战还在前方。他们回到各自的岗位,整理资料,反复推演明天的调查计划,每个人心中都充满了坚定的信念,一定要将凶手绳之以法,给受害者一个交代。

刑侦四组最新章节 下一章 星耀迷局